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為高原農牧業插上“智慧”翅膀
你能想象嗎?一個(ge) 小小的二維碼,可以收集一頭牛的全部信息。你也許會(hui) 驚訝,在廣袤的草原上,數以千計的牛群,通過科技手段,可以精準定位到任何一頭牛。
“我們(men) 做到了。”見到記者,西藏淨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頓介紹,“經過近20年的科研攻關(guan) 和實踐驗證,我們(men) 在青海打造‘互聯網+智慧畜牧業(ye) ’信息化平台,對於(yu) 科學養(yang) 殖、減少牲畜疾病風險、提高農(nong) 畜產(chan) 品附加值和影響力都起到了積極作用,為(wei) 農(nong) 牧業(ye) 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
2014年,計算機專(zhuan) 業(ye) 出身的張頓,與(yu) 合夥(huo) 人丁穎創辦了上海淨意科技有限公司,主營互聯網與(yu)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結合業(ye) 務,主要研發“互聯網+農(nong) 業(ye) ”大數據,解決(jue) 農(nong) 牧業(ye) 運營管理方麵的問題。
“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公司參加一次農(nong) 業(ye) 領域的研討會(hui) ,得知青海急需引進信息化平台發展現代農(nong) 牧業(ye) 。我們(men) 想,這不就是為(wei) 咱們(men) 公司量身定製的業(ye) 務方向嗎?”張頓回憶道。
於(yu) 是,一個(ge) “互聯網+智慧畜牧業(ye) ”的想法在團隊中達成一致。
2015年,張頓在西寧市成立青海淨意科技有限公司,入駐青海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與(yu) 青海省農(nong) 林科學院、青海省畜牧獸(shou) 醫科學院進行“產(chan) —學—研—用”深度合作,通過智慧生態畜牧業(ye) 信息化服務管理平台,推動青海農(nong) 牧業(ye) 現代化轉型,得到青海省農(nong) 業(ye) 部門的高度認可,也進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
“怎麽(me) 想到來西藏創業(ye) ?”記者問。
“西藏與(yu) 青海山水相鄰、產(chan) 業(ye) 結構相似,且牧區更為(wei) 廣大、牛羊數量更多,但尚未進行產(chan) 業(ye) 化升級。因此,前景更為(wei) 廣闊。”張頓表示,在青海的成功經驗,完全可以複製到西藏。
早在2017年,那曲市農(nong) 牧係統赴青海考察調研,與(yu) 青海淨意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很快,該公司先後在色尼區、聶榮縣建立農(nong) 牧業(ye) 大數據平台,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比如,有機畜牧追溯平台依托物聯網先進技術,可以實現犛牛、綿羊等牲畜生長全過程信息智能化采集。”張頓介紹,通過從(cong) 牲畜入場、信息化養(yang) 殖、檢疫治療,再到出場屠宰、加工包裝、物流運輸等各子係統,最終形成“產(chan) 供銷”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鏈條服務模式,從(cong) 而實現牲畜全程信息的可追溯。
“請看這個(ge) 畫麵,牛羊在監控係統內(nei) 活動,無論它們(men) 跑到哪裏,通過追溯係統都可找到,隨便‘點擊’一頭牛,通過類似於(yu) 身份證的耳標內(nei) 置芯片,它的基礎信息、入欄信息、疫苗信息等一目了然。”說著,張頓拿出一個(ge) 耳標向記者展示,“出欄以後,屠宰、加工包裝、物流管理等信息也會(hui) 錄進係統,消費者隻要掃一掃標簽上的二維碼,牛羊肉的所有信息都能知曉。”
據他介紹,裝有追溯係統的牛羊肉,解決(jue) “優(you) 質不優(you) 價(jia) ”困境效果明顯,至少提升30%至100%不等。大數據、信息化平台的運用,已為(wei) 西藏農(nong) 牧業(ye) 的發展和現代化轉型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在西藏創業(ye) 這幾年,張頓深感這裏前景巨大,也享受到自治區各類科技創新獎勵、自治區中小企業(ye) 發展專(zhuan) 項資金等優(you) 惠政策。為(wei) 了更好地發展,2021年初,他創立了西藏淨意科技有限公司,經營範圍除了建立農(nong) 牧業(ye) 大數據平台,還緊密結合國家數字經濟細化領域,更好服務“數字西藏”規劃,進一步推動西藏農(nong) 牧業(ye) 向現代化、數字化邁進。
2021年8月,由自治區網信辦等部門主辦的西藏“數字鄉(xiang) 村”建設係列行動啟動,在西藏探索建立“數字鄉(xiang) 村”的實踐路徑。西藏淨意科技有限公司積極響應號召,承擔色尼區、聶榮縣兩(liang) 個(ge) 縣區的“數字鄉(xiang) 村”建設,目前進展順利。
張頓表示:“下一步,我們(men) 還將切合國家頂層設計,繼續深耕大農(nong) 口,向有關(guan) 部門提供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領域谘詢服務、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申報,推進一、二、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為(wei) 高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波密縣紮木鎮康木村:地攤經濟點燃“人間煙火”
加貢燒烤攤前人頭湧動,攤主加貢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遊客在欣賞雪山美景的同時,品嚐著燒烤美食,旺季日營業額4000元至8000元。[詳細] -
上半年西藏“三農”工作:深耕沃野 逐夢田疇
“土壤三普”工作為摸清全區土壤家底,守住西藏“糧袋子”,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麵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