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村村響” 信息“戶戶通”
自那曲市創建全區應急廣播體(ti) 係宣傳(chuan)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試點市工作開展以來,嘉黎縣應急廣播積極搭建政府與(yu) 群眾(zhong) 溝通聯係的“新紐帶”,將黨(dang) 和政府的聲音及時傳(chuan) 到千家萬(wan) 戶,打通宣傳(chuan) 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
雪山環繞下的嘉黎縣阿紮鎮達孜村是嘉黎縣133個(ge) 應急廣播點位中的其中之一。早上九點,家家戶戶剛飄出糌粑香、酥油味,村裏便響起了洪亮的廣播聲。
走進村民邊增家,邊增一邊忙著手上的工作,一邊聽著廣播播放的內(nei) 容,兩(liang) 不耽誤,足不出戶就能輕鬆了解到新政策、新事物。村裏的大喇叭切切實實豐(feng) 富了達孜村村民們(men) 的生活。
“我們(men) 村的廣播一天定時播放4次,村裏村外的事情都能通過廣播了解到,非常不錯!”寡言的邊增說的話雖簡短,但談及廣播時他滿臉都是笑容。
如今,談起村裏的大喇叭,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關(guan) 於(yu) 大喇叭如何豐(feng) 富了他們(men) 的日常生活,大家夥(huo) 兒(er) 總是能滔滔不絕地講起很多。
在阿紮鎮達孜村應急廣播站,廣播員巴桑正通過“大喇叭”向村民宣講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巴桑有兩(liang) 個(ge) 身份——村委會(hui) 主任、廣播員。每天同一時間、不同內(nei) 容,巴桑都會(hui) 按時為(wei) 村民播放廣播,年複一年,應急廣播逐漸成為(wei) 達孜村村民接收外界信息的一個(ge) 重要渠道。
“我們(men) 村裏的廣播係統是2021年11月建成的。平日裏,我們(men) 會(hui) 以收聽廣播的形式,組織幹部群眾(zhong) 學習(xi) 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民族團結等黨(dang) 的理論政策以及其他知識。當村裏發生一些突發情況,比如路麵坍塌、發生泥石流等,我們(men) 也會(hui) 第一時間通過大喇叭通知,既方便又及時。”巴桑說。
嘉黎縣融媒中心播音員索朗次仁介紹說:“應急廣播員由縣融媒中心的播音員組成,廣播員們(men) 負責各自的節目內(nei) 容生產(chan) ,包含政策解讀、黨(dang) 的二十大金句、安全生產(chan) 、天氣預報、人文曆史、嘉黎新聞等欄目。通過‘三審三校’進行審核並發布到平台,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形式多樣、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廣播內(nei) 容。”
“響”民所想、“聲”入民心,嘉黎縣應急廣播平台的大喇叭覆蓋整個(ge) 嘉黎縣,實現了應急廣播“村村響”、信息傳(chuan) 播“戶戶通”的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和美家園 宜居宜業——西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走筆
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區改造農牧區戶用衛生廁所33.56萬座,普及率達62.35%,更多農牧民群眾用上了幹淨整潔衛生的廁所。[詳細] -
在察夏村,人人吃上了“生態飯”
察夏村所在的優曲源頭區域也叫“優普”,意為優曲的裏麵;附近有一座山,叫作“優讚羅布占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