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鄉村振興

噶爾縣左左鄉朗久村:靚麗新村升騰振興希望

發布時間:2024-02-28 15:52:00來源: 西藏日報

  從(cong) 獅泉河鎮出發,沿著國道317線向拉薩方向驅車30公裏,便來到了噶爾縣左左鄉(xiang) 。獅泉河的重要支流加木河在這裏孕育出一片水草豐(feng) 美的草原,優(you) 美的自然風光常常吸引過往遊客駐足拍照。

  朗久村是左左鄉(xiang) 政府的所在地,國道317線穿村而過,貫通東(dong) 西。這個(ge) 原本普通的牧業(ye) 村,因為(wei) 上世紀80年代修建於(yu) 此的阿裏地區第一座地熱電站而遠近聞名。後來,隨著地熱電站的關(guan) 閉,朗久村一度沉寂了許久。

  時光荏苒。近年來,用好幫扶政策,抓住發展機遇,洗盡鉛華的朗久村再一次煥發出活力與(yu) 朝氣,一座嶄新靚麗(li) 的新村,在阿裏大北線上以昂揚的姿態出現。

  村容村貌煥新顏

  2023年7月3日,一件不亞(ya) 於(yu) 當年地熱電站修建的大事,載入了朗久村的發展史冊(ce) ——由陝西援藏資金投入2900萬(wan) 元建設的左左鄉(xiang) 公路沿線提升工程竣工並交付使用,朗久村的79戶239名群眾(zhong) 住進了白牆紅簷的現代化新房。

  值得一提的是,新房臨(lin) 街一麵全部建成整體(ti) 落地窗,與(yu) 傳(chuan) 統藏式房屋相比,顯得更加新穎大氣,讓人眼前一亮。

  “此次工程涵蓋的是村裏居住在國道317線兩(liang) 側(ce) 的群眾(zhong) ,采取援藏資金出70%、群眾(zhong) 自籌30%的方式修建,新房麵積從(cong) 45平方米到120平方米分為(wei) 5個(ge) 等級,根據群眾(zhong) 舊有房屋麵積進行分配。”駐朗久村工作隊副隊長旦增介紹道。

  盡管房屋麵積相比舊房沒有增加,但質量卻不可同日而語。過去朗久村群眾(zhong) 居住在安居房或自建土坯房裏,低矮昏暗、不通水電、沒有廁所,甚至存在安全隱患。

  很多人意識到,不管從(cong) 村容村貌提升還是保障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的角度出發,朗久村的舊房拆除或維修事宜已經迫在眉睫。

  好在通過陝西援藏資金的大力幫扶,左左鄉(xiang) 公路沿線提升工程於(yu) 2022年5月開工建設,拆除了臨(lin) 街的79戶舊房,在原址建設同樣數量的新房,對沒有拆除的舊房進行了加固和維修,還配套建設了帶有過濾設施的水泵房,保證全村24小時供水。

  此外,在村“兩(liang) 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的努力下,朗久村還爭(zheng) 取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相關(guan) 項目資金,計劃實施道路硬化、地磚鋪裝、綠化、88戶建築立麵改造、新建化糞池、村內(nei) 巷道建設等多個(ge) 項目,預計今年竣工,屆時全村的風貌將煥然一新。

  感恩感激新生活

  今年65歲的布嘎老人是搬進新房的群眾(zhong) 之一。他的屋子總計60平方米,光客廳就有40平方米,層高接近3米,寬敞通透。陽光透過落地窗灑進來,曬得房間裏暖融融的。

  “當然很喜歡新房子了,呀咕嘟(藏語意為(wei) ‘很好’)!”談起搬進新居的感受時,老人豎著大拇指說道。

  他告訴記者,以前的舊房條件差不說,每天光是提水都要好幾趟,自己年紀大了提不動,隻能靠兒(er) 子幫忙。現在的新房不僅(jin) 通水通電,還有獨立衛生間和廚房,生活質量提升了。

  如今,布嘎在享受著各種政策性補貼的同時,家裏還有100多隻羊交給女兒(er) 打理,生活衣食無憂。平日裏,他還靠著自己一手裁縫的手藝,為(wei) 村裏群眾(zhong) 製作新衣、縫補舊衣,一年下來也有上萬(wan) 元的收入。

