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向春天,西藏少年】聽文物說話 “打開一本厚重的曆史書”

發布時間:2024-02-25 16:25:00來源: 新利平台

  編者按:凜冬離去,年節餘(yu) 溫尚在,春風即將和著新年的快樂(le) 隨即而來,讓一切變得生機勃勃。最美好的年華,要去做美好的事,吾輩少年當仁不讓。西藏的少年,正向著春天成長,讀萬(wan) 卷書(shu) 行千裏路,為(wei) 夢想和明天儲(chu) 蓄智慧和力量,加油讓自己成長為(wei) 更好的自己,不負春日好時光。 

  新利平台訊 “走進博物院,就像打開一本厚重的曆史書(shu) ,每一道門縫都能透出曆代的繁華與(yu) 沉寂,讓人陶醉在曆史長河中。”來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邊境縣赴北京參觀研學的學生之一其美次珍,在日記中寫(xie) 道。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 攝影:王茜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珍貴文物為(wei) 同學上了一堂生動的曆史課。2月23日,走進博物館的孩子們(men) 熱切地觀看著“中國古代史”中珍貴的展品。他們(men) 驚奇地觀察著被譽為(wei) “彩陶之王”的漩渦彩陶罐,努力擠進人群去看鎮館之寶“後母戊”青銅方鼎,仔細閱讀青銅壺的說明……展覽如同一個(ge) 充滿奧秘和魅力的寶庫,講述著中國曆史傳(chuan) 承五千年的文明。豐(feng) 富多彩的文物和其背後曆史故事吸引著孩子們(men) 的目光,已顧不上險些被摩肩接踵的參觀人群衝(chong) 散。 

 
圖為(wei) 學生們(men)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裏認真觀看文物 攝影:王茜 

  “博物館讓我們(men) 深刻體(ti) 驗到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其美次珍說,中華民族所有成員“在這片土地上,共創著屬於(yu) 我們(men) 的文化瑰寶。” 

  如果說在博物館通過文物遙望曆史,那麽(me) ,到故宮博物院去就是穿越時空,與(yu) 曆史近距離對話。 

 
圖為(wei) 學生們(men) 步入故宮博物院午門 攝影:王茜 

  紅牆金瓦,雕梁畫棟,步入故宮的午門,就能感受到濃厚的曆史氣息、古代皇家園林的氣勢磅礴。“故宮太大了,它的雄偉(wei) 與(yu) 壯麗(li) 實在讓人驚歎。”其美次珍說,“每一道門、每一座殿、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凝聚著古代工匠們(men) 的智慧與(yu) 心血,讓我沉醉其中。” 

 
這是麒麟還是獬豸?同學們(men) 都有了了解。圖為(wei) 同學們(men) 在故宮禦花園天一門前參觀 攝影:王茜

 
圖為(wei) 同學們(men) 聽導遊講解紫禁城中最大的雲(yun) 龍石雕 攝影:王茜 

  原來宮殿的排水係統既科學又美觀,原來屋脊神獸(shou) 有避雷的作用,原來宮殿前的動物造型香爐是古代版“舞台幹冰製造器”……故宮的建造元素如此豐(feng) 富,來自各個(ge) 地區和民族。隨著講解員的介紹,同學們(men) 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對這座皇家園林有了了解和自己的認識。站在宮殿的高處,學生們(men) 遙望到矗立的白塔,遙望到屋頂龍形裝飾的雨花閣,據說裏麵都是清朝皇帝收藏關(guan) 於(yu) 藏傳(chuan) 佛教的“寶物”,那裏有關(guan) 於(yu) 西藏的曆史故事。 

 
圖為(wei) 站在高處可以遙望到白塔 攝影:王茜 

  其美次珍在日記中感歎著:“故宮是一座永恒的建築,是一部活著的曆史。無論你是對曆史感興(xing) 趣,還是對建築藝術著迷,都會(hui) 在這座博物館裏有所發現和感悟。”(新利平台 記者/王茜 王佳豪)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