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村歌競演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能

發布時間:2024-02-28 16:5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向勇(北京大學文化產(chan) 業(ye) 研究院院長)

  繼“村超”“村BA”“村晚”後,“村”字號文化活動再添新成員。去年秋冬以來,始於(yu) 貴州黎平肇興(xing) 侗寨的村歌競演活動很快走出大山,火遍全國多個(ge) 地方。

  各地農(nong) 村群眾(zhong) 在農(nong) 忙之餘(yu) ,以田野為(wei) 舞台,用一場場鄉(xiang) 村歌會(hui) ,詠唱濃厚鄉(xiang) 情、描繪鄉(xiang) 村變遷、抒發對美好生活的熱愛。這一係列以村歌為(wei) 主體(ti) 的鄉(xiang) 村藝術競演活動,被人們(men) 稱為(wei) “鄉(xiang) 村超級碗”。

  “超級碗(Super Bowl)”原本特指一外國橄欖球聯盟(NFL)的年度冠軍(jun) 賽,是相關(guan) 國家收視率最高的體(ti) 育賽事之一,後來成為(wei) 流行文化的一種隱喻,指聚集性、大眾(zhong) 化、能量型和場景式的後現代主義(yi) 的審美風格。以“超級碗”命名那一場場參與(yu) 人數眾(zhong) 多的鄉(xiang) 村集體(ti) 文化活動倒也貼切。

  從(cong) 多彩貴州原生態的苗歌侗歌,到白山黑水之地的二人轉,再到黃河古道旁的戰鼓秧歌,充滿鄉(xiang) 野氣息的民間藝術,讓人們(men) 聽到了原汁原味的鄉(xiang) 村好聲音,看到了鄉(xiang) 村文化的原生樣態。在快手等短視頻和直播平台的助力下,“鄉(xiang) 村超級碗”從(cong) 線下火到線上,吸引了幾億(yi) 人次觀看,帶來150億(yi) 話題量,成為(wei) 一道獨特的鄉(xiang) 村文化風景。

  曆史上很長一段時間,中國農(nong) 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比較貧瘠。“早上聽雞叫,白天聽鳥叫,晚上聽狗叫”是很多農(nong) 民日常的娛樂(le) 方式。電視、電影等出現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豐(feng) 富了農(nong) 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農(nong) 民依然是現代文化創造的局外人。在各種現代文化事件、文化現象中,農(nong) 民大多數時候隻是旁觀者,而非參與(yu) 者,更不是主角。在“鄉(xiang) 村超級碗”的舞台上,各地農(nong) 民盛裝打扮,自信地唱著村裏的歌,歡快地跳著民間的舞,甚至還通過線上舞台與(yu) 專(zhuan) 業(ye) 歌手和網絡紅人競技比賽,在載歌載舞間彰顯著自身的文化主體(ti) 性,讓人看到當代中國農(nong) 民的文化自信。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塑形,也要鑄魂,而文化就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魂。振興(xing) 鄉(xiang) 村文化,需要新觀念、新手段、新方式,需要對鄉(xiang) 村文化要素進行創造性提煉轉化。我們(men) 看到,在“鄉(xiang) 村超級碗”的舞台上,一些農(nong) 民朋友為(wei) 了在村歌競演中取勝,為(wei) 傳(chuan) 統村歌加入了不少流行時尚元素,讓“泥土味兒(er) ”十足的村歌一下子好聽了很多。不要小看這種創造,它能夠逐步喚醒農(nong) 民的文化主體(ti) 意識,進而激活鄉(xiang) 村文化的內(nei) 生動力。

  一邊是創造,另一邊是傳(chuan) 承。有報道稱,“鄉(xiang) 村超級碗”舉(ju) 辦後,一些地方的孩子開始哼唱他們(men) 祖輩詠唱的村歌。這說明年青一代對鄉(xiang) 村傳(chuan) 統文化的興(xing) 趣正在被激活,鄉(xiang) 土文脈有了傳(chuan) 承下去的可能和希望。此外,“鄉(xiang) 村超級碗”是以歌隊為(wei) 參賽主體(ti) 的村歌競演活動,它打破了個(ge) 體(ti) 與(yu) 集體(ti) 的疏離,將村民們(men) 的求勝心理和對鄉(xiang) 土文化的認同結合起來,在村歌競演的對抗中,提升了鄉(xiang) 土文化對村民們(men) 的凝聚力,增強了村民們(men) 對鄉(xiang) 土文化的認同,為(wei) 鄉(xiang) 土文脈傳(chuan) 承和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奠定了群眾(zhong) 基礎。

  “鄉(xiang) 村超級碗”既是一道別樣的鄉(xiang) 村文化風景,也是一場與(yu) 眾(zhong) 不同的網絡文化盛宴。它以鄉(xiang) 謠民曲為(wei) 媒介,將各地曆史文化、地方物產(chan) 、自然景觀、非遺手工等方麵的內(nei) 容重新編排加工,營造出鄉(xiang) 土文化的場景感,實現了鄉(xiang) 土文化資源的集中、高頻、互動展示,創造出一種能夠激發全民觀看的獨特視頻作品,給線下線上觀眾(zhong) 帶來難以忘懷的視聽新體(ti) 驗,形成了一種跨越屏幕內(nei) 外的共鳴。

  不僅(jin) 如此,一些地方在舉(ju) 辦“鄉(xiang) 村超級碗”的過程中,采用“非遺+直播”的方式推銷當地的非遺產(chan) 品,還有一些地方順勢推出“中國鄉(xiang) 村旅遊1號公路”等鄉(xiang) 愁型文旅產(chan) 品,助推地方文旅產(chan) 業(ye) 發展。這種“直播+村歌+競演+娛樂(le) +文旅”的方式,擺脫了傳(chuan) 統鄉(xiang) 村文化資源開發的路徑依賴,實現了鄉(xiang) 村文化資源的創造性開發,同時重建了城鄉(xiang) 間的利益鏈接、資源聯動,為(wei) 打破城鄉(xiang) 二元對立、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新的思路。

  無論是“村BA”“村超”,還是“鄉(xiang) 村超級碗”,走紅看似偶然,其實背後都有內(nei) 在的邏輯。當今社會(hui) ,精神文化消費在人們(men) 日常消費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而精神文化消費最重要的就是要獲得一種情緒價(jia) 值。“村BA”“村超”“鄉(xiang) 村超級碗”等鄉(xiang) 村文化活動,憑借清新的“泥土味兒(er) ”給人們(men) 帶來久違的親(qin) 切感、質樸感,寄托著人們(men) 對純真鄉(xiang) 村生活的美好想象,一定程度上幫人們(men) 消解了城市生活中的角色衝(chong) 突和認知焦慮,發揮出一種媒介治愈的審美功效。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8日 13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