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磅礴看主峰 雪域十載向複興
編者按: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高度,聚焦西藏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為(wei)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傾(qing) 注了大量心血。西藏各族人民心手相牽,闊步前行,直麵新時代賦予的新命題,奔赴浩蕩新征程——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
西藏十年非凡巨變,不隻是關(guan) 乎國家層麵的宏大敘事,凝神諦聽,大時代的洪濤巨浪,蘊藏著每一個(ge) 個(ge) 體(ti) 的命運交響。翻開西藏史籍,那些被載入史冊(ce) 的大多是王公貴胄,抑或高僧活佛、聖人先賢。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wei) 業(ye) 。進入新時代,西藏的曆史正在被廣大人民書(shu) 寫(xie) 。
回溯激蕩人心的時代跫音,聆聽逐夢雪域的非凡故事,致敬西藏十年,獻禮黨(dang) 的二十大。
“要是母親(qin) 真愛我,把我送進佛門吧,因為(wei) 人間的生活,比進入地獄還難……”
當白瑪玉珍道出農(nong) 奴的心聲——把人生寄托於(yu) 宗教的拯救,西洛卓瑪的歌聲中唱出了不一樣的思考——
“天上的極樂(le) 世界,真的有那麽(me) 幸福?看那些喇嘛活佛,都返身回到人間……”
這就是舊西藏的曲調、舊西藏的人,有悲傷(shang) 的迷茫,還有朦朧的覺醒。
1938年的一個(ge) 夏日,一戶貧苦牧民家裏傳(chuan) 出新生男嬰的聲聲啼哭,飄逝在藏北高原萬(wan) 裏呼嘯的長風中。
為(wei) 奴為(wei) 仆,在生死邊緣掙紮呼號,他延續著西藏百萬(wan) 農(nong) 奴世代注定的命運,直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
後來,這個(ge) 青年成長為(wei) 共和國曆史上第一個(ge) 農(nong) 奴出身的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熱地。
在新西藏,昔日農(nong) 奴可以成為(wei) 國家領導人,守邊人可以被授予黨(dang) 內(nei) 最高榮譽,農(nong) 家女可以成為(wei) 世界冠軍(jun) ,脫貧戶可以當選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時代巨變與(yu) 自強不息,成就了一段段當代傳(chuan) 奇。
西藏,本身就是一個(ge) 傳(chuan) 奇。自1951年和平解放以來,西藏曆經民主改革、成立自治區、建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推進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創造了彪炳千秋、利澤萬(wan) 代、亙(gen) 古未有的曆史功績。
01高瞻遠矚:曆史關(guan) 頭的科學指引
審時度勢:黨(dang) 的治藏方略與(yu) 時俱進
拂去千年的塵埃,隱藏在雪山、荒原、湖畔的岩畫,依稀可見象征太陽的符號。專(zhuan) 家說,那是高原先民對太陽的崇拜。
千年之後,西藏人民將對太陽的精神寄托賦予了共產(chan) 黨(dang) ——
“太陽啊霞光萬(wan) 丈,雄鷹啊展翅飛翔;高原春光無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雪山啊閃銀光,雅魯藏布江翻波浪;驅散烏(wu) 雲(yun) 見太陽,革命道路多寬廣。毛主席呀紅太陽,救星就是共產(chan) 黨(dang) ……”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wan) 山磅礴看主峰。每到曆史關(guan) 頭,總有一種引領,決(jue) 斷方向、掌舵全局。
和平解放71年來,曆屆中央領導集體(ti) 高度重視西藏工作,關(guan) 注西藏發展,關(guan) 心西藏人民。
改革開放以來,黨(dang) 中央先後召開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對西藏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一係列重大部署,推動西藏社會(hui) 麵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站在新時代的曆史坐標點上,古老又年輕的西藏麵臨(lin) 著新的時代命題——
如何確定西藏工作在國家治理中的定位?
