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激活產業發展新引擎 “詩和遠方”點亮群眾致富夢
旅遊作為(wei) 綜合性產(chan) 業(ye) ,既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內(nei) 容。 西藏擁有獨特的人文曆史和自然風光,旅遊資源極其豐(feng) 富。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布達拉宮、紮什倫(lun) 布寺、納木措、羊卓雍措、珠峰、雅魯藏布大峽穀……眾(zhong) 多知名景點熠熠生輝,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高質量發展,西藏依托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全麵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豐(feng) 富旅遊業(ye) 態、增強景區活力,做好“旅遊+”文章,打造了西藏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強引擎”。今年上半年,全區累計接待海內(nei) 外遊客2424.11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41.2%,實現旅遊總收入260.39億(yi) 元,同比增長47.5%。
1“旅遊+文化” 加快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第一次來阿裏旅遊,沒想到還能參加這樣的文化盛會(hui) ,真是太幸運了。”今年8月中旬,來自廣州的遊客張瑞和朋友一起來到西藏旅遊,他們(men) 先去了拉薩和林芝,最終來到阿裏地區,正好趕上8月21日在阿裏地區噶爾縣舉(ju) 行的第八屆象雄文化旅遊節。他們(men) 同當地居民一起看演出、品美食,在“噶爾恰欽”賽馬節裏感受策馬奔騰的豪邁奔放,收獲了獨特的旅遊體(ti) 驗。離開時,張瑞回憶起這段難忘的旅程,感慨地說:“來西藏旅遊一直是我們(men) 的夢想,這次終於(yu) 夢想成真。我非常喜歡這裏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尤其是獨特的文化魅力讓我印象深刻,以後有機會(hui) 我一定要再來一趟西藏!”
進入暑期以來,西藏各個(ge) 景點遊客眾(zhong) 多,旅遊市場火熱。6月以來,以今年西藏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旅遊文化節——藏博會(hui) 為(wei) 起點,全區各市地、縣(區)依托各自文化資源,陸續舉(ju) 辦了拉薩雪頓節、山南2023雅礱文化旅遊節、阿裏地區第八屆象雄文化旅遊節、昌都第九屆三江茶馬文化藝術節、那曲恰青賽馬節、尼木第二屆藏香文化旅遊節等地方品牌性文化旅遊節,在為(wei) 八方遊客獻上一台台文化盛宴的同時,加快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充分發揮了旅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助力西藏經濟發展持續向好。以拉薩雪頓節為(wei) 例,雪頓節期間拉薩市共接待國內(nei) 外遊客286.02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29億(yi) 元。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ti) ,大力發展旅遊產(chan) 業(ye) 必須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發展理念。近年來,西藏通過旅遊“搭台”,文化“唱戲”的方式,堅持以自然風光為(wei) 底色、以文化內(nei) 涵作“加持”、以係列文旅節日活動為(wei) “杠杆”,融文化於(yu) 旅遊發展、以旅遊促文化興(xing) 盛,打造了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使得旅遊消費成為(wei) 新常態下西藏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2“旅遊+鄉(xiang) 村” 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新動能
林芝市工布江達縣錯高鄉(xiang) 結巴村位於(yu) 巴鬆措國家森林公園內(nei) ,在藏語中“結巴”是遺忘的意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結巴村的村民主要依靠伐木補貼家用,但近些年,乘著鄉(xiang) 村旅遊、綠色發展的東(dong) 風,這個(ge) 依山傍水的村莊轉換經濟發展思路,立足生態環境保護,整合全村資源發展旅遊業(ye) 。隨著巴鬆措景區知名度的提高,周邊旅遊設施建設也在不斷完善,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結巴村的旅遊業(ye) 發展得越來越紅火。今年上半年,結巴村共計接待遊客2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50萬(wan) 元。
鄉(xiang) 村旅遊不僅(jin) 能為(wei) 廣大遊客帶來文旅融合的全新體(ti) 驗,更在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方麵起到積極作用。近年來,結巴村的旅遊業(ye) 發展迅速,不少村民紛紛開設民宿,在家門口就吃上了“旅遊飯”,日子越來越有盼頭。進入7月以來,結巴村村民其加次旦經營的占堆家庭旅館,憑借旅店內(nei) 良好的硬件設施和貼心的客房服務,成為(wei) 許多遊客留宿結巴村的首選民宿之一。遊客孫妍就是占堆家庭旅館的住客之一,她告訴記者:“結巴村風景很美,民宿搞得也不錯,這個(ge) 旅館的房間幹淨整潔,還很有民族特色,住在裏麵很舒適。”
