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恩師陳慶英先生
2022年4月11日,恩師陳慶英先生駕鶴西去,初聞噩耗,感世事無常,悲痛難抑。這個(ge) 春天因恩師的隕落淹沒在悲傷(shang) 裏。
圖為(wei) 陳慶英先生(右)與(yu) 學生的合影
授業(ye) 之恩永不能忘,傳(chuan) 道之情永存於(yu) 心。回首在中央民族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時光,老師對我的關(guan) 愛和教導曆曆在目。老師不僅(jin) 教給了我做學問應持有的態度,更教會(hui) 了我為(wei) 人師表該具有的品質。
老師是位睿智的師長,循循善誘,輕言慢語,如春風化雨般地指導我在學業(ye) 中遇到的困惑。老師知識廣博,卻為(wei) 人謙虛,跟學生們(men) 探討問題時能旁征博引。老師一生勤於(yu) 研究,筆耕不輟,學術成果頗豐(feng) ,譯著等身,令人歎為(wei) 觀止。年近耄耋之時,老師依然從(cong) 事藏文古籍的翻譯工作,這種勤於(yu) 治學的學術精神令人動容。老師鍥而不舍、嚴(yan) 謹治學的學科態度,襟懷坦蕩、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和善慈祥、謙虛低調的人格魅力,是我一生仰望的坐標。
在京三年的學習(xi) 生活中,我們(men) 幾個(ge) 學生經常到老師家打牙祭,改善夥(huo) 食。在餐桌上和老師的家人分享美食、拉家常,總是讓我感受到家的溫暖,感受到老師對於(yu) 我深厚的關(guan) 愛。得此良師,是我一生之幸。
老師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卻已相隔天遙地遠,令我悲痛萬(wan) 分。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僅(jin) 以此文表緬懷之意!(新利平台 特約撰稿人/趙桐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因緣藏學、花開塵寰
一位藏學研究領域有豐碩成果的老專家,離我們而去了!他是我們《西藏研究》最忠實的作者! [詳細] -
追憶和陳慶英先生一起共事的日子
陳慶英先生離我們而去了,在表達沉痛哀悼之情的同時,我的腦海裏也不時浮現出和他合作共事二十餘年中的一些往事。[詳細] -
保護古建留住文化記憶
古建築是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的記憶,是民族曆史的見證者,它承載著曆史文化積澱。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