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加快打造全球高端裝備製造業基地 長沙經開區提升土地畝均效益

發布時間:2022-06-16 15:3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6月16日電 (陳琪)今年,長沙經開區提出“改革再出發,畝(mu) 均論英雄”,圍繞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升級需求,在土地要素資源缺乏背景下,聚焦園區土地存量運營和企業(ye) 轉型升級,開啟一輪新探索。

  長沙經開區形成了三一集團、山河智能、中聯工起、鐵建重工和五新隧裝等龍頭企業(ye) 齊聚園區的世界級工程機械產(chan) 業(ye) 集群,去年園區全年完成規模工業(ye) 總產(chan) 值增長超14.3%,產(chan) 業(ye) 投資增長25%以上。

  “畝(mu) 均論英雄”改革,是提升發展能級、推進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關(guan) 鍵舉(ju) 措。《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關(guan) 於(yu) 推進“兩(liang) 區”畝(mu) 均效益改革試點工作三年行動方案》明確通過三年行動,畝(mu) 均稅收5萬(wan) 元(含)以下的低效企業(ye) 全部清零,畝(mu) 均稅收5萬(wan) 元以上至10萬(wan) 元(含)以下的低效企業(ye) 提升轉型率達60%以上,創業(ye) 基地(含經認定的小微園區)成為(wei) 全麵踐行新發展理念的產(chan) 業(ye) 平台。

  據統計,長沙經開區範圍內(nei) 已經投入運營的15個(ge) 創業(ye) 基地,實際利用土地1838畝(mu) ,共計2100家企業(ye) 入駐,2021年實現稅收8.9億(yi) 元,畝(mu) 均稅收接近50萬(wan) 元每畝(mu) ,彰顯了集約用地、高質量發展的態勢,且形成了“億(yi) 元樓宇”現象。

  在疫情充滿不確定性、經濟形勢複雜的背景下,創業(ye) 基地逆勢而上,為(wei) 助推企業(ye) 提質增效,園區高效集約利用土地,提升畝(mu) 均效益作出了有益嚐試。

  創業(ye) 基地怎樣才能提升畝(mu) 均效益?答案是引進、培育、服務好優(you) 質企業(ye) 。

  未來·智匯城圍繞長沙經開區主導產(chan) 業(ye) ,精準招商,去年引進了丹娜(湖南)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埃斯頓自動化(長沙)有限公司、湖南智信微電子有限公司等優(you) 質企業(ye) 。埃斯頓在2020年工業(ye) 機器人中國市場排名第八,是2020年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ye) 榜工業(ye) 機器人唯一上榜企業(ye) 。其落子長沙經開區的是華中區域總部,集研發、辦公、運營、服務於(yu) 一體(ti) 。

  據了解,未來·智匯城已累計入駐優(you) 質企業(ye) 42家。招商運營總監李振華表示,優(you) 質企業(ye) 入駐促進了園區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生態進一步完善,為(wei) 畝(mu) 均效益提升增添了新動力。

  近日,長沙經開區又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小微園區建設提高畝(mu) 均效益的實施辦法》,通過加強政策供給、優(you) 化審批方式、延伸政務服務,打造小微園區建設新模式,助推園區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畝(mu) 均效益提升。

  政策明確,為(wei) 激發企業(ye) 轉型升級建設小微園區的積極性,配套了優(you) 化審批方式、報建零收費、降低自持比例、運營補貼、畝(mu) 均效益獎勵等激勵舉(ju) 措。

  政策出台後,受到園區眾(zhong) 多企業(ye) 的關(guan) 注。湖南湘聯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建築遮陽節能環保產(chan) 品。依靠園區“騰籠換鳥”政策支持,其擬新增投資約1.5億(yi) 元,對原有土地待開發部分15畝(mu) 進行升級利用,建設“湘聯建築遮陽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小微園區,預計投產(chan) 3年內(nei) 達產(chan) ,達產(chan) 年產(chan) 值3.7億(yi) 元,達產(chan) 年稅收2300萬(wan) 元,畝(mu) 均稅收提升至50萬(wan) 元以上。

  為(wei) 更好服務企業(ye) ,長沙經開區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了小微園區申請專(zhuan) 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組建全科審批小組,提供全流程審批和幫代辦服務。各銀行將針對小微園區企業(ye) 開發建設和分割轉讓創新金融產(chan) 品,提出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

  長沙經開區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受理了企業(ye) 申請後,我們(men) 聯合其他相關(guan) 部門,進行上門服務,專(zhuan) 人跟進,為(wei) 企業(ye) 提供多對一‘定製服務’,實現了受理、審批、幫辦、出窗等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

  針對小微園區精準發力,長沙經開區不斷深化“放管服”舉(ju) 措,調整規劃指標限製,將研發、中試等建設用房列入生產(chan) 性用房,不受配套用房比例的限製;推進產(chan) 權分割轉讓,為(wei) 市場主體(ti) 培育提供更多住所空間,同時將逐步建立小微園區管控平台,完善企業(ye) 入駐、運營管理和退出機製,並在人員、製度、係統以及黨(dang) 建引領上提供深度幫扶。

  長沙經開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係列“組合拳”將有效助推小微園區建設,激發低效工業(ye) 用地重煥活力,提升土地畝(mu) 均效益,為(wei) 加快打造全球高端裝備製造業(ye) 基地,奮力實施“強省會(hui) ”戰略探索新路徑。(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