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創造未來
教育部近日印發《義(yi) 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從(cong) 2022年秋季學期起,多種勞動技能將納入中小學課程體(ti) 係。我國的人才培養(yang) 製度,素來不僅(jin) 重視知識積累,也看重動手能力培養(yang) ,因此,勞動作為(wei) 教育內(nei) 容的一部分,一直都存在於(yu) 中小學生的課程當中,從(cong) 田間農(nong) 業(ye) 、到打掃教室,再到手工作業(ye) ,形式多樣的勞動課伴隨一代代中國人的教育記憶。新課程標準實施之後,勞動將從(cong) 綜合實踐課程中獨立出來,成為(wei) 義(yi) 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煮飯燉湯、種菜養(yang) 禽、家電維修,在形式和內(nei) 容上與(yu) 時俱進,更加豐(feng) 富多樣。
中華民族是一個(ge) 有著優(you) 良勞動傳(chuan) 統的民族。自古以來,我們(men) 的先民在遼闊的神州大地上,用勤勞、靈活的雙手,創造出了幸福的生活和偉(wei) 大的文明。在田間地頭,農(nong) 民辛勤耕耘,用汗水換取豐(feng) 收的喜悅;在工廠作坊,工人們(men) 兢兢業(ye) 業(ye) ,體(ti) 現真正的工匠精神;在金融、科技、服務等各行各業(ye) ,中國人一直恪守著“敬業(ye) ”二字,用勞動創造財富、用勞動創造價(jia) 值、用勞動創造有意義(yi) 的人生。勞動課程標準的改革,體(ti) 現了我國完善教育體(ti) 係,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人才的目標,也糾正了一些人對勞動特別是體(ti) 力勞動的認識偏差。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曆史,也必將創造出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作為(wei) 在新時代成長的青少年,他們(men) 將是新一代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也是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實現之路上的接力者,因此,他們(men) 必將繼承熱愛勞動、以勞動為(wei) 榮這一根植於(yu) 民族血脈中的精神基因,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勞動創造幸福,實幹成就偉(wei) 業(ye) ”的教導,用勤勞的雙手、勤奮的苦幹,創造偉(wei) 大,創造屬於(yu) 這一代人、也屬於(yu) 中華民族的未來。(新利平台 文/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繪就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新時代畫卷
嚴格執行“禁漁”、著力水生生物保護區建設、開展珍稀物種專項救護……2021年1月1日零時,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麵啟動。[詳細] -
開放帶來進步,合作才能共贏
5月1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會70周年大會暨全球貿易投資促進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詳細] -
加強文物保護,助力文化傳承
文物是曆史的物質遺存,是我國悠久曆史文化的見證和重要載體,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