如何不斷推進西藏社會(hui) 局勢的持續穩定、長期穩定、全麵穩定?
西藏怎樣如期取得脫貧攻堅全麵勝利?
如何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守護好地球第三極?
如何加快邊境地區建設,確保邊防鞏固和邊境安全?
……
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在領導西藏人民應變局、開新局的偉(wei) 大實踐中,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守正創新,對關(guan) 乎西藏工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新的深邃思考和科學判斷,為(wei) 西藏走好新時代的趕考路把舵領航——
2013年3月,人民大會(hui) 堂西藏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創造性提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論述。
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黨(dang) 的治藏方略這一重大命題並係統闡述其具體(ti) 內(nei) 容。
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豐(feng) 富和發展了黨(dang) 的治藏方略,鮮明提出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用“十個(ge) 必須”科學回答了一係列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是對黨(dang) 治藏穩藏興(xing) 藏成功經驗的總結提煉和創新發展,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關(guan) 於(yu) 西藏工作的集中體(ti) 現,閃耀著馬克思主義(yi) 的真理光芒,為(wei) 做好新時代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7月下旬,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後的首次地方考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來到西藏。作為(wei)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到西藏祝賀西藏和平解放,這在黨(dang) 和國家曆史上是第一次。
一引其綱,萬(wan) 目皆張。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在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指引下,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團結一心、艱苦奮鬥,解決(jue) 了許多長期想解決(jue) 而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各項事業(ye) 取得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
02交流融合:一隻陶罐與(yu) 一條古街
以心換心:一次拜見與(yu) 一幅唐卡
西藏博物館裏,“鎮館之寶”——昌都卡若遺址雙體(ti) 陶罐靜置一隅,古樸豐(feng) 盈的聯體(ti) 造型訴說著高原先民跨越山河、交流融合的往事。
5000年前,卡若人從(cong) 黃河走來,在藏東(dong) 高原、瀾滄江畔,築造半地穴房屋,燒製彩陶,耕種小米,飼養(yang) 家豬,與(yu) 西藏高原原始居民共同創造了燦爛的卡若文化。
考古實證,遠古時代的西藏高原並非“化外之地”,而是與(yu) 同時期的黃河上遊等地區相互依存、交流密切。
從(cong) 古至今,在雪域高原,中華民族水乳交融的故事從(cong) 未中斷。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放到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上。
2015年6月,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中南海接受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的拜見。習(xi) 近平希望年輕的班禪在中南海感受到家人般的接待。接見中,習(xi) 近平希望班禪繼承藏傳(chuan) 佛教愛國愛教的光榮傳(chuan) 統,胸懷祖國,心係人民,堅定不移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2019年10月,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班禪和紮什倫(lun) 布寺向黨(dang) 中央敬獻唐卡,唐卡主題是“班禪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敬獻哈達”,表達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堅定擁護、對人民領袖的衷心愛戴、對偉(wei) 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十年來,西藏廣泛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宣傳(chuan) 教育,製定實施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條例和規劃,選樹表彰民族團結模範,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及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an) 係史教育深入開展,中華民族視覺形象工程加快建設,挖掘考證、整理研究、讀本編寫(xie) 、宣傳(chuan) 教育工程穩步實施,民族團結“九進”活動紮實推進,“五個(ge) 認同”“三個(ge) 離不開”思想深入人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學前兒(er) 童、中小學生以及基層組織中全麵推廣普及。