  談起今後的打算,布嘎說自己準備搬到獅泉河鎮與(yu) 務工的兒(er) 子一起生活,然後將房子租出去,增加收入。

  “感謝的話是說不完的,我隻有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才能回報黨(dang) 和政府。”布嘎說。

  別看隻是村裏的房子,但得益於(yu) 國道沿線和鄉(xiang) 政府所在地的獨特地理優(you) 勢,加上當地群眾(zhong) 有較強的商業(ye) 意識,租房的大有人在,拉巴便是其中之一。

  “年輕時我到處打工,最遠去過普蘭(lan) 縣,但沒有什麽(me) 積蓄,後來看到朗久村發展得挺好,就決(jue) 定帶著妻子紮西南姆回鄉(xiang) 創業(ye) ,開起了藏餐館,到現在已經4年了。”拉巴說。

  公路沿線提升工程雖然沒有涉及拉巴自己的房子,但他租下了舅舅家120平方米的新房,改造成了“農(nong) 村姑娘藏餐館”,由參加過廚師培訓的妻子掌勺,自己則負責內(nei) 外雜事。

  妻子的廚藝加上拉巴的勤快,讓藏餐館一開起來便生意興(xing) 旺,僅(jin) 半年時間收入就超過了10萬(wan) 元,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以前在舊房子裏開餐館,由於(yu) 條件差、設施差,接待能力也不行,收入平平。”拉巴笑著說,“現在可不一樣了,您看這些卡墊、桌子都是我新買(mai) 的,那邊還設了一個(ge) 包間,方便更多人聚餐,大家都喜歡到我這裏來。”

  創業(ye) 就業(ye) 增收忙

  鄉(xiang) 村要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要跟上。

  “現在村裏共有曲卡堅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牧民勞務創收合作社、婦女合作社三個(ge) 經濟實體(ti) ,2023年總計分紅97萬(wan) 元,241戶群眾(zhong) 每戶分紅4050元。”朗久村村委會(hui) 主任巴桑旦巴介紹道。

  盡管現在看起來分紅的金額還不算太多,但全村上下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2022年,依托豐(feng) 美的水草資源,村裏利用駐村工作隊的辦實事資金,建起了“朗久藏家民俗風情村”,雖然隻經營夏季短短幾個(ge) 月,但純收入達到了6萬(wan) 元,還解決(jue) 了4名群眾(zhong) 的就業(ye) 問題。

  今年26歲的珠吉群培是度假村負責人,每個(ge) 月工資有3500元,沒有客人的時候,他開著自己的裝載車到工地務工。在農(nong) 牧民勞務創收合作社的帶動下,朗久村有113人次參與(yu) 了公路沿線提升工程,總計收入達到14萬(wan) 元,而珠吉群培一個(ge) 人的收入就達到了3萬(wan) 元。

  “現在村裏的創收機會(hui) 很多,隻要自己努力,一定能讓腰包鼓起來,我還這麽(me) 年輕,將來一定有更好的發展。”珠吉群培說道,眼裏充滿了自信。

  目前,朗久村計劃利用國家扶持資金50萬(wan) 元擴建扶貧超市,目前兩(liang) 層樓的主體(ti) 工程已經竣工,正在進行內(nei) 部裝修和物資采購。投入使用後將成為(wei) 全鄉(xiang) 最大的超市,預計解決(jue) 5名群眾(zhong) 就業(ye) ,每年純收入超過15萬(wan) 元。

  利用公路沿線提升工程的帶動效應,村裏還積極鼓勵有條件的群眾(zhong) 創業(ye) 經商,並給予相關(guan) 政策上的優(you) 惠和幫扶。目前,朗久村包括拉巴在內(nei) 的22戶群眾(zhong) 從(cong) 事商店、餐館等經營活動,工程竣工後總收入超過50萬(wan) 元。

  “再過幾個(ge) 月您來看,朗久村將變得更加漂亮也更加繁華,商店餐館到處都是,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巴桑旦巴熱情地對記者說道。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