西藏拉薩市凝心聚力抓落實 脫貧攻堅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
圖為(wei) 發布會(hui) 現場。
29日上午,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拉薩市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情況。記者了解到,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拉薩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推動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落實,脫貧攻堅工作邁出堅實步伐、取得決(jue) 定性進展。
圖為(wei) 主持人:西藏自治區黨(dang) 委宣傳(chuan) 部對外傳(chuan) 播處處長 楊洪森
拉薩市副市長、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副總指揮長劉廣民介紹,2015年底,拉薩市共有貧困縣(區)8個(ge) 、貧困村(居)231個(ge) ,建檔立卡貧困戶11237戶44162人,貧困發生率為(wei) 14.2%。經過7輪動態調整,實際建檔立卡貧困戶為(wei) 10923戶44435人。2018年,拉薩市貧困村(居)全部退出、貧困縣(區)全部摘帽,率先在全區實現整體(ti) 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2019年,全市建檔立卡貧困群眾(zhong) 動態清零,曆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
圖為(wei) 新聞發言人:拉薩市副市長、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副總指揮長 劉廣民
壓實責任 凝心聚力促脫貧
拉薩市構建“市級統籌調度、部門牽頭推進、縣(區)負責落實、鄉(xiang) 村具體(ti) 實施”的工作體(ti) 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製定全市脫貧措施。主管市領導密集調度,加壓推進,其他地級領導紮實開展包抓扶貧、常態化包抓督查,形成了高位推進、持續發力的良好態勢。20餘(yu) 家市直部門牽頭負責,所有市直部門開展定點扶貧,實行一包到底、不脫貧不脫鉤。
同時,拉薩市發揮政府在扶貧開發投入中的主體(ti) 主導作用,明確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各類涉及民生的專(zhuan) 項轉移支付資金、援藏資金和預算內(nei) 投資向重點貧困縣鄉(xiang) 和貧困人口傾(qing) 斜,建立並落實“321”幹部結對幫扶機製,全市黨(dang) 員幹部與(yu) 1.09萬(wan) 餘(yu) 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實現結對幫扶全覆蓋;162家企業(ye) 深入開展“企幫村”行動,受益群眾(zhong) 達3.08萬(wan) 人。充分發揮北京市、江蘇省對口支援優(you) 勢,不斷豐(feng) 富內(nei) 容,幫扶到縣、結對到村,援藏資金用於(yu) 民生和扶貧領域資金比例達到80%以上,輻射帶動受援縣(區)貧困群眾(zhong) 脫貧增收。
圖為(wei) 新聞發言人:拉薩市扶貧辦黨(dang) 組書(shu) 記、市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 普布頓珠
精準施策 打好扶貧“組合拳”促增收
拉薩市按照不同對象和致貧原因分類精準施策,紮實推進“以業(ye) 脫貧、以遷脫貧、以教脫貧、以補脫貧、以保脫貧、以助脫貧”。唱響產(chan) 業(ye) 扶貧“重頭戲”。立足特色資源優(you) 勢,把淨土健康種養(yang) 業(ye) 、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民族手工業(ye) 和文化旅遊業(ye) 作為(wei) 產(chan) 業(ye) 脫貧的主攻方向。“十三五”時期拉薩市共實施產(chan) 業(ye) 項目485個(ge) ,已開工478個(ge) ,完工391個(ge) ,帶動3.3萬(wan) 名貧困群眾(zhong) 實現穩定脫貧。
