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結巴鄉的那片青稞,快熟了

發布時間:2023-07-25 09:02:00來源: 人民日報

  從(cong) 西藏山南市澤當鎮驅車18公裏,沿著雅雅魯藏布江河畔,半個(ge) 小時就到了結巴鄉(xiang) 。這裏地處雅魯藏布江北岸,平均海拔3600米,雖然距離城區較近,但過去高原閉塞的交通曾讓這裏經濟十分落後,當地群眾(zhong) 隻能以種植土豆青稞等作物和放牧為(wei) 生。勒布邊境派出所轉改新警索朗曲珍的家就在這裏,她這裏走出的第一個(ge) 女兵、第一個(ge) 國家公務員,這裏是她的故鄉(xiang) 。

貢秋曲珍擦拭“光榮之家” 牌 應俊攝.jpg?x-oss-process=style/w10
貢秋曲珍擦拭“光榮之家” 牌 應俊攝

  索朗曲珍今年27歲。從(cong) 小在這個(ge) 高原村莊長大,她的父親(qin) 和母親(qin) 也是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的藏族同胞。說土生土長,是因為(wei) 她的父母在這裏生活了一輩子,沒有上過一天學,沒有走出過西藏的大山,沒有見過山外的風景。然而,就是這樣老實巴交的高原農(nong) 民,卻把索朗曲珍培養(yang) 為(wei) 了一名國家移民管理局的國家公務員。驅車來到這裏,探秘索朗曲珍的“蝶變”。

  走進這個(ge) 藏家小院,桌子的角落上,有一張約6寸大小很有年代感的照片。這張照片是索朗曲珍和父母及妹妹的合影,拍攝於(yu) 2009年,地點在結巴鄉(xiang) 外幾公裏處的一座山下。

  彼時的索朗曲珍一家是生活最艱難的時候。母親(qin) 貢秋曲珍說,那時候兩(liang) 姐妹一個(ge) 上初中,一個(ge) 上小學,夫妻倆(lia) 都在家務農(nong) 為(wei) 生,要養(yang) 活一家四口,還要供兩(liang) 姐妹讀書(shu) ,生活非常困難。“丈夫的收入一個(ge) 月隻有不到30塊,我負責在家幹活,當天的收入隻夠當天的花銷。”貢秋曲珍拿著照片說到。

  貢秋曲珍今年50歲了,第一眼看到她,是印象中典型的鄉(xiang) 下婦女,此時正抱著索朗曲珍4個(ge) 月大的兒(er) 子。在她盤起的頭發上看到根根銀絲(si) ,黝黑泛紅的膚色也能一眼看出她常年深耕於(yu) 高原田地之間。她說她和知道外麵的世界,來自於(yu) 電視機。2014年,一部頗有熱度的軍(jun) 旅題材電視劇《麻辣女兵》在西藏衛視播出,是貢秋曲珍最喜歡的電視劇。該劇講述了“90後”叛逆少女湯小米,在被迫進入軍(jun) 營後,經過艱苦磨練,最終成長為(wei) 一名優(you) 秀士兵的故事。

貢秋曲珍照顧3個(ge) 月大的孫子旦增平措 應俊攝.jpg?x-oss-process=style/w10
貢秋曲珍照顧3個(ge) 月大的孫子旦增平措 應俊攝

  此時她的女兒(er) 索朗曲珍正麵臨(lin) 上大學和輟學務工補貼家用的艱難抉擇。親(qin) 戚們(men) 認為(wei) ,作為(wei) 家裏的姐姐,應該更多的扛起家庭的責任,幫助母親(qin) 做農(nong) 活補貼家用,幫助學習(xi) 成績更好的妹妹上大學。看著母親(qin) 的操勞,索朗曲珍自己也這麽(me) 想,與(yu) 其讀一個(ge) 就業(ye) 前景並不好的專(zhuan) 業(ye) ,還不如用更直接的方式幫助家人。但,母親(qin) 貢秋曲珍不這麽(me) 認為(wei) ,她自己也有一個(ge) 親(qin) 妹妹,當年也是為(wei) 了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妹妹是家裏唯一進入校園接受教育的,而自己隻能扛起家庭的重擔,從(cong) 孩童開始,就向往著能夠走出大山,去外麵的世界看看。

  “女兒(er) ,你去當兵吧。”“木蘭(lan) 從(cong) 軍(jun) ”本是美談,可是貢秋曲珍不知道這個(ge) 故事,對長期生活在高原農(nong) 牧區的人們(men) 來說,顯得有些難以理解,家裏多一個(ge) 勞動力,就多一分收入,當時當兵的補貼是遠遠比不了的,想幫助家裏的索朗曲珍也是非常抗拒。但貢秋曲珍卻很堅持,連著給索朗曲珍的父親(qin) 達娃鼓吹了一個(ge) 月的“枕邊風”,還狠狠打了索朗曲珍好幾次,打折了幾把笤帚,堅決(jue) 讓女兒(er) 參軍(jun) 入伍。“女兒(er) 們(men) 不能重走我的路,一個(ge) 去當兵,一個(ge) 去考大學,兩(liang) 個(ge) 都要出去看看。”

