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霍巍:西藏考古為什麽重要?

發布時間:2022-06-17 16:55:00來源: 新利平台

  新利平台訊 6月16日,四川大學傑出教授、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所長霍巍,為(wei) 西藏大學師生帶來了主題為(wei) “西藏考古為(wei) 何重要”的學術講座。講座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由西藏大學文學院、西藏大學珠峰研究院主辦。


圖為(wei) 霍巍教授在西藏阿裏考察佛教石窟壁畫

  據悉,講座以西藏考古概要開場,霍巍教授講解稱,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西藏考古的科學發現,打破了長期以來認為(wei) 遠古時期西藏高原是“人類生命禁區”的觀點。大量實物證明,舊石器時代的“丹尼索瓦人”很可能是最早適應高海拔地區氣候條件的人群之一。他說:“人類挑戰生命極限、生存極限的無畏精神,最終戰勝了極端條件下嚴(yan) 酷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條件,在高原上創造出從(cong) 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早期金屬器時代等不同階段具有高原文明特質的人類文化。”


圖為(wei) 西藏當雄吐蕃墓地出土麵具殘件與(yu) 青海都蘭(lan) 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麵具


圖為(wei) 青海都蘭(lan) 熱水吐蕃墓地出土的黃金飾片

  “迄今為(wei) 止,經過幾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部西藏高原的人類史、文化史和文明史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利用考古資料,大體(ti) 上可以勾勒出西藏史前史的輪廓:從(cong) 最早的舊石器時代開始,距今約十多萬(wan) 年前至五萬(wan) 年前,人類已經從(cong) 不同的方向和路線,按照不同的生存方式和步驟,踏上西藏高原。”霍巍教授以西藏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吐蕃王朝時期的考古遺存以及近年來相關(guan) 領域最重要的考古發現為(wei) 例,論證稱,西藏高原為(wei) 全人類提供了“高原文明”獨一無二的“世界樣本”,無論是從(cong) 人類體(ti) 質特征還是文化特征上,在祖國母親(qin) 乳汁的滋育下,既具有和祖國各民族相同的“文化基因”,又產(chan) 生出高原文明獨有的品質,以其獨特的宗教、哲學、曆史、民族、語言、文學、藝術傳(chuan) 統成為(wei)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ti) 大家庭中的一員,強烈地引吸著世人的眼光。而考古學,恰恰可以從(cong) 生物學到人類學、社會(hui) 學進行溯源,將早已消逝的曆史加以重新發掘、梳理與(yu) 再現,對這個(ge) “樣本”做出前所未有的生動而豐(feng) 富的闡釋。


圖為(wei) 霍巍教授在考古發掘現場

  在講座最後,霍巍教授總結道:“西藏古文獻和極為(wei) 少量的吐蕃金石、簡牘材料,無法解決(jue) 考古學上關(guan) 於(yu) 人類早期文明最主要的三大關(guan) 鍵性問題,即人類起源、農(nong) 業(ye) 起源、文明起源。對於(yu) 西藏高原而言,要在這三大研究領域內(nei) 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必須依賴於(yu) 考古學所提供的科學研究成果。”他認為(wei) ,即使是進入有文獻記載的西藏曆史時期,考古學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改寫(xie) 著、豐(feng) 富著西藏的曆史。例如,關(guan) 於(yu) 象雄考古、吐蕃考古、高原絲(si) 綢之路考古、西藏佛教石窟寺考古等若幹重大命題的提出和具體(ti) 實踐,都是前沿性的學術課題,已經引起國際藏學界的高度關(guan) 注。西藏考古所提供的科學證據以及由此得出的研究成果,日益得到中外學術界的高度認同,並受到國內(nei) 外同行的重視。西藏考古的話語權已經開始轉移到中國學者手中。

  講座評議人李永憲教授針對講座內(nei) 容,強調了霍巍教授講題在西藏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意義(yi) ,鼓勵西藏大學相關(guan) 學科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要特別關(guan) 注西藏考古新發現、新材料和研究前沿的新進展。(新利平台 記者/李元梅 圖片由霍巍提供)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