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特色產業 西藏農牧業穩中向好
“三農(nong) ”穩則天下安。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必須著眼國家戰略需要,穩住農(nong) 業(ye) 基本盤、做好‘三農(nong) ’工作,措施要硬,執行力要強,確保穩產(chan) 保供,確保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穩定發展。”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障好初級產(chan) 品供給是一個(ge) 重大戰略性問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向新。2021年西藏糧食產(chan) 量達到106.5萬(wan) 噸,連續7年穩定在100萬(wan) 噸以上。青稞、蔬菜、肉奶實現豐(feng) 產(chan) 豐(feng) 收,均創曆史新高。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喜獲豐(feng) 收,農(nong) 村和諧穩定,農(nong) 民幸福安康。
西藏因其地域特殊性,在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中表現出極大的差異化。曾經,特色農(nong) 業(ye) 項目少、農(nong) 業(ye) 技術水平低、農(nong) 產(chan) 品銷路不暢等因素大大製約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如今,西藏找準發展路子,大力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藏青2000”大力推廣,助推西藏糧食產(chan) 量破百萬(wan) 噸;帕裏犛牛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不光富了帕裏百姓,更為(wei) 整個(ge) 日喀則市亞(ya) 東(dong) 縣的發展積累了豐(feng) 富經驗;日喀則市白朗縣播下科技的“種子”,變成了遠近有名的 “百果園”……曾經,西藏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全靠人力和畜力,生產(chan) 效率低下。如今,西藏不斷提高專(zhuan) 業(ye) 化水平和生產(chan) 效率,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6.1%;曾經,西藏農(nong) 牧業(ye) 經營主體(ti) 以家庭為(wei) 單位,產(chan) 業(ye) 規模小,市場競爭(zheng) 力差。如今,西藏量身打造電子商務進農(nong) 村整區推進模式,帶動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網上銷售,促進農(nong) 牧民增收就業(ye) ……2022年,穩糧、興(xing) 牧、強特色,將成為(wei) 西藏大力發展高原特色農(nong) 牧產(chan) 業(ye) 的主基調。
隨著天氣漸暖,全國春耕備耕由南向北陸續展開。西藏五十多萬(wan) 農(nong) 牧民將通過辛勤勞動,紮實推進春季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讓高原農(nong) 牧業(ye) 根基更穩,發展底氣更足,生活更好。(新利平台 文/周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網評:培養“三農”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關鍵是“人”的振興。人才不僅能合理優化配置鄉村資源,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還能轉變鄉村思想觀念,促進鄉村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詳細] -
聚焦任務 補齊短板 築牢“三農”壓艙石
12月20日至21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詳細] -
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2019年“三農”工作硬仗多 西藏開局良好
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這是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是新世紀以來第16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