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觀察:“綠科技”種下“科學樹”
2012年,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啟動南山造林綠化工程。十多年來,原先荒蕪幹旱的“禿”山頭,如今已成為(wei) 綠意盎然的城市公園。
十年間,西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城市綠化覆蓋率和綠地麵積不斷增加,生態環境明顯改善。2021年,西藏規模最大的營造林建設工程——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正式啟動。2022年,西藏正式印發了《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總體(ti) 規劃(2021—2030年)》,根據規劃,預計到2030年,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將完成營造林206.7萬(wan) 畝(mu) ……
在世界屋脊植樹不是一件易事,麵對高海拔的氣候與(yu) 水土不服需要決(jue) 心,也需要科技助力。2012年至今,拉薩實施了“山地造林環境調控技術”與(yu) “耐寒樹種篩選研究”等科研項目。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的技術手段不斷被應用於(yu) 城市綠化建設中,加速了綠化工程的進程,提高了綠化質量和效率。
以綠化物種篩選為(wei) 例,在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中,通過綠化物種篩選技術,選取了適應拉薩南北山地區特殊的地形、氣候和土壤環境的綠化物種,提高植物的適應性和生長速度,加速綠化工程的進展。同時,綠化物種篩選技術還有助於(yu) 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對原生植被的影響。多年來,林業(ye) 部門已篩選出高山柳、油鬆、樟子鬆等30多種適宜栽種的樹種,並取得了山地造林環境調控、耐寒樹種篩選等科研突破。
與(yu) 此同時,通過GPS技術對地形和坡度精確測量,為(wei) 綠化物種的選取和土地改良提供指導;改善土地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綠化物種的成活率並進一步防止水土流失;通過智能灌溉技術,根據土壤水分狀況、氣象條件等因素,智能化地控製灌溉量和灌溉時間,提高灌溉效率,節約水資源……可以說,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和科技的提升密不可分,科技的進步為(wei) 綠化工程的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拉薩市南北山綠化工程隻是一個(ge) 縮影。中國的廣袤國土上,一個(ge) 個(ge) 從(cong) 荒漠到綠洲的奇跡不斷上演。從(cong)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從(cong) 生態治理到綠色發展,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創造了世界綠色發展奇跡。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實踐充分證明,堅持綠色發展、發展不以破壞生態環境為(wei) 代價(jia) 是高質量發展的“密碼”,麵向未來,中華大地還會(hui)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you) 美。(新利平台 文/歐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觀察:在西藏 高原綠化繪就出大美生態畫卷
麵對機遇與挑戰,西藏各級部門根據雪域高原的自身特點,明確方向、聚焦重點,一幅大美的生態畫卷正在雪域高原上徐徐展開。[詳細] -
西藏觀察:“老字號”遇到新創客
傳統“老字號”企業有著廣泛的市場基礎和品牌口碑,經受住時間和市場檢驗,在新時代曆久彌新;前沿科技和新消費理念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思路戰略,新需求下的創新創業不斷湧現出新經濟。[詳細] -
西藏觀察:助力青年創客高原逐夢
以素藏文拚音輸入法項目團隊代表、西藏大學大三學生田朕在榮獲第七屆“創客中國”(西藏賽區)暨第一屆“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創客組一等獎後,更加堅定自己今後創新創業的道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