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fundingllc.com
home

總台記者探訪丨匈塞鐵路有序建設見證中歐合作開花結果

發布時間: 2024-05-03 23:35:00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匈塞鐵路連接塞爾維亞(ya) 首都貝爾格萊德和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是中國與(yu) 中東(dong) 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項目,也是中國鐵路技術裝備與(yu) 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範對接的首個(ge) 項目。日前總台記者對匈塞鐵路分屬塞爾維亞(ya) 和匈牙利兩(liang) 地的建設進展進行了實地采訪。

  從(cong) 90分鍾到36分鍾

  匈塞鐵路貝諾段開通帶來革命性變化

  匈塞鐵路起自塞爾維亞(ya) 首都貝爾格萊德,終至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全長341.7公裏,其中塞爾維亞(ya) 段境內(nei) 長183.1公裏,最高設計時速200公裏。

  首都貝爾格萊德至第二大城市諾維薩德段已於(yu) 2022年3月開通運營,兩(liang) 地旅行時間已由90分鍾大幅縮短至36分鍾。塞爾維亞(ya) 工程師米蘭(lan) ·巴諾維奇參與(yu) 了這段鐵路的建設,現在他每天搭乘這段鐵路列車上下班。既是建設者,又是體(ti) 驗者,巴諾維奇有著更深切的感受。

  匈塞鐵路項目塞爾維亞(ya) 工程師 米蘭(lan) ·巴諾維奇:可以說匈塞鐵路貝諾段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時速200公裏高速鐵路開通,與(yu) 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市民滿意、使用率高,人流量也在不斷增多。

  匈塞鐵路貝諾段開通兩(liang) 年多來,累計發送旅客超過700萬(wan) 人次,在巴爾幹地區樹立起了“中國鐵路”的品牌形象。從(cong) 2018年6月正式動工到現在,中塞雙方克服了一係列技術及事務性難題,實現多次工程攻堅,在新建的鐵路上再添“鋼鐵情誼”。

  中國鐵路國際-中交股份匈塞鐵路塞爾維亞(ya) 段聯營體(ti) 項目部負責人 齊豐(feng) 然:我們(men) 現在全力調配建設資源,科學合理地來組織施工安排。

  匈塞鐵路項目塞爾維亞(ya) 工程師 亞(ya) 曆桑德拉·米洛薩夫列維奇:中國工程師帶來了新技術,比如中國的鋪軌技術。觀察這個(ge) 過程,從(cong) 中學習(xi) ,並成為(wei) 其中一分子十分有意義(yi) 。

  匈塞鐵路項目塞爾維亞(ya) 工程師 斯洛博丹·科斯蒂克:我希望共建“一帶一路”項目越來越多。因為(wei) 這些項目,各民族及個(ge) 人連接在了一起。

  4月下旬,中塞兩(liang) 國工人在巴奇卡托波拉站施工現場共同鋪設最後一組鋼軌,諾維薩德至蘇博蒂察至邊境高速鐵路——也就是“匈塞鐵路諾蘇段”實現鋪軌貫通。

  踐行綠色生態環保理念

  打造合作共贏之路

  總台記者 顧鑫:在位於(yu)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以南20多公裏的匈塞鐵路匈牙利段中國中鐵建設段上,我們(men) 可以看到緊張有序的施工正在火熱進行。到今年年底,接觸網、通信信號、電力變電,這些體(ti) 現電氣化鐵路特色的專(zhuan) 業(ye) 設備的施工安裝將接近尾聲。

  由於(yu) 項目在匈境內(nei) 的施工範圍涉及匈牙利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等7個(ge) 不連續區段,落實環保方麵的要求成為(wei) 巨大挑戰。

  中鐵匈塞鐵路九局項目分部總工程師陳仲亮說,2020年項目啟動之初,項目團隊就耗時10個(ge) 月編製了1300多頁詳實的環境評估報告。憑借在國內(nei) 生態保護方麵積累的成熟經驗,團隊最終落實了歐盟和匈牙利的各項環保要求。

  中鐵匈塞鐵路九局項目分部總工程師 陳仲亮:這些環保方麵的要求,實際上也和我們(men) 國內(nei) 的尊重自然、順從(cong) 自然、保護自然,實際上理念是一致的。

  作為(wei) 中鐵匈塞鐵路電氣化局項目分部的首席翻譯,喬(qiao) 治參與(yu) 了工程的方方麵麵。中國同事精益求精的專(zhuan) 業(ye) 態度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中鐵匈塞鐵路電氣化局項目分部首席翻譯 喬(qiao) 治:其實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有障礙,但是因為(wei) 他們(men) 都比較理解,比較了解這項工作,也都是熟練的工人,所以他們(men) 知道怎麽(me) 做,然後慢慢地就熟悉了。現在到了什麽(me) 程度呢,已經不用說話了,一個(ge) 眼神他就知道下一步需要做什麽(me) 。

  專(zhuan) 家表示,匈塞鐵路未來建成通車後,將有效緩解匈牙利南北走向鐵路交通的缺失。

  馬蒂亞(ya) 斯·科維努斯學院國際關(guan) 係學院院長 莫爾迪茨:匈塞鐵路的建成,將有助於(yu) 增強這種南北交通聯係,我認為(wei) 這非常重要。匈中雙方還將繼續發展更多的經濟合作,這也是我認為(wei) 中匈合作前景廣闊的原因,因為(wei) 一切都是建立在雙贏的前提之上。

(責編: 劉莉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