如今,俯瞰拉薩古城,繁華千年的八廓街勾勒出雪域文明的時光年輪,周邊聚集著百餘(yu) 個(ge) 多民族群眾(zhong) 共同居住的大小院落。瑪康大院內(nei) ,60多戶100多名各族群眾(zhong) 比鄰而居;魯固社區裏,藏、漢、回、門巴、維吾爾、蒙古等多個(ge) 民族的居民相守相助。
八廓街大院隻是一幀縮影,十年來,從(cong) 雅江之畔到珠峰腳下,從(cong) 羌塘高原到雅礱河穀,從(cong) “藏東(dong) 明珠”到“世界屋脊的屋脊”,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不斷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不斷鑄牢,西藏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開新局,凝聚起共同繁榮發展的不竭動力。
03全麵小康:脫貧攻堅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放發展:“高原絲(si) 路”到“一帶一路”
1949年的中國,大局雖定,民生凋零,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讓這個(ge) 國家的億(yi) 萬(wan) 人民吃飽飯、富裕起來,是一道前無古人、近無借鑒的曠世難題。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之際,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經過持續奮鬥,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了小康社會(hui) ,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
曾經,作為(wei) 我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西藏的貧困程度最深、扶貧成本最高、脫貧難度最大。
能破除貧困枷鎖的,隻有唯一的利器——發展。
脫貧攻堅,精準是要義(yi) 。
苦瘠之地三岩片區,世代生息於(yu) 此的人,最能理解什麽(me) 是“一方水土養(yang) 不活一方人”。
2018年,西藏作出實施三岩片區跨市整體(ti) 搬遷的決(jue) 策。金沙江畔離群索居的1.1萬(wan) 餘(yu) 名三岩群眾(zhong) ,終於(yu) 有機會(hui) “逆天改命”。
“高原孤島”墨脫,深藏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每年八九個(ge) 月大雪封山,自古交通阻塞,物資奇缺。出行人背馬馱,路上螞蟥毒蛇,人們(men) 祖祖輩輩都在追問——“路在何方”?
2013年,紮墨公路建成通車;2021年,派墨公路全線貫通。路,從(cong) 夢裏到了腳下。公路一通天地寬,墨脫摘掉了“中國唯一不通公路縣”的帽子,也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
如何激發貧困群眾(zhong) 自身的發展意願,不僅(jin) 解決(jue) 其物質貧困,更解決(jue) 其精神貧困?西藏始終注重扶貧與(yu) 扶誌、扶智相結合。
“我們(men) 行了萬(wan) 裏路,學到了許多知識,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也更加相信隻有知識才能改變貧困的命運。”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chuan) 遞的治本之策,“京藏宏誌班”孩子的日記裏,“誌智雙扶”的希望正在生根發芽。
2019年底,西藏74個(ge) 貧困縣區全部摘帽,62萬(wan) 多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脫貧後,西藏接續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脫貧成果鞏固成效顯著:2021年,西藏統籌整合財政涉農(nong) 資金153.82億(yi) 元,實施項目2126個(ge) ;不斷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製;安排易地搬遷後續扶持項目293個(ge) 、投入資金30.86億(yi) 元,建成配套產(chan) 業(ye) 2300個(ge) 。
在“雪域桃源”林芝市嘎拉村,村“兩(liang) 委”班子帶領群眾(zhong) 圍繞嘎拉桃花源、農(nong) 業(ye) 綜合體(ti) 等項目不斷探索生態價(jia) 值轉換路徑,進一步拓展“旅遊+”發展模式,在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道路上大步邁進。
曾經,林芝作為(wei) 茶馬古道滇藏路線的一站,見證過這條古老文明孔道上的曆史塵煙。在建黨(dang) 百年之際,這座城市又一次見證了曆史:雪域高原再添新“天路”——拉林鐵路,世界屋脊進入“複興(xing) 號”時代。
西藏是曆史上的“高原絲(si) 綢之路”的重要參與(yu) 者,更是中國與(yu) 南亞(ya) 國家交往的重要門戶,同時,西藏也是“一帶一路”倡議中麵向尼泊爾等周邊國家的樞紐。
