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西藏博物館】來這裏,了解“離太陽最近的人”
【編者按】2016年12月1日,西藏博物館閉門謝客,開始改擴建工程。曆時5年,嶄新的西藏博物館即將開門迎客。新的博物館裏,36米的金頂、美輪美奐的彩繪、幾千件珍貴文物,都在默默講述這片古老大地的亙(gen) 古新生。讓我們(men) 一起走進西藏博物館,感受“地球第三極”的無窮魅力。
新利平台訊 “在山的頂點,水的源頭,山綿延、水長流,生命旺盛生長,相互依存,彼此尊重。” 這是鐫刻在西藏博物館《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前言上的一段話,道出了西藏獨特的地理位置。
西藏,是“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這裏地域廣闊,地緣特點突出,生態環境多樣,造就了多元的民俗文化特色。《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通過展陳人們(men) 的生活、生產(chan) 習(xi) 俗等,告訴觀眾(zhong) 西藏的民俗文化。
圖為(wei) 西藏博物館《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入口處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西藏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縫製飾品 攝影:王媛媛
對此,西藏博物館展覽部主任、民俗展覽策展負責人吉如·巴桑羅布說,展覽是多年來西藏民俗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觀眾(zhong) 看到的隻是麵上的一個(ge) 展覽,背後付出的太多了。”
籌展過程中,學術支撐和實物支撐缺一不可。為(wei) 此,專(zhuan) 班人員奔赴西藏7市地采風、調研各地文化特色和文化資源並征集藏品。“很多東(dong) 西,不一定去了就能發現,有些需要很長時間去等待。”
過程中,最讓吉如·巴桑羅布感動的是許多普通群眾(zhong) 願意為(wei) 文化傳(chuan) 承做出自己的貢獻,“比如我們(men) 一些非遺傳(chuan) 承人、許多普通群眾(zhong) 願意為(wei) 展覽捐贈捐獻自己的作品。我們(men) 了解僜人的民俗服飾時,也遇到熱心老人願意專(zhuan) 門花時間為(wei) 我們(men) 拍攝一些反映僜人生活習(xi) 俗的照片。這種文化自覺,讓我們(men) 深受感動。”
圖為(wei) 西藏博物館《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展陳的普蘭(lan) 服飾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西藏博物館《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展陳的林區木屋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西藏博物館《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展陳的牧區帳篷 攝影:王媛媛
圖為(wei) 西藏博物館《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展現的民間賽馬藝術 攝影:王媛媛
隨著西藏博物館的即將開館,《離太陽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也將開展。在吉如·巴桑羅布看來,展覽已經達到了他們(men) 的預期目標。他希望走進展覽的觀眾(zhong) ,能通過展覽認識自己的過去,了解自身的傳(chuan) 統習(xi) 俗。如果是一名遊客,通過生活習(xi) 俗、生產(chan) 習(xi) 俗、節慶文化和時代之光四部分的展陳布置,能對西藏可知、可觀、可感。更重要的是,通過展覽看到西藏優(you) 秀的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和傳(chuan) 承,看到自古以來中華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從(cong) 未間斷過,從(cong) 而才有了今天的中華一家親(qin) 。(新利平台 記者/王媛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走進西藏博物館】高原“城市會客廳”即將開門迎客
1999年10月,西藏博物館作為西藏自治區唯一一座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博物館,落成開館。17年後的2016年冬,西藏博物館閉館,開展改擴建。[詳細] -
西藏犛牛博物館開展國際博物館日群眾文化宣傳活動
5月18日,西藏犛牛博物館2021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群眾文化宣傳活動在犛牛博物館大廳舉辦。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