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糧倉”:引種江南花 開啟致富路
“到了,到了,杭白菊到了!”從(cong) 浙江省嘉興(xing) 市桐鄉(xiang) 市運往青海省都蘭(lan) 縣達察汗烏(wu) 蘇鎮東(dong) 山根上村的9萬(wan) 株杭白菊種苗日前成功送抵,這也是桐鄉(xiang) 第三次向都蘭(lan) 縣贈送優(you) 質杭白菊種苗。
都蘭(lan) 素有“柴達木糧倉(cang) ”的美譽,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條件造就了柴達木盆地綠洲農(nong) 業(ye) 和草原畜牧業(ye) 。
杭白菊在高原盡情沐浴陽光,為(wei) 深秋的綻放儲(chu) 蓄能量。開溝、穴施磷肥、穴栽栽種、定植推遲、澆定根水、覆膜……工人馬玉秀和其他工人們(men) 一起在田間地頭忙碌著。
“馬姐,溝挖好了,把杭白菊的苗拿過來吧……”隻見馬玉秀把一株株杭白菊栽到地裏,一行行整齊的杭白菊在這裏紮根。
今年58歲的馬玉秀已在大棚工作2年了,“家門口能打工,每個(ge) 月還能領到三千元工資,美得很啊。”馬玉秀高興(xing) 地說,“真的是感謝黨(dang) 的好政策和好項目,我要靠自己的雙手致富,我家裏還種了30畝(mu) 地,再加上打工的工資,日子過得越來越富裕。”
都蘭(lan) 縣是嘉興(xing) 市對口支援縣。從(cong) 2020年起,嘉興(xing) 桐鄉(xiang) 先後為(wei) 都蘭(lan) 縣送去了100多萬(wan) 株杭白菊優(you) 質種苗,扶持當地農(nong) 業(ye) 經濟。如今,都蘭(lan) 縣已成功掌握杭白菊種植技術,並順利探索出一套標準化生產(chan) 流程,為(wei) 當地農(nong) 業(ye) 高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都蘭(lan) 縣擴大種植杭白菊麵積150畝(mu) 、75萬(wan) 株。杭白菊長勢較好,10月中旬完成采收加工。“江南花”在柴達木盆地安下家,為(wei) 都蘭(lan) 農(nong) 業(ye) 增效、農(nong) 民增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升級助力。
都蘭(lan) 縣農(nong) 牧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副局長張盛峰說:“今年我們(men) 總結杭白菊試種成功經驗,計劃在都蘭(lan) 察汗烏(wu) 蘇鎮、香日德鎮、巴隆鄉(xiang) 種植杭白菊450畝(mu) ,進一步推進種植方式朝規模化、專(zhu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化前進。”
青海道康農(nong) 牧科技有限公司在都蘭(lan) 縣察汗烏(wu) 蘇鎮東(dong) 山根上村有52座大棚,2021年,浙江援青資金就補助在公司大棚內(nei) 種植瓜果蔬菜,帶動東(dong) 山根上村村民2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ye) 。
“種植杭白菊市場前景廣,不僅(jin) 可以促進本地農(nong) 民增收,還帶動企業(ye) 創收,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也有很大幫助。”東(dong) 山根上村種植大棚負責人孟衛東(dong) 說:“我們(men) 將利用五天時間,在16座大棚和室外分別種植杭白菊,預計在今年10月創收,每畝(mu) 地產(chan) 值達6千元左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菜籃子”裝滿 幸福味道
近年來,山南市瓊結縣依托山南市“菜籃子”工程瓊結段千畝連片蔬菜基地,大力發展蔬菜種植產業,不僅讓群眾吃上了新鮮蔬菜,還走出了一條幫助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實現致富增收的新路子。[詳細] -
凝聚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西藏自治區工商聯不斷助力營造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營商環境,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有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工商聯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 [詳細] -
西藏自治區全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會議召開
16日上午,西藏自治區全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會議召開,總結2021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勢任務,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