近年來,西藏深刻領會(hui) 、全麵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西藏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創造性提出創建“三區一高地”,引領全區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境界。
——積極發揮優(you) 勢,主動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自覺把西藏工作納入國家“一帶一路”向內(nei) 聯通、向外開放的總體(ti) 布局之中,努力推動西藏高質量發展不斷邁出新步伐。
——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主動對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大香格裏拉經濟圈、陝甘寧經濟圈,積極融入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持續深入開展“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吸引更多企業(ye) 落戶西藏、投資興(xing) 業(ye) 。
——積極優(you) 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助力更高質量的發展。
——大力推進“數字西藏”建設,積極培育特色數字產(chan) 業(ye) ,盡快融入“東(dong) 數西算”工程。
——深化對外宣傳(chuan) 工作,有形有感有效講好西藏故事,全麵展示新時代新西藏良好形象,深度融入和積極服務國家外交大局。
西藏在服務融入新發展格局中的比較優(you) 勢進一步發揮,在落實國家使命和國家戰略中的責任擔當進一步彰顯,在黨(dang) 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的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
04生態移民搬遷:人往南遷,羊往北走
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生態惠民
納木錯北岸,滿壁岩畫,鹿與(yu) 犛牛、藏羚羊靈動躍然,馬背上,獵人彎弓引箭。
遷徙、遊牧、狩獵,雪域牧民世代沿襲。
白瑪老人不知道,千年、萬(wan) 年前,高原先民經曆了什麽(me) 樣的遷徙。然而,在他70多年的人生中有兩(liang) 次遷徙刻骨銘心:一次向北遷,為(wei) 生計所迫;一次往南走,為(wei) 了過上更好的日子。
藏北無人區,曾被人稱作“天地相連的盡頭”。
20世紀70年代,人口集中、牛多草少,為(wei) 尋找生存領地,時任嘎措鄉(xiang) 書(shu) 記的白瑪,帶著300多名牧民和3萬(wan) 多頭牲畜,走在挺進藏北的遷徙隊伍裏。
這一走,就是3年,頂風冒雪、幕天席地、篳路藍縷。
“有的人鞋子丟(diu) 了,隻能光著腳繼續走。”終點,就是那片荒原——後來成立雙湖縣城的地方。
落腳有了新家,能活下去了。要活得好,卻很難。
沒路,沒水,沒電,牛羊圈都要現壘,連石頭,都要一塊塊背上海拔5000多米的草場。
雙湖縣是我國海拔最高的縣,被稱為(wei) “人類生理極限試驗場”。
2019年,西藏極高海拔生態搬遷項目正式開始實施,毫無懸念,雙湖縣嘎措鄉(xiang) 在首批搬遷名單之列。
白瑪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從(cong) 高原“生命禁區”,搬到海拔3600米的貢嘎縣森布日極高海拔生態搬遷安置點。解決(jue) 生活困難和高原草場退化問題的同時,將更好的生存空間還給了野生動物。
這一次遷徙,他們(men) 隻用了兩(liang) 三天。
人往南遷,羊往北走,書(shu) 寫(xie) 了一段藏北無人區從(cong) 開發建設到回歸生態的變遷史。
而這隻是西藏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ge) 片斷。
在藏東(dong) 高原,不同於(yu) “逐鹿高原”的先民,“馬鹿天使”向秋拉姆與(yu) 國際上一度認為(wei) 滅絕的西藏馬鹿“一次邂逅,終身守護”,書(shu) 寫(xie) 了一段跨越半個(ge) 世紀的高原人鹿情緣。
在拉薩南北山和“兩(liang) 江四河”流域,綠化工程如火如荼,森林覆蓋率提高至12.31%,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47.14%。
放眼西藏,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呈現恢複性增長。黑頸鶴由不到3000隻增加到1萬(wan) 多隻,藏羚羊增長到30餘(yu) 萬(wan) 隻。
放眼西藏,綠水青山,不僅(jin) 是展示生態西藏的名片,更孕育出新的發展優(you) 勢,培育出新的發展動能,讓經濟發展“高質量”和生態環境“高顏值”協同並進。
十年來,西藏築牢生態安全屏障,生態保護與(yu) 建設譜寫(xie) 新篇章。《西藏和平解放與(yu) 繁榮發展》白皮書(shu) 顯示,西藏自治區生態係統整體(ti) 穩定,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是世界上生態環境最好的地區之一。
十年來,西藏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ti) 係,環境治理能力實現新提升。紮實推進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推進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十年來,西藏堅持生態為(wei) 民、生態富民,建立生態補償(chang) 機製,2016年以來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生態崗位70餘(yu) 萬(wan) 個(ge) ,年人均補助3500元,讓群眾(zhong) 在參與(yu) 生態建設中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生態飯”。
