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穩“致富碗” 吃上“產業飯”
“在公司當飼養(yang) 員幾年了,每月有3800元的收入,現在生活很幸福。”在山南市乃東(dong) 區索珠鄉(xiang) ,西藏六芽農(nong) 牧業(ye) 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員工阿旺朗傑說起自己現在的生活笑容滿麵。
阿旺朗傑是索珠鄉(xiang) 恰當村的脫貧群眾(zhong) 。以前,他靠務農(nong) 和外出打零工維持生計。2018年,索珠鄉(xiang) 因地製宜,結合地處高山峽穀之中的地理環境,整合4個(ge) 行政村資源,共同出資成立西藏六芽農(nong) 牧業(ye) 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大力發展高山畜牧養(yang) 殖業(ye) 。阿旺朗傑和其他6名員工一同在公司當起了飼養(yang) 員,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
近年來,該公司持續發展壯大犛牛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規模,通過承包經營、短期育肥等形式,租賃出去1750頭犛牛,每年可獲得固定收入87萬(wan) 元。此外,還成立犛牛直銷店從(cong) 事零售業(ye) 務,每頭可獲利2000元。
公司的壯大,讓更多群眾(zhong) 享受到了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的紅利。公司董事長強巴告訴記者:“公司每年年底都會(hui) 拿出部分收入對各村進行分紅,2021年實現收入額176.58萬(wan) 元,年底為(wei) 各村集體(ti) 分紅24.04萬(wan) 元,帶動群眾(zhong) 投工投勞實現增收44.82萬(wan) 元。”
除了帶動群眾(zhong) 就業(ye) 、發放分紅外,公司還拿出5萬(wan) 元作為(wei) 索珠鄉(xiang) 辦實事經費,用於(yu) 水渠、道路修繕等方麵。同時,每個(ge) 行政村每年從(cong) 村集體(ti) 收入中拿出5000元資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切實讓群眾(zhong) 感受到了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的好處。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盤棋”,群眾(zhong) 吃上“產(chan) 業(ye) 飯”。通過公司的成功實踐,索珠鄉(xiang) 蹚出一條黨(dang) 建引領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帶動發展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子。
索珠鄉(xiang) 以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為(wei) 抓手,成立鄉(xiang) 村振興(xing) 黨(dang) 支部,由鄉(xiang) 幹部擔任產(chan) 業(ye) 負責人,下設4個(ge) 產(chan) 業(ye) 黨(dang) 支部,確定抱團發展的模式,通過整鄉(xiang) 推進、各村入股、年底分紅的方式,積極探索“支部+產(chan) 業(ye) +公司”的發展模式,取得良好成效。
除了發展高山畜牧養(yang) 殖,索珠鄉(xiang) 藏藥材種植、勞務輸出、鄉(xiang) 村旅遊也齊頭並進。
2019年底,在武漢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的支持下,索珠鄉(xiang) 整合資金727.21萬(wan) 元打造了“藏藥穀”標準化、規範化藏藥材種植基地和食用菌生產(chan) 廠房。
走進“藏藥穀”,大黃、藏木香、蜀葵等藥材長勢喜人,白肉靈芝、羊肚菌等特色產(chan) 品種類豐(feng) 富。
近年來,乃東(dong) 區提出建設“藏藥材之鄉(xiang) ”的發展思路,索珠鄉(xiang) 積極與(yu) 自治區農(nong) 科院聯係,建立合作機製,采取“公司+科研單位+基地+農(nong) 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藏藥材產(chan) 業(ye) 發展,建立了以“藏藥穀”為(wei) 核心的“一園三基地”產(chan) 業(ye) 鏈,藥材種植麵積達到500畝(mu) 。
2022年,索珠鄉(xiang) 又成立了江之北農(nong) 業(ye) 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在山南市江北新區租賃25座溫室大棚種植羊肚菌、藏靈芝,預計今年產(chan) 值可達240萬(wan) 元。
公司的發展既能活躍經濟,又能帶動用工。該公司職工羅布說:“7月以來,公司每天組織20名左右的群眾(zhong) 在大棚裏清理雜草,每人每天有170元工資。”
近3年來,索珠鄉(xiang) 全心全意謀發展,推動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不動搖,通過整合土地、資金、技術、人力等資源發展各項產(chan) 業(ye) ,實現增收187.2萬(wan) 元,帶動群眾(zhong) 長期就業(ye) 24人,人均增收2000元,全鄉(xiang) 農(nong) 牧民人均收入由2019年的12613.15元增至2021年的17532.28元。
“產(chan) 業(ye) 飯”是“長久飯”,是“小康飯”。乃東(dong) 區索珠鄉(xiang) 勇於(yu) 開拓進取,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築基於(yu) 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之上,真正讓群眾(zhong) 端穩了“致富碗”,走上了長期穩定發展的康莊大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自治區農科院召開鄉村振興典型模式創建項目推進會
近日,自治區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召開“揭榜掛帥”項目——科技支撐鄉村振興典型模式創建項目推進會。[詳細] -
堆龍德慶區措麥村:基層黨建引領美麗鄉村建設
措麥村位於拉薩市堆龍德慶區馬鎮。[詳細] -
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
2021年,華電西藏公司駐村黨支部獲評“中央企業基層示範黨支部”,外衝村黨支部獲評“西藏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當地群眾在鄉村振興路上有了堅強“主心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