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阿裏噶爾縣左左鄉上左左村:改革,讓一個牧區村莊蝶變

發布時間:2024-02-28 10:58:00來源: 西藏日報

  上左左農(nong) 牧民合作社經理桑嘎石確(左)和村委會(hui) 主任羅布占堆在查看晾製的風幹犛牛肉。記者 溫凱 攝

  冬日的阿裏噶爾縣左左鄉(xiang) 上左左村,凜冽的寒風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草原上肆意呼嘯,可以把頭頂的帽子刮走。然而,在這樣的環境裏,製作出來的風幹犛牛肉卻格外好吃,市場價(jia) 可以賣到每斤300元。這也是噶爾縣委、縣政府選擇上左左村進行牧區改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1年年底,上左左村牧區改革正式啟動。由此,這個(ge) 村莊迎來了新的發展,群眾(zhong) 生活也隨之有了新的改善。

  上左左村村委會(hui) 主任羅布占堆介紹說,噶爾縣總計投入資金3721萬(wan) 元,先後實施了畜產(chan) 品加工廠、風幹肉廠、獅泉河鎮畜產(chan) 品銷售點建設等多個(ge) 項目。

  經過一係列項目的實施,上左左村從(cong) 過去單一的畜產(chan) 品零散出售,發展到現在集畜產(chan) 品轉、運、存為(wei) 一體(ti) 的立體(ti) 化銷售。全村已有64戶197名群眾(zhong) 以牲畜或勞動力入股合作社,並在年底取得了不錯的分紅。

  上左左村畜產(chan) 品加工廠坐落在村委會(hui) 旁,白色的外牆在廣袤的草原上顯得格外醒目。兩(liang) 間高大的廠房分別加工酸奶和帶包裝的成品風幹肉,所有設備均已安裝完畢,等對合作社員工進行培訓之後,即可投入生產(chan) 。

  在風幹肉廠裏,記者看到,3000斤風幹犛牛肉密密麻麻地掛在橫梁上,等完全晾幹後,就會(hui) 投入市場銷售,僅(jin) 此一項,就可以為(wei) 合作社帶來90萬(wan) 元的收入。

  “我們(men) 村的風幹犛牛肉在市場上特別受歡迎,因為(wei) 味道好,經常還沒開始銷售就被預訂一空。”羅布占堆自豪地說。

  走進上左左村村級組織活動中心,前幾天剛剛舉(ju) 行的分紅儀(yi) 式橫幅還沒來得及摘掉。“去年,合作社總計收入357萬(wan) 元,分紅288萬(wan) 元,人均分紅2萬(wan) 元。除了這些現金收入外,我們(men) 還向每名社員分發3隻綿羊、2隻山羊、酥油10斤、酸奶8斤,讓群眾(zhong) 實實在在分享到了牧區改革的紅利。”上左左農(nong) 牧民合作社經理桑嘎石確說。

  今年52歲的村民才旺索朗和妻子及4個(ge) 兒(er) 子都加入了合作社,去年全家總計分紅達10.4萬(wan) 元。他還在村委會(hui) 旁開了一家茶館,每年也有不少收入。

  才旺索朗樂(le) 嗬嗬地告訴記者:“我們(men) 家有300隻羊入股了合作社,我在合作社主要負責人工種草,妻子負責放牧,兒(er) 子們(men) 則開挖掘機或者銷售牛羊肉,工資收入和分紅讓一家人的日子過的越來越紅火。”

  在才旺索朗看來,他們(men) 家勞動力充足、底子不錯,牧區改革之後,增加了不少收入,但日子發生徹底變化的,還得是脫貧戶。

  村民格桑家本來牲畜就不多,在丈夫去世後,她獨自撫養(yang) 2個(ge) 女兒(er) ,其中一個(ge) 還有四級殘疾,家裏斷了經濟來源成為(wei) 絕畜戶,日子過得艱難。牧區改革後,她和女兒(er) 在合作社裏放牧,每月有了工資收入,年底有了分紅,全家3口人還分到了15隻羊。

  “感謝黨(dang) 和政府、感謝合作社,讓我們(men) 的生活越來越好!”格桑由衷地說。

  如今的上左左村,牧區改革正在有序推進,畜牧產(chan) 業(ye) 煥發出勃勃生機,群眾(zhong) 正乘著改革的春風,用辛勤的勞動,創造著屬於(yu) 自己的美好生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