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物多樣性 同心共建美麗家園
借助互聯網平台,人們(men) 為(wei) 藏羚羊從(cong) 瀕危物種到近危物種“降級”歡呼,集體(ti) “雲(yun) 護送”雲(yun) 南亞(ya) 洲象群歸家,也驚奇於(yu) 在道路上與(yu) 雪豹的“邂逅”……人們(men) 對生物多樣性的關(guan) 注越來越高,相關(guan) 話題也屢屢成為(wei) 熱門。
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地球生命共同體(ti) 的血脈和根基。據統計,全球超過30億(yi) 人的生計依賴於(yu) 海洋和沿海的生物多樣性,超過16億(yi) 人依靠森林和非木材林產(chan) 品謀生。世界上50%以上的藥物成分來源於(yu) 天然動植物。
然而,在全球範圍內(nei) ,全球物種滅絕速度不斷加快,生物多樣性喪(sang) 失和生態係統退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構成重大風險。麵對全球性生態危機,各國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ti) ,沒有誰能獨善其身。保護生物多樣性,是各個(ge) 國家、各類社會(hui) 組織,甚至每一個(ge) 人的責任和義(yi) 務。
“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於(yu) 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hui) 領導人峰會(hui) 上,國家主席習(xi) 近平作《共同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ti) 》主旨發言時這樣強調。
作為(wei) 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的國家之一,最早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之一,我國一直致力於(yu) 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參與(yu) 者、貢獻者與(yu) 引領者。如在國際上率先成立了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hui) ,統籌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發布和實施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yu) 行動計劃(2011—2030年)》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十年中國行動方案”。那些蘊含“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贏得了世界肯定。
尤其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更是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從(cong) 認識到實踐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從(cong) 頒布和修訂20多部生物多樣性相關(guan) 法律法規,到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全國重要生態係統保護和修複重大工程規劃(2021—2035年)》等國家各類規劃和計劃;從(cong) 建設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到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紅線製度;從(cong) 積極推進珍稀瀕危動物保護,到不斷強化法治手段,嚴(yan) 厲打擊野生動物非法捕售,再到加強宣傳(chuan) 教育工作……我國堅持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製度體(ti) 係加快形成,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持續改善。在中華大地上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頻頻現身,新物種、新記錄種不斷被發現,就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最好的證明。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麵對全球環境風險挑戰,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擔當,必將為(wei) 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增強信心和動力。中國願與(yu) 國際社會(hui) 一道加強合作、攜手同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共建一個(ge) 美麗(li) 的地球家園。(新利平台 文/王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勞動創造未來
教育部近日印發《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從2022年秋季學期起,多種勞動技能將納入中小學課程體係。[詳細] -
【西藏觀察】保護生物多樣性 西藏如此給力!
西藏自治區幅員遼闊,地形地貌複雜,氣候條件各異,具有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植被類型,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典型的地區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