  2014年9月,18歲的女兒(er) 索朗曲珍穿上“橄欖綠”軍(jun) 裝離開家,成為(wei) 西藏山南結巴鄉(xiang) 走出來的第一名女戰士,母親(qin) 哭成了淚人,但是她卻對女兒(er) 說,“不要怕苦,在部隊好好幹。”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時代的春風吹到雪域高原,讓這祖國西南最邊遠的地區沐浴在春風之下。2015年年底,一場全國人民參與(yu) 的戰役——“脫貧攻堅戰”打響了。

  “政策好了,讓我們(men) 看到了希望。政府組織我們(men) 去拉薩學習(xi) 溫室大棚種植技術,幫我們(men) 建大棚,專(zhuan) 業(ye) 技術同誌手把手教我們(men) 種草莓,提供苗子,全都是免費。第二年,我們(men) 家的三個(ge) 溫室大棚種的草莓一個(ge) 季度就為(wei) 我們(men) 增收了兩(liang) 萬(wan) 塊錢。鄉(xiang) 裏的環境也好了,這山裏走出去的人越來越多了。”黨(dang) 和國家的一係列惠民、惠邊政策, 讓艱苦偏遠地區每一名群眾(zhong) 都享受到了時代的紅利。而這時的索朗曲珍已經在部隊幹了一年多,高強度的訓練沒有讓這個(ge) 高原格桑花一般的女戰士退卻,她咬牙堅持,在新兵連就被所在單位嘉獎,收到喜訊的貢秋曲珍高興(xing) 得把送到家的嘉獎令給鄉(xiang) 裏親(qin) 朋好友看了個(ge) 遍。

  2018年,根據《黨(dang) 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部署:公安現役部隊官兵集體(ti) 退出現役,現役編製全部轉為(wei) 人民警察編製。此時表現優(you) 異的索朗曲珍已經轉為(wei) 了部隊的初級士官,再次麵臨(lin) 人生方向的抉擇:是退伍回家還是參加轉改考試,成為(wei) 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索朗曲珍的選擇是拿著退伍費,回家開一個(ge) 超市,讓一個(ge) 人操持家務、經營草莓大棚且患有疾病的母親(qin) 以及多病且因意外殘疾的父親(qin) 輕鬆一點。

索朗曲珍幫助母親(qin) 清理青稞地裏的雜草 應俊攝.jpg?x-oss-process=style/w10
索朗曲珍幫助母親(qin) 清理青稞地裏的雜草 應俊攝

  這一次,貢秋曲珍又站在了女兒(er) 的對立麵。“現在家裏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你就安安心心,好好工作,家裏有我,我會(hui) 把你爸爸照顧好,現在政策這麽(me) 好,黨(dang) 培養(yang) 你這麽(me) 久,你必須好好幹!”在母親(qin) 的堅持下,索朗曲珍也很爭(zheng) 氣,順利考上了國家移民管理局的國家公務員。

  在新的崗位上,轉改後的索朗曲珍成為(wei) 了勒布邊境派出所的一名業(ye) 務民警。掌握政策文件精神、辦理轄區案件、撰寫(xie) 工作報告成為(wei) 了她勝任工作的必需具備的技能。“第一次撰寫(xie) 工作報告就把我難到了,熬了一整夜,愣是沒憋出兩(liang) 段話。老家的發小給我說,你現在已經是國家公務員了,拿到了‘鐵飯碗’,那麽(me) 努力幹嘛,工資還不是照發......”訓練場上虎虎生風的索朗曲珍,在電腦前陷入了迷茫,每天白天上課,晚上學習(xi) ,一本字典不離手,法條法規的小紙條裝滿了警服所有的口袋,理論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提升的,脫下軍(jun) 裝穿上警服的索朗曲珍有些泄氣了,她也學著發小的說法心虛地告訴母親(qin) 自己拿到了“鐵飯碗”,“躺著”也能拿到工資,她原本認為(wei) 母親(qin) 會(hui) 為(wei) 她的輕鬆日子叫好,畢竟這種“躺著拿錢的好事兒(er) ”多麽(me) 值得祝賀。不料,沒讀過一天書(shu) 的母親(qin) 貢秋曲珍的觀點總是和自己相悖。“姑娘,混日子人會(hui) 廢掉,幹不了會(hui) 拖單位的後腿,但我相信我最棒的女兒(er) ,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難,就像你十一歲那年,一個(ge) 人在雪災裏從(cong) 20公裏外的大山上趕回羊群一樣。”貢秋曲珍手裏拿著女兒(er) 考上國家公務員後單位寄來的喜報,這次沒用笤帚打,但是電話那頭的索朗曲珍已然淚流滿麵。