旅遊產(chan) 業(ye) 是“藏富於(yu) 民”的產(chan) 業(ye) ,結巴村旅遊業(ye) 的發展,正是西藏鄉(xiang) 村旅遊發展的一個(ge) 縮影。近年來,西藏各地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充分挖掘鄉(xiang) 村自然稟賦、民俗風情和文化特性,充分發揮文化賦能優(you) 勢和旅遊帶動作用,促進鄉(xiang) 村旅遊高質量發展,拓寬農(nong) 牧民增收致富渠道,確保旅遊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區鄉(xiang) 村旅遊接待遊客769.74萬(wan) 人次,實現收入8.9億(yi) 元,直接間接帶動7.8萬(wan)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實現就業(ye) ,人均實現收入4000元。
3“旅遊+品牌” 提升全區旅遊產(chan) 業(ye) 知名度
西藏被譽為(wei) “亞(ya) 洲水塔”,是我國水資源最富集的地區,其中湖泊總麵積達2.89萬(wan) 平方公裏,約占全國湖泊麵積的三成。今年7月,西藏依托得天獨厚的湖泊資源,發布“最美天湖之旅”精品旅遊路線,在聚焦西藏七大天湖及沿途自然風光的基礎上,融入邊境旅遊、新業(ye) 態旅遊、紅色旅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特色內(nei) 容,深入挖掘沿途景點的故事與(yu) 曆史文化,在帶動拉薩、那曲、阿裏、日喀則、山南沿途5市地、18個(ge) 縣區、43個(ge) 鄉(xiang) 鎮旅遊經濟發展的同時,讓“天湖之旅”品牌成為(wei) 進一步推廣西藏旅遊的重要推動力。
品牌建設對於(yu) 旅遊目的地知名度具有深遠的影響,近年來,西藏穩步推進旅遊產(chan) 業(ye) 品牌建設,打造全域旅遊品牌,凸顯西藏旅遊特色新亮點、助推全區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邁上新台階。今年上半年,西藏持續升級打造G318精品旅遊大道、G219沿邊大通道、G349精品旅遊線路品牌,發布“G349·紅色之旅”“最美天湖之旅”“拉薩城市漫遊”“非遺文化之旅”“曲水縣精品旅遊”等5條精品線路,啟動“一山兩(liang) 湖”5A級旅遊景區創建,計劃編製藏醫藥康體(ti) 瘦身產(chan) 品、綠色及康養(yang) 示範基地,舉(ju) 行“西藏味道”美食大賽,完成“天湖之旅”冬季視頻素材拍攝……這一個(ge) 個(ge) 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的建設和推廣,有效地激發了市場活力,不僅(jin) 擦亮了西藏這塊著名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更是通過建設具有市場核心競爭(zheng) 力的旅遊品牌,有效地激發市場活力,推進全區旅遊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向更高層次邁進。
4“旅遊+生態” 繪就美麗(li) 西藏新畫卷
南山公園作為(wei) 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投入使用的項目之一,已經成為(wei) 市民遊客郊遊打卡的好去處。9月正是秋高氣爽,沐浴著秋日暖陽走進南山公園,眼前是一棵棵長勢茂盛的樹木,樹葉在陽光下盡情展示翠綠的身姿,釋放出純淨的氧氣。市民和遊客三五成群,有的說說笑笑打卡“祖國萬(wan) 歲山”,有的不時用手機記錄下沿途的美景。遊客陳旻說:“我聽說這裏十多年前是一片荒坡,靠人工種上了樹,這才有了現在環境優(you) 美的南山公園。這個(ge) 季節過來,隻覺得這裏草木茂盛、空氣很好,景色真的很不錯。”
山綠了、水清了、人富了,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正是西藏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真實寫(xie) 照。生態旅遊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ti) 和重要抓手,近年來,西藏著力創建國家生態文明高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充分保護、利用好自然資源,堅守生態底線,挖掘生態旅遊資源內(nei) 涵,推動生態旅遊特色化、品牌化、差異化發展,讓西藏的藍天碧水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wei) 了全區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和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寶盆”,繪就了美麗(li) 西藏的新畫卷。
2023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牢牢把握重要世界旅遊目的地的發展定位、雪域高原藍天碧水淨土的自然稟賦,深度開發特色旅遊和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走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路子。如今,旅遊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西藏最具發展潛力的產(chan) 業(ye) ,在今年上半年收獲了亮眼數據,展現了西藏旅遊經濟強勁的上升勢頭,為(wei) 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下一步,西藏將用好文旅資源優(you) 勢,充分發揮旅遊產(chan) 業(ye) 的帶動效應,積極推動旅遊產(chan) 業(ye) 各領域、多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把豐(feng) 富的旅遊資源轉化成金山銀山,全力書(shu) 寫(xie) 西藏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新篇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南木林縣致富女能手索朗:巧手編織夢想 指尖綻放風采
近年來,像索朗這樣的致富能人在南木林縣不斷湧現,他們紮根鄉土,發展特色產業,投身鄉村建設,不斷激發南木林縣鄉村振興新動能。[詳細] -
踐行“四敢” “五破”並舉 薩迦縣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95億元,同比增長10.5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150元,同比增長13.6%。[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