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鄉村產業 托起致富夢想 山南市浪卡子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超5萬元
近年來,山南市浪卡子縣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ti) 經濟作為(wei) 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引擎,立足本地實際和資源稟賦,通過采取旅遊帶動、特色種植養(yang) 殖、多村聯合抱團、盤活閑置資產(chan) 、土地流轉等多種發展模式,在山南市率先實現縣域內(nei) 全部95個(ge) 村(社區)集體(ti) 經濟收入均超5萬(wan) 元目標。
浪卡子縣用足用好黨(dang) 中央特殊優(you) 惠政策,積極申報實施中央財政扶持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項目21個(ge) ,產(chan) 生經濟效益120餘(yu) 萬(wan) 元;整合強基惠民工作經費2500萬(wan) 元,實施村級集體(ti) 經濟項目71個(ge) ,進一步拓寬了群眾(zhong) 增收渠道。其中,張達鄉(xiang) 邦龍村綿羊養(yang) 殖場年收入16.45萬(wan) 元,阿紮鄉(xiang) 頂巴村綿羊養(yang) 殖場年收入10.62萬(wan) 元,卡龍鄉(xiang) 巴結村運營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合作社年收入25萬(wan) 元。
在旅遊帶動促發展方麵,浪卡子縣依托羊卓雍錯、普莫雍錯等獨特資源,探索“旅遊+”發展模式,走出一條“鄉(xiang) 村旅遊+集體(ti) 經濟發展”的新路子。白地鄉(xiang) 紮瑪龍村通過開發羊湖觀景台、出租滑翔場地等,實現年集體(ti) 經濟收入50萬(wan) 元;打隆鎮推瓦村建設5070湖景酒店,帶動集體(ti) 經濟收入15萬(wan) 元。
同時,浪卡子縣引導村(社區)盤活閑置房屋、機械等資源,通過改造、出租、承包等方式,實現物盡其用,全縣先後改造並出租閑置村級活動場所37個(ge) 、出租機械設備64台、承包場地65塊,帶動46個(ge)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實現了低效利用的“閑資產(chan) ”轉化為(wei) 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其中,浪卡子鎮浪卡子社區出租舊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年收入12.38萬(wan) 元;打隆鎮相達社區出租脫粒機、耕田拖拉機年收入8.4萬(wan) 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南木林縣普當鄉:鄉村築坦途 鋪就“幸福路”
清晨,日喀則市南木林縣普當鄉的次旺久美還像往常一樣,習慣性地拿起手套,拍打幹淨院子裏摩托車上的灰塵後,駕車駛出家門,身後卷起一長串飛舞的灰塵。[詳細] -
那曲市索縣:“四好農村路”托起百姓致富夢
“農村公路村村相連、戶戶相通、交織成網,讓幾代人‘出門硬化路、抬腳上客車’的夢想變成現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