索朗曲珍和母親(qin) 展示定級授銜喜報 應俊攝.JPG
索朗曲珍和母親(qin) 展示定級授銜喜報 應俊攝

  母親(qin) 數次固執己見的堅持讓索朗曲珍發現,母親(qin) 的意見得好好聽。此後的日子裏,索朗曲珍主動向老民警學業(ye) 務,利用自己語言上的優(you) 勢,和邊民群眾(zhong) 打成一片。“索朗曲珍像變了一個(ge) 人,同事和老百姓們(men) 提到曲珍都讚不絕口,說她活潑開朗,像高山上的精靈一樣變著法兒(er) 讓身邊人開心,用自己的工資幫助困難群眾(zhong) ,慰問孤寡老人,負責戶籍工作的她已經能夠獨當一麵了,因為(wei) 她工作虎裏虎氣,雷厲風行,在轄區大家叫她‘犛牛妹妹’。”轉改初期,新警同誌勝任崗位的進度是大家普遍關(guan) 心關(guan) 注的問題,索朗曲珍所屬的勒布邊境派出所教導員鄧偉(wei) 這樣評價(jia) 。

訓練場上的索朗曲珍 (勒布邊境派出所供圖).jpg?x-oss-process=style/w10
訓練場上的索朗曲珍 (勒布邊境派出所供圖)

  “鄰居知道我在邊境派出所工作,經常向阿媽(貢秋曲珍)谘詢一些辦理戶籍的政策和需要的資料,阿媽給我說一定要好好學習(xi) ,要好好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給大家好好服務。”索朗曲珍隔著數百公裏,都能感受到鄰居投來的羨慕眼光和母親(qin) 心裏的驕傲。2020年,索朗曲珍把存了6年的工資15萬(wan) 元為(wei) 父親(qin) 貸款購買(mai) 了一台裝載機和一輛私家車,家裏的生活越過越紅火。

  “母親(qin) 麵對鄰居們(men) 投來的羨慕,有驕傲和自豪,但是絕對沒有自滿。我感覺母親(qin) 心裏是很平淡的,妹妹畢業(ye) 也回到家鄉(xiang) 當了一名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幹,她最關(guan) 心的不是我和妹妹的‘鐵飯碗’,而是我們(men) 是否是對工作負責,對生活認真。”

  就在兩(liang) 天前,索朗曲珍所在的單位開展高低海拔輪換交流,索朗曲珍又給母親(qin) 打了一通電話,“這次我沒有讓母親(qin) 幫我抉擇,我隻是平靜的告訴了家人,我要去高海拔試試,我知道母親(qin) 這次一定會(hui) 同意的,因為(wei) 這是對的事。”電話打完,索朗曲珍的名字就出現在了報名的名單上,她主動申請到海拔4500米的浪卡子邊境管理大隊工作。從(cong) 海拔2800米被稱為(wei) 天然氧吧的錯那縣勒布溝到4500米的浪卡子縣城,海拔增加了1700米,問起母親(qin) 貢秋曲珍是否為(wei) 女兒(er) 的身體(ti) 擔心時,貢秋曲珍的回答很平靜,她說:“在哪裏工作都一樣,都會(hui) 想念女兒(er) ,但是女兒(er) 是在守護邊境。就像卓嘎央宗姐妹一樣,是在做最有意義(yi) 的事情。”采訪快要結束時,貢秋曲珍對女兒(er) 說,“一定要感謝黨(dang) ,我們(men) 這一切都來之不易,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越是‘鐵飯碗’越要抓得牢,不努力為(wei) 老百姓辦事,早晚會(hui) 失去的。”

索朗曲珍與(yu) 母親(qin) 在一起 應俊攝(近景特寫(xie) ).jpg?x-oss-process=style/w10
索朗曲珍與(yu) 母親(qin) 在一起 應俊攝

  就是這樣一個(ge) 高原婦女,沒有什麽(me) 文化,也沒有特別遠大的理想抱負,她隻是用她的人生經驗和感恩的心,幫助女兒(er) 做著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抉擇,這位高原“孟母”用我們(men) 西藏地區農(nong) 牧民質樸的情感,讓女兒(er) 一次又一次在人生岔路口上選擇了對的路。

索朗曲珍和母親(qin) 貢秋曲珍合影 應俊攝.jpg?x-oss-process=style/w10
索朗曲珍和母親(qin) 貢秋曲珍合影 應俊攝

  正值高原傍晚,高原的荒蕪變成了各式各樣或深或淺的綠色,從(cong) 結巴鄉(xiang) 通往市區的路從(cong) 顛簸的搓衣板土路變成了筆直寬敞的雙向六車道柏油公路,搖下車窗,雅魯藏布江河畔涼爽的晚風,將結巴鄉(xiang) 綠油油的青稞吹成了浪濤,這片青稞,快熟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