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力推進拉薩南北山綠化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站在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戰略高度,作出大力實施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探索創新高原山地綠化新模式,努力打造一條山清水秀、岸綠景美的高原特色綠色生態長廊,持續改善首府城市生態環境,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品質,以生態文明建設新成效造福各族群眾(zhong) 。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是西藏首個(ge) 河穀地區規模化生態建設和修複的代表性工程,是增進各族群眾(zhong) 生態環境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以來,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保護與(yu) 修複,連續多年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2.31%。麵對新時代新任務,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持續發力,把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作為(wei) 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重要抓手,堅持一張藍圖畫到底,科學謀劃,精準施策,致力把拉薩南北山綠化這項澤被雪域高原的生態工程抓實抓細、惠及各族群眾(zhong) 的民生工程辦實辦好。
堅持一套班子高位推進。成立了由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君正任總指揮,自治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自治區主席嚴(yan) 金海任常務副總指揮的拉薩南北山綠化指揮部。王君正、嚴(yan) 金海同誌先後多次聽取《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總體(ti) 規劃》《關(guan) 於(yu) 鼓勵和支持參與(yu) 拉薩南北山綠化的政策措施》等情況匯報,反複強調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是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對於(yu) 著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改善拉薩生態環境、提升群眾(zhong) 生活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yi) 。號召動員全區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綿綿用力、久久為(wei) 功,一年接著一年幹、一屆接著一屆幹,切切實實讓高海拔地區綠起來、美起來。自治區南北山綠化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決(jue) 策部署,主動履職擔當,把造林綠化工作擺上重要位置,進一步壓實責任、明確舉(ju) 措,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工作。
堅持一個(ge) 規劃引領支撐。加快編製實施《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總體(ti) 規劃(2021-2030年)》。規劃明確了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以拉薩河為(wei) 主線,以山體(ti) 兩(liang) 側(ce) 第一重山脊可視範圍為(wei) 重點,東(dong) 起墨竹工卡縣尼瑪江熱鄉(xiang) 、紮西崗鄉(xiang) ,西至曲水縣茶巴拉鄉(xiang) 、浪卡子縣卡熱鄉(xiang) 、貢嘎縣江塘鄉(xiang) ,西北至堆龍德慶區德慶鄉(xiang) ,共涉及拉薩和山南市9個(ge) 縣(區)、35個(ge) 鄉(xiang) 鎮。計劃到2030年完成營造林206.7萬(wan) 畝(mu) ,其中,人工造林120.6萬(wan) 畝(mu) ,封山育林育草(含飛播造林)83.9萬(wan) 畝(mu) ,森林提質增效2.2萬(wan) 畝(mu) 。規劃堅持遵循規律、因地製宜,加大科技攻關(guan) ,明確海拔3900米以下區域以營造喬(qiao) 木林為(wei) 主,海拔3900-4100米區域以營造灌木林為(wei) 主,海拔4100米以上區域以封山育林育草(飛播造林)為(wei) 主,為(wei)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有效有序實施提供了科學行動路徑。
堅持一條思路穩步實施。按照自治區黨(dang) 委、政府決(jue) 策部署,結合規劃年度任務,圍繞2022年度計劃完成營造林22.5萬(wan) 畝(mu) (人工造林21.8萬(wan) 畝(mu) ,封山育林0.7萬(wan) 畝(mu) )的目標任務,堅持遵循規律、因地製宜、科學規劃、水路先行的工作思路,通過廣泛調動力量,兼顧水土路、技術管理等要素,以承包造林為(wei) 主要方式,穩步推進造林綠化工作。期間,組織召開了承包造林部署會(hui) 暨承包造林合同簽訂儀(yi) 式,承包造林開局良好,承包造林麵積21.2萬(wan) 畝(mu) ,占年度計劃任務的94.22%。目前,75家企業(ye) 參與(yu) 承包造林企業(ye) 工作,其中,央企駐藏企業(ye) 18家、自治區國有企業(ye) 38家、民營企業(ye) 19家,其餘(yu) 1.3萬(wan) 畝(mu) 造林任務采取營造林先造後補模式建設。水利、電力工程已開工建設,完成機井67眼、配套電力工程10個(ge) ;30家承包造林企業(ye) 和2家先造後補企業(ye) 已進場開工建設。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的實施將極大改善拉薩周邊生態環境,增強區域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工程年均可新增儲(chu) 水約4980萬(wan) 噸,固碳量22.91萬(wan) 噸,釋氧量19.30萬(wan) 噸,保肥量2.71萬(wan) 噸,年生態價(jia) 值14.85億(yi) 元。同時還將帶動農(nong) 牧民通過參與(yu) 培訓和造林生產(chan) 實踐增收,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必將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共贏。
(本版文字均由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