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湖南益陽:不負好春光,田間耕種忙

發布時間:2022-04-14 16:41:00來源: 湖南日報

  “鐵甲兵團”耕地、施肥、插秧……連日來,益陽市鄉(xiang) 村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春耕圖”。

  今年來,益陽市整合各類涉農(nong) 資金4.66億(yi) 元,加大對糧食適度規模經營主體(ti) 的扶持力度,重點用於(yu) 對早稻集中育秧、機拋(插)秧作業(ye) 等進行獎補,著力推進以雙季稻為(wei) 主的糧食生產(chan) 。全市發動1600多家糧食生產(chan) 社會(hui) 化服務組織,解決(jue) 農(nong) 戶翻耕、育秧、插秧、收割、烘幹等難題,為(wei) 水稻生產(chan) 全程護航。

  截至4月13日,益陽落實早稻生產(chan) 麵積168.88萬(wan) 畝(mu) ,超省定任務5.88萬(wan) 畝(mu) ;完成大田翻耕166.3萬(wan) 畝(mu) ,占早稻計劃麵積98.5%。

  “鐵甲兵團”顯身手

  連日來,益陽市大通湖區田野上,各式插秧機競相追逐。

  正是早稻插秧黃金季節,大通湖區河壩鎮農(nong) 豐(feng) 村、老河口村1300多畝(mu) 早稻田雖然早已準備到位,但當地插秧機緊缺,50多戶糧農(nong) 著急。河壩鎮立即與(yu) 千山紅鎮宏碩生物農(nong) 業(ye) 合作社聯係,請求支援,合作社負責人熊姣軍(jun) 滿口答應。4月10日下午,合作社派出兩(liang) 人駕駛2台插秧機到農(nong) 豐(feng) 村插秧。11日上午,熊姣軍(jun) 帶著另外2名工作人員與(yu) 3台插秧機來到農(nong) 豐(feng) 村支援。忙完農(nong) 豐(feng) 村500多畝(mu) 稻田插秧作業(ye) ,熊姣軍(jun) 又到老河口村支援。

  大通湖區今年整合涉農(nong) 資金,組織高速插秧機142台、有序拋秧機8台、植保無人機40台投入早稻生產(chan) 。4月8日以來,“鐵甲兵團”穿梭在廣袤田野,已完成早稻插秧1.7萬(wan) 多畝(mu) ,預計4月17日左右可基本結束早稻插秧工作。目前,全區早稻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

  智慧農(nong) 業(ye) 顯神威

  4月8日,益陽市全域數字水稻、智能農(nong) 機項目簽約暨項目啟動儀(yi) 式在赫山區舉(ju) 行。益陽市政府與(yu) 中聯重科簽約推動全域數字水稻產(chan) 業(ye) 發展。

  根據協議,益陽市全域數字水稻項目以全域水稻數字化管理平台(農(nong) 業(ye) 大數據+農(nong) 機管理調度)為(wei) 管理工具,以精準的水稻全程數字化種植技術為(wei) 支撐,培育(引入)一家高科技現代農(nong) 業(ye) 公司為(wei) 服務主體(ti) ,著力打造一個(ge) 集數字化水稻技術廣泛應用、智能農(nong) 機與(yu) 智慧農(nong) 業(ye) 雙輪驅動、現代農(nong) 業(ye) 一二三產(chan) 業(ye) 高度融合的國家級全域現代化數字水稻綜合體(ti) 。赫山區、大通湖區、沅江市與(yu) 中聯智慧農(nong) 業(ye) 公司簽訂相關(guan) 協議。

  沅江市草尾鎮上碼頭村,是中聯重科沅江智慧農(nong) 業(ye) 示範基地。目前,旋耕機在田裏穿梭,忙著翻耕,為(wei) 4月20日開始的插秧做準備。為(wei) 保證秧苗供給,該基地采用全自動流水線育秧播種機。隻需在操作屏上輸入相應數字,播種機就可以實現精量播種,既節省種子,又大大提高種子成活率。

  莫磊是中聯智慧農(nong) 業(ye) 益陽地區負責人,他點開一款名為(wei) “中聯智農(nong) 雲(yun) ”的APP向記者介紹,“中聯智農(nong) 雲(yun) ”可實現與(yu) 多光譜無人機、無人拋秧機、無人旋耕機、無人收割機等智慧農(nong) 機連接,並與(yu) 衛星遙感、自動蟲情報警燈、氣象站、水位儀(yi) 、土壤儀(yi) 等數字化硬件設備連接,相關(guan) 數據上傳(chuan) 後,後台會(hui) 通過算法分析、建立模型,為(wei) 施肥、滅蟲、除草等提供科學決(jue) 策,開展精準的田間作業(ye) 。

  從(cong) 嚴(yan) 督導助春耕

  “張家塘村裴家嶺組有500畝(mu) 大田還未翻耕,鄉(xiang) 政府要迅速組織農(nong) 戶翻耕,確保早稻生產(chan) 落實到位。”4月11日,益陽市赫山區糧食生產(chan)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召開糧食生產(chan) 督查發現問題整改交辦會(hui) ,對4月6日以來糧食生產(chan) 督查中發現的問題一一點評,發放整改督辦函,提出整改要求和時限。

  春耕生產(chan) 開始以來,赫山區認真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健全督查督導機製,對全區鄉(xiang) 鎮(街道、園區)春耕生產(chan) 進度實行一日一調度。組織區紀委監委、區委辦、區政府辦、區委區政府督查室等,在3月聯合開展兩(liang) 輪糧食生產(chan) 專(zhuan) 項督查,下發督查通報和問題整改清單,督促鄉(xiang) 鎮限時整改到位,確保糧食生產(chan) 任務落實到位。該區實行智慧監督,用無人機拍攝對存在的問題現場取證,製作成點評片,一對一點評,並發放整改督辦函。

  截至4月12日,赫山區印發糧食生產(chan) 督查通報2期,發放督辦函11份;落實秧田1.47萬(wan) 畝(mu) ,折合可插大田34.8萬(wan) 畝(mu) ;已翻耕大田41.43萬(wan) 畝(mu) ,翻耕率達98.3%;已移栽大田16.5萬(wan) 畝(mu) ,移栽率達39.2%。(記者 楊玉菡 邢玲)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