……
“守護好高原的生靈草木、萬(wan) 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為(wei) 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西藏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保護第一,以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投入力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全方位進步。
這十年,西藏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良好、生態安全屏障更加堅實、生態文明高地建設有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事業(ye) 飛速發展,全區生態文明思想認識程度之深、生態保護力度之大、執法監管尺度之嚴(yan) 前所未有,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05卓嘎、央宗:家是玉麥,國是中國
軍(jun) 民同心:興(xing) 邊固防,強邊富民
玉麥,一個(ge) 處在喜馬拉雅山崇山峻嶺之中的邊境鄉(xiang) 。進出玉麥要翻過重重雪山,冬季來臨(lin) ,通往外界的路就會(hui) 被積雪覆蓋。
曾經,34年裏,玉麥鄉(xiang) 隻有桑傑曲巴一家人。
隻有一戶人的家鄉(xiang) 是冷寂淒美的,與(yu) 世隔絕的生活是異常艱苦的,桑傑曲巴的家卻始終堅如磐石。
數十年的歲月,卓嘎、央宗姐妹和父親(qin) 以抵邊放牧、巡邏的方式守護數千平方公裏的國土,將國旗插遍走過的每一條巡邊路。
21年前,77歲的桑傑曲巴老人懷著對玉麥的熱望離開了人世。
“守護玉麥的土地,就是守護這個(ge) 國家。”
“黨(dang) 和政府時刻把我們(men) 的冷暖記心上,我們(men) 不能把自己的家園守丟(diu) 了。”
卓嘎、央宗姐妹倆(lia) 謹記父親(qin) 遺誌,留在玉麥繼續守護。
“當時阿爸問,我們(men) 姐妹要是嫁出玉麥,那麽(me) 誰來放牧守邊?於(yu) 是我們(men) 都嫁在了玉麥,向阿爸發誓,一生守在玉麥,讓五星紅旗永遠在我們(men) 祖祖輩輩放牧的土地上飄揚。”
歲月的河流在玉麥經久不息地流淌,卓嘎、央宗姐妹見證了玉麥的滄桑巨變。她們(men) 明白,幸福生活離不開黨(dang) 中央的特殊關(guan) 懷。
黨(dang) 的十九大召開之際,卓嘎、央宗姐妹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寫(xie) 信,匯報為(wei) 國守邊的經曆體(ti) 會(hui) 和家鄉(xiang) 的發展變化,表達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起繼續堅持放牧守邊、報答黨(dang) 恩的決(jue) 心。
2017年10月29日是姐妹倆(lia) 這輩子最幸福的時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給她們(men) 回信了!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回信中說:“有國才能有家,沒有國境的安寧,就沒有萬(wan) 家的平安。祖國疆域上的一草一木,我們(men) 都要看好守好。希望你們(men) 繼續傳(chuan) 承愛國守邊的精神,帶動更多牧民群眾(zhong) 像格桑花一樣紮根在雪域邊陲,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玉麥鄉(xiang)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的“三人鄉(xiang) ”,如今已有60多戶、200多人。與(yu) 全國其他邊境地區一樣,玉麥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開始逐一實現。
黨(dang) 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dang) 。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爭(zheng) 做神聖國土的守護者、幸福家園的建設者。
人民群眾(zhong) 是守邊固邊興(xing) 邊強邊的基礎,人民子弟兵則是固邊強邊的根本保障。西藏作為(wei) 我國邊境線最長的省區之一,無數個(ge) 邊境村莊的幸福美麗(li) 家園,需要更堅強的保衛。
一代代人民子弟兵紮根西藏,與(yu) 各族群眾(zhong) 一同讓黨(dang) 旗在祖國邊境高高飄揚。與(yu) 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邊民加入巡邊隊伍,和駐軍(jun) 官兵一起巡邏。人人是哨兵、家家是哨所、村村是堡壘,“生產(chan) 就是執勤、放牧就是巡邊”的觀念已深入人心。
玉麥隻是西藏固邊興(xing) 邊富民工作成效的一個(ge) 代表。變化背後,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關(guan) 懷的結果。