抓住就業(ye) 扶貧“增收點”。拉薩市紮實開展就業(ye) 培訓工作,農(nong) 牧民培訓班培訓合格率均達90%以上,初次就業(ye) 率達70%以上,累計完成培訓1.7萬(wan) 人次。依托各類經營主體(ti) ,通過政府、社會(hui) 和群眾(zhong) 三方共同努力,累計實現轉移就業(ye) 1.2萬(wan) 人,人均月工資達2500元以上。持續實施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工程,鼓勵有勞動力的困難群眾(zhong) 在生態補償(chang) 崗位上取得工資性收入,每年帶動2萬(wan) 餘(yu) 名農(nong) 牧區困難群眾(zhong) 人均年增收3500元。下好扶貧搬遷“先手棋”。針對居住在生存環境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地區的貧困人口,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建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32個(ge) ,堅持基礎設施與(yu) 公共服務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實現22979名群眾(zhong) 搬遷入住。配套產(chan) 業(ye) 項目92個(ge) ,實現1戶至少1人以上穩定就業(ye) ,確保貧困群眾(zhong) “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拉薩市不斷完善農(nong) 牧區基本生活保障、五保供養(yang) 、醫療救助等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農(nong) 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達到年人均4813元,城鎮集中(分散)特困人員、農(nong) 村集中供養(yang) 標準達到13213元、農(nong) 村分散特困人員供養(yang) 標準達到年人均7070元。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資金達到每人每月100元、200元,醫療救助年最高救助標準達到25萬(wan) 元。
精準發力 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截至2019年底,拉薩市貧困群眾(zhong) 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364元,按照貧困線標準,結合當前物價(jia) 水平,我市貧困群眾(zhong) 已經穩定達到“不愁吃不愁穿”的標準。持續推進十五年免費教育,認真落實國家“三包”政策和義(yi) 務教育階段營養(yang) 改善計劃,“三包”標準達到年人均3720元,受益學生11.75萬(wan) 人。製定出台建檔立卡貧困大學生資助辦法,全額資助學費、住宿費、書(shu) 本費,並按照3000元/年補助生活費,切實減輕貧困家庭教育負擔。
精準解決(jue) 貧困群眾(zhong) 醫療保障問題。拉薩市不斷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鄉(xiang) (鎮)、村(居)達到一鄉(xiang) 一院、一村一室的標準,鄉(xiang) (鎮)醫生平均達到10人以上、村醫平均達到2人以上,形成市縣鄉(xiang) 村四級醫療服務圈,實現了小病不出鄉(xiang) 、中病不出縣、大病不出市的目標。精準解決(jue) 貧困群眾(zhong) 住房安全問題。逐村逐戶開展全麵排查工作,常態化開展危房檢查,發現一戶改造一戶,住房安全隱患動態清零。
精準銜接 紮實堵住“返貧路”
在實現整體(ti) 脫貧後,拉薩市加強對脫貧人口、貧困邊緣人口持續跟蹤監測,並強化幫扶措施,最大限度防止出現新的貧困人口和已脫貧人口返貧。激發內(nei) 生動力。設立1000萬(wan) 元勤勞致富獎勵資金,大力表彰脫貧致富先進典型、致富帶頭人、優(you) 秀合作社代表,幫助貧困群眾(zhong) 提升信心鬥誌。開展脫貧攻堅大型主題宣傳(chuan) 活動,在全市範圍內(nei) 深入挖掘典型人物、經驗和做法,進一步在全市範圍內(nei) 形成了決(jue) 戰脫貧攻堅、決(jue) 勝全麵小康的良好風尚。
發布會(hui) 上,拉薩市扶貧辦黨(dang) 組書(shu) 記普布頓珠還就拉薩市如何開展產(chan) 業(ye) 扶貧、就業(ye) 扶貧等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阿裏地區脫貧攻堅戰 繪出幸福新生活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西藏自治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詳細] -
脫貧攻堅看涼山:山高路未遠 水長業興旺
起伏的地勢,蜿蜒的山道,陡峭的懸崖。全州6.04萬平方公裏麵積,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0多座。大自然給涼山州留下了壯美的風景,也給這裏的人們生產生活設下了天然的阻礙。[詳細] -
應保盡保、應養盡養,西藏民政助力脫貧攻堅
10月27日,西藏自治區民政廳(以下簡稱“西藏民政”)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在拉薩市舉行,圍繞西藏民政全麵落實兜底保障政策、鞏固脫貧後的兜底保障扶貧成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