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老黨員旦增:如今的生活比蜜甜

發布時間:2022-02-24 09:53:00來源: 西藏日報

  旦增,1944年出生在山南市乃東(dong) 縣澤當鄉(xiang) 結莎村(現乃東(dong) 區澤當街道結莎社區)。西藏和平解放以後,他響應號召到山南市桑日縣絨區當組長。1966年,旦增光榮入黨(dang) ,入黨(dang) 50年來,旦增兢兢業(ye) 業(ye) 、一心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78歲的他見證了西藏的發展。

  走進結莎社區一組,屋舍儼(yan) 然,道路整潔。巷子裏旦增家的兩(liang) 層小樓裝修別致,家電家具一應俱全。旦增和老伴兒(er) 、鄰居們(men) 在餐廳裏喝著酥油茶,不時傳(chuan) 出歡聲笑語。

  旦增出生在結莎村一個(ge) 農(nong) 奴家庭,從(cong) 小和父親(qin) 一起給農(nong) 奴主放牛,吃不飽穿不暖。西藏和平解放後,他學了文化,家裏也分到了田地,並響應號召到山南市桑日縣絨區當組長,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旦增一心向黨(dang) ,工作上表現積極、團結人民。1966年,如願光榮入黨(dang) 。入黨(dang) 後,他始終牢記入黨(dang) 誓詞,哪裏有需要他就到哪裏。入黨(dang) 不久,就按照組織安排,來到紮囊縣吉汝鄉(xiang) 工作。任職期間,旦增兢兢業(ye) 業(ye) 、一心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村裏有人患上麻風病,他協助醫務人員在村裏做好消毒工作。

  談到當時的工資,他高興(xing) 地說:“那時候,一毛錢就能買(mai) 很多的糖,我當時一個(ge) 月有好幾塊錢的工資呢。”然而旦增的錢並沒有拿來買(mai) 糖,一發工資他就拿去幫助貧困群眾(zhong) 。好作風贏得好口碑,他的工作表現得到了上級的肯定,被評為(wei) 了“五好黨(dang) 員”,還獲得了30元的獎金。而這30元,他用來給貧困群眾(zhong) 買(mai) 生活用品。

  1967年,旦增服從(cong) 組織安排回到了當時的結莎村人民公社,擔任公社主任、團委書(shu) 記、調解委員,帶領公社的群眾(zhong) 搞生產(chan) 、做政策宣傳(chuan) 。

  1984年,村裏換屆選舉(ju) ,旦增被群眾(zhong) 推選為(wei) 結莎村村主任、調解委員、一組副組長。這十幾年裏,讓他最自豪的還是在調解工作方麵取得的成績。那些年,打架、盜竊的事時有發生,他一邊給派出所提供案件線索,一邊做好群眾(zhong) 的思想教育工作。後來,村裏的治安環境越來越好,鄰裏相處和睦,他獲得了自治區級表彰。

  如今,四世同堂的旦增,每日閑庭散步、含飴弄孫,日子過得很是愜意。旦增說:“現在黨(dang) 的政策好,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現在都成了日常,生活真是比蜜還要甜!”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