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連心連真情 攜手共發展

發布時間:2022-06-21 11:14:00來源: 西藏日報

  西藏諺語說:“相親(qin) 相愛,猶如茶與(yu) 鹽巴。”在乃東(dong) 區天馬市場,有一位用真情真意與(yu) 各族商戶交朋友、熱心為(wei) 各族商戶服務的好書(shu) 記,他就是進藏25年的天馬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天馬商貿公司”)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國良。

  樸實、憨厚、健談,這是張國良給人的第一印象。他來自甘肅天水,進藏對他而言,是一種特別珍貴的緣分。

  年輕時從(cong) 部隊退伍後,張國良一直在老家務農(nong) ,生活困難。打破窘境、開創一番事業(ye) 是這個(ge) 青年當時最大的願望。

  1997年,一個(ge) 偶然的機會(hui) ,他了解到西藏對商貿服務業(ye) 的需求比較大,許多老鄉(xiang) 到西藏經商賺到了錢。經過一番思量,他決(jue) 定進藏闖一闖。

  最終,他選擇到山南地區乃東(dong) 縣的天馬市場擺地攤,成為(wei) 當時第一批商戶。

  “最初,天馬市場隻有120來個(ge) 商戶,以本地商戶為(wei) 主,大家都在土坑上擺攤賣貨。”剛到市場創業(ye) 的張國良人生地不熟,和大家交流起來費勁。好在他性格開朗,語言交流有困難時,就用手比劃,時間久了,他和周邊商戶、居民都熟絡了起來。

  偶爾商戶之間因為(wei) 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拌嘴,作為(wei) 退伍軍(jun) 人的他總是充當調解員,幫助大家協調解決(jue) 問題。

  上世紀90年代,群眾(zhong) 生活不富裕,遇到顧客想買(mai) 東(dong) 西卻囊中羞澀時,張國良就主動給他們(men) 優(you) 惠,有時直接免單。一些顧客為(wei) 表示感謝,會(hui) 從(cong) 家裏拿一些自家種的土豆送給他。

  就這樣,一來二往,相互關(guan) 照,張國良與(yu) 市場裏的商戶和周邊居民打成一片。

  進入新世紀,隨著西藏經濟的快速發展,從(cong) 新疆、青海、甘肅等地到天馬市場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2005年,天馬商貿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市場由土坑變平地,地攤變商鋪,成了山南最大的商貿市場。

  2007年,天馬商貿公司黨(dang) 支部正式成立,當時隻有3名黨(dang) 員,張國良擔任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天馬市場規模較大,藏、漢、回、撒拉、維吾爾等各族商戶眾(zhong) 多,開展工作相對困難。張國良盡心盡責,在管理自己的生意之外,每天總會(hui) 到市場上走一走,向商戶宣傳(chuan) 黨(dang) 的方針政策,維護市場秩序,排查各類隱患,號召各族商戶加強民族團結,動員誠信商戶積極入黨(dang) 。

  不僅(jin) 如此,張國良還組織商戶開展捐款、幫扶活動,積極踐行商貿企業(ye) 的社會(hui) 責任。

  2008年,汶川地震時,張國良動員商戶捐款2.9萬(wan) 元支援災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再次動員商戶捐款2萬(wan) 多元支援武漢;脫貧攻堅期間,天馬商貿公司黨(dang) 支部為(wei) 瓊嘎頂易地扶貧搬遷點266戶困難群眾(zhong) 送去價(jia) 值2萬(wan) 多元的電熱毯,為(wei) 亞(ya) 堆鄉(xiang) 才朋村困難群眾(zhong) 送去3萬(wan) 元幫扶款。

  來自新疆和田的商戶希爾艾力·阿卜杜熱合曼進藏16年,對張國良非常認可。他說:“在張書(shu) 記的帶領下,我們(men) 各族商戶之間相處和睦,有困難會(hui) 互相幫助,在子女入學、看病就醫等方麵遇到困難時,張書(shu) 記會(hui) 盡力幫我們(men) 解決(jue) 。”

  此外,細心的張國良考慮到公司有很多回族職工,專(zhuan) 門建議公司開設清真食堂,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飲食習(xi) 慣。

  進藏以來,張國良與(yu) 各族群眾(zhong) 交朋友,為(wei) 各族群眾(zhong) 辦實事。2020年,他被評為(wei) 乃東(dong) 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

  現在,天馬民族團結商業(ye) 圈已然形成,商戶發展至460個(ge) ,黨(dang) 支部發展黨(dang) 員19名,今年被評為(wei) 自治區基層黨(dang) 建示範點。這些成績的取得,凝結著張國良的辛勤付出。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