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市萬秀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扶貧深度融合
“趕完集就過來了,想看看藝術家們(men) 帶來的節目,現在的政策真好,政府不光帶領我們(men) 發展產(chan) 業(ye) ,還豐(feng) 富我們(men) 的精神生活。”近日,在廣西梧州市萬(wan) 秀區夏郢鎮德安村,建檔立卡脫貧戶陳秀雲(yun) 高興(xing) 地說。
據了解,近日來,該區連續在夏郢鎮夏郢社區、龍湖鎮新民村、城東(dong) 鎮思扶村等村級文化廣場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惠民演出活動。演出由群舞《幸福讚歌》拉開了帷幕,《山歌讚梧州》《回家創業(ye) 奔小康》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近年來,萬(wan) 秀區以文化自信引領農(nong) 民脫貧自信,激發貧困群眾(zhong) 脫貧內(nei) 生動力,以文化扶貧助力脫貧攻堅,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yu) 扶貧深度融合。
依托文化下鄉(xiang) ,精神扶貧拔除“窮根”。該區通過積極開展送戲下鄉(xiang) 、送電影下鄉(xiang) 、送書(shu) 下鄉(xiang) 、“種文化”等活動,同時邀請“土專(zhuan) 家”、種養(yang) 技術專(zhuan) 員來到田間地頭,為(wei) 村民傳(chuan) 經送寶,傳(chuan) 授科技及種養(yang) 知識。文化的引領,鄉(xiang) 風的熏陶,讓貧困群眾(zhong) 的心裏熱起來、腦子轉起來、身子動起來。目前,萬(wan) 秀區各村(社區)基本配備了一支文藝隊伍,做到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演出,城區有歌聲、鄉(xiang) 村有戲看。截至今年10月底,在該區各村、鎮開展文藝演出暨遊藝活動及電影放映350多場次。
依托百姓宣講,傳(chuan) 遞脫貧攻堅正能量。萬(wan) 秀區通過成立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由區委書(shu) 記擔任實踐中心主任,把扶貧政策、種養(yang) 技術、產(chan) 業(ye) 幫扶、致富帶頭人故事等列入宣講計劃,處級領導帶頭開展宣講並指導轄區70個(ge)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在各鎮(街道)、各村(社區)、各學校和企事業(ye) 單位開展好宣講活動。
同時,該區還麵向鄉(xiang) 賢、離退休黨(dang) 員等群體(ti) ,選拔具備一定文化基礎、學習(xi) 能力強、表達能力強、在群眾(zhong) 中有較強公信力的同誌擔任扶貧“百姓宣講員”,用“地方話”宣講精準扶貧政策;以院子、屋場、村民小組為(wei) 單位組織“屋場會(hui) ”,通過舉(ju) 例子、講故事的方式對扶貧政策進行精細講解,傳(chuan) 遞脫貧攻堅正能量。截至今年10月底,該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280多場次,受眾(zhong) 人數約59600多人次。
此外,該區還通過開展門庭文化、“家風家訓”、修訂村規民約、“好家庭、好子女、好兒(er) 媳”推薦評選活動等鄉(xiang) 風文明建設,設置“脫貧光榮榜”“孝道榜”等,讓孝善行為(wei) 成為(wei) 村民的行動自覺,以家風帶村風促民風,使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成為(wei) 脫貧攻堅的加速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木棉花開紅勝火——廣西千裏邊境線脫貧紀實
南疆廣西,上千公裏的邊境線蜿蜒曲折,高大挺拔的木棉樹沿線巍然屹立。這是一條有著奇山秀水的美麗風景線,但也曾因偏遠閉塞處處刻下貧困印記,8個邊境縣(市、區)。[詳細] -
廣西柳州下陶村:發展“花經濟” 走出“美麗”致富路
三麵環山,紫荊繞村,九品香蓮,景色宜人……近年來,廣西柳州市柳北區石碑坪鎮下陶村以黨建為引領,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多措並舉發展“花經濟”,實現從“山坳村”到“紫荊花村”的蛻變。[詳細] -
世界長壽之鄉廣西巴馬近萬群眾挪出“窮窩”拔“窮根”
走進廣西河池市巴馬縣六一移民搬遷安置點,一棟棟樓房裝修漂亮,一條條馬路整潔幹淨,一排排路燈整齊劃一,小區內綠化帶、停車位、超市、電子廠、幼兒園等設施配齊配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