“要加強邊境地區建設,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幫助邊境群眾(zhong) 改善生產(chan) 生活條件、解決(jue) 後顧之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為(wei) 新時代西藏邊境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出了具體(ti) 要求。
2021年7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西藏考察時強調,“要全麵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邊境地區建設,抓好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在推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上不斷取得新成就,奮力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要加強邊境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各族群眾(zhong) 紮根邊陲、守護國土、建設家鄉(xiang) 。”
在黨(dang) 中央的關(guan) 懷下,西藏邊境地區的投入逐年增加。“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下達西藏興(xing) 邊富民行動資金26.9億(yi) 元,西藏財政配套20.2億(yi) 元,全部整合用於(yu) 西藏脫貧攻堅和邊境小康村建設。
近年來,西藏邊境地區大力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深入實施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
邊境一線村民年人均補助標準提高到1.26萬(wan) 元;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高標準建成624個(ge) 邊境小康村;21個(ge) 邊境縣城公共供水普及率達84.5%,17個(ge) 邊境縣城建成了汙水處理設施,汙水處理率在80%以上;建製村通光纖率和4G信號覆蓋率都在99%以上;所有邊境鄉(xiang) 鎮和建製村都通了公路;主電網已延伸到全部邊境鄉(xiang) 鎮;就近入學、就醫等公共服務也越來越便捷。
邊境興(xing) 則邊疆穩,邊民富則邊防固。十年來,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邊富民重要論述指引下,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特殊關(guan) 懷下,在全國各兄弟省市大力支援下,在西藏各族幹部群眾(zhong) 不懈努力下,西藏邊境地區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長達4000多公裏的雪域高原邊境一線,萬(wan) 千幹部群眾(zhong) 紮根邊陲,一座守土衛國的堅強堡壘已然築牢;五星紅旗高高飄揚,一道興(xing) 邊富民的亮麗(li) 風景正在形成。
結束語:這是不平凡的十年,這是注定載入史冊(ce) 的十年。
非凡十年波瀾壯闊,複興(xing) 偉(wei) 力奔騰磅礴。十年來,高原兒(er) 女團結一心邁向新征程——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li) 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新西藏,這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戰略高度,帶領西藏360多萬(wan) 各族兒(er) 女的偉(wei) 大奔赴。
當前,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開啟,西藏發展站在了新的曆史起點上。西藏各族人民必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同心攜手奮力譜寫(xie) 雪域高原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在建設美麗(li) 幸福西藏、共圓偉(wei) 大複興(xing) 夢想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進。(新利平台 記者/李元梅 許娜 隋藝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十年·新生活】快遞“快”起來
餐桌上的食材更多且更新鮮了,家門口的路通了,收入增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經濟社會各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發展成果深入惠及各族人民,伴隨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生活質量持續提高,日常生活中也逐漸發生新變化。[詳細] -
西藏這十年:高質量發展譜寫新篇章
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事業取得了全方位進步、曆史性成就。 [詳細] -
西藏這十年:西藏體育事業邁出了跨越式發展的鏗鏘步伐
10月10日,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體育事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在拉薩舉行。發布會介紹,2013年以來,西藏自治區體育事業項目投入52.37億元,為高原特色體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