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正有序進行
新利平台訊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業(ye) 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通過普查全麵掌握不可移動文物資源情況,對於(yu) 準確判斷文物保護形勢、科學製定文物保護政策,對於(yu) 加大文物和文化遺產(chan) 保護力度、加強城鄉(xiang) 建設中曆史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對於(yu) 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強國具有重要深遠意義(yi) 。
資料圖:位於(yu) 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
據悉,為(wei) 規範、高效、高質量完成西藏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以下簡稱:普查)工作,西藏自治區製定《西藏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前,相關(guan) 工作正按方案要求,逐步推進。
方案顯示,普查從(cong) 2023年11月開始,到2026年6月結束。第一階段為(wei) 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主要任務是建立普查機構,開展培訓、試點工作;第二階段為(wei) 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主要任務是以縣域為(wei) 基本單元,實地開展文物調查和信息數據登錄工作;第三階段為(wei) 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主要任務是依法認定、登記並公布不可移動文物,建立西藏自治區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總目錄,逐級驗收並向社會(hui) 公布普查成果。
普查範圍是西藏境內(nei) 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其他,共分六個(ge) 類別。
普查期間,將對已認定、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開展複查;對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開展調查;依法開展不可移動文物認定、登記和公布;建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目錄,健全名錄公布體(ti) 係;開展普查成果匯總;建立西藏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大數據庫,並與(yu) 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係統實現共享;培養(yang) 鍛煉專(zhuan) 業(ye) 人員,建強文物保護隊伍;開展普查宣傳(chuan) ,增強全社會(hui) 文物保護意識。
資料圖:位於(yu) 西藏劄達縣的古格王朝遺址
此外,方案還對普查目的意義(yi) 、普查技術路線、普查成果、普查組織實施、普查質量管理、保障措施等相關(guan) 工作作了細化、部署和闡釋。
資料圖:位於(yu) 西藏日喀則的紮什倫(lun) 布寺內(nei) 的時輪金剛壇城局部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西藏自治區文物普