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專家談】八廓街的“獨家記憶”

發布時間:2022-08-10 15:51:00來源: 新利平台

  
圖為(wei) 前往拉薩古城八廓街區沿途風光

  八廓街,伴隨拉薩古城1300多年的城市發展史,作為(wei) 古城的核心部分,如同一幅波瀾壯闊、厚實沉重的畫卷,描繪著屬於(yu) 自己的“獨家記憶”。

  一切從(cong) 大昭寺、小昭寺說起

  八廓曆史街區的形成和發展,與(yu) 大昭寺、小昭寺的建成有著密切關(guan) 係。公元7世紀,藏王鬆讚幹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為(wei) 了供奉兩(liang) 位公主帶到吐蕃的不動金剛佛像和釋迦摩尼等身像,鬆讚幹布下令分別建造了大、小昭寺。

  “大、小昭寺建成後,佛教並沒有立刻在拉薩盛行開來,而是經曆了複雜曲折的曆程。金城公主入藏後,佛教得到進一步傳(chuan) 播,釋迦摩尼佛像被請到大昭寺。到赤鬆德讚時期,藏族人大規模信仰佛教,各地群眾(zhong) 前往拉薩朝拜佛像的人越來越多。在大昭寺周圍陸續出現了十八家旅店式的建築,為(wei) 來往人群提供落腳點,這便是八廓街的雛形。”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羅桑開珠告訴記者。

  
圖為(wei) 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羅桑開珠

  隨著佛教的廣泛傳(chuan) 播,拉薩和大昭寺吸引著國內(nei) 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百姓乃至來自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等地的信教徒不遠萬(wan) 裏前來朝拜。隨著前來朝聖定居的信教群眾(zhong) 不斷增多,大昭寺周圍又陸續出現了旅店、住宅、商店、宗教學校和小寺廟等一係列建築,八廓街的形態逐漸顯現出來。

  綜合性曆史街區的演變

  宗教文化的發展,帶動了八廓街商業(ye) 和手工業(ye) 的發展。“公元15世紀帕竹政權統治最為(wei) 穩固及權勢最為(wei) 鼎盛時期,第司劄巴堅讚采取豁達的宗教政策,對促進西藏佛教及文化發展產(chan) 生了很大作用。公元1409年,他帶頭並號召眾(zhong) 貴族們(men) 捐獻大量物資,竭力支持宗喀巴大師在大昭寺首次舉(ju) 辦為(wei) 期15天的大祈願法會(hui) ,吸引僧俗群眾(zhong) 上萬(wan) 人前來。”隨著大昭寺一帶成為(wei) 朝佛聖地,為(wei) 朝聖者和寺廟服務的各類手工業(ye) 者、商人也由各地紛至遝來,大量商店、作坊、茶樓、旅館和民宅等圍繞大昭寺修建起來。

  
圖為(wei) 八廓街上曬太陽的群眾(zhong)

  公元17世紀,五世達賴喇嘛建立甘丹頗章王朝,重修大昭寺使之成為(wei) 藏傳(chuan) 佛教傳(chuan) 播的中心。“在大昭寺周圍出現了功德林、澤門林、丹傑林、澤覺林等寺院,還有各大寺院的紮倉(cang) 、康村、僧俗官員與(yu) 貴族府邸、市場以及民房等。”羅桑開珠教授繼續說道,“清朝雍正時期,中央政府在西藏派駐駐藏大臣,衙署最早設在八廓街的衝(chong) 賽康。乾隆時期,清政府把甘丹頗章政權改為(wei) 噶廈政府。行政功能的進一步融入,使八廓街的街區功能和規模不斷發生變化。”

  隨著人口的增加,八廓街逐漸形成了以大昭寺為(wei) 核心的同心圓和放射線組合式的向心型道路網絡,最終形成了八廓街街區的基礎規模和拉薩舊城區的範圍。

  開放與(yu) 包容中凸顯魅力

  八廓曆史街區的曆史變遷,是在拉薩古城超過130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徐徐展開的。作為(wei) 拉薩古城記憶的載體(ti) ,八廓街體(ti) 現了中華文化的開放性、包容性特點。

  
圖為(wei) 眾(zhong) 多遊客在八廓街觀光遊覽 攝影:中新社記者富田

  如今,古城區內(nei) 居住著以藏族為(wei) 主的藏、漢、回、門巴等20多個(ge) 民族的7.1萬(wan) 餘(yu) 人。羅桑開珠教授認為(wei) ,八廓曆史街區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就體(ti) 現在千百年來不同文化在這裏和平共存,相互吸收與(yu) 借鑒。“例如,大昭寺的建築借鑒和融合了內(nei) 地、印度、尼泊爾等地的建築風格;八廓東(dong) 街的清真寺與(yu) 西街的漢式琉璃橋建築,在拉薩老街區形成呼應;聚集在八廓街的漢、藏、回族等群眾(zhong) ,以及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商人、遊客在這裏其樂(le) 融融……這些都反映出八廓街的開放性、包容性。”

  “八廓街隨著佛教的發展而形成和發展,不但承載著藏傳(chuan) 佛教曆史文化,也帶動了當地的社會(hui) 經濟和文化商貿,更為(wei) 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共存提供了平台。”羅桑開珠教授說。也正因如此,八廓街曆來就受到從(cong) 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重視。自1992年以來,拉薩市先後編製了《拉薩市八廓街詳細規劃》《拉薩市城市總體(ti) 規劃》和《拉薩市老城區保護管理暫行條例》等,使老城區保護在法律法規上得到了保障;2009年,八廓街入選首屆“中國十大曆史文化名街”;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時,來到位於(yu) 拉薩老城區的八廓街,走進特色商品店,詳細詢問旅遊文創產(chan) 業(ye) 發展、藏文化傳(chuan) 承保護等情況……

  “在世界範圍內(nei) 的曆史名城中,八廓街是為(wei) 數不多的活態性文化曆史街區。從(cong) 1300多年前到現在,八廓街有變化,但其原有的大部分文化都得到了保存和保護。”羅桑開珠教授認為(wei) ,充分利用八廓曆史街區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其改造成世界曆史名城景區,延續其活態文化,發揮其應有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作用,是新時代保護、傳(chuan) 承曆史文化遺產(chan) 的應有之義(yi) 。

  一條街,打開一座城市的記憶。作為(wei) 世界上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傳(chuan) 統文化街區之一,八廓街是拉薩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裏保存著漫長的曆史、輝煌的建築、古老的產(chan) 業(ye) 和獨特的文化。期待千年古街不斷煥發勃勃生機!(新利平台 記者/孫健 周晶 李元梅)

(責編: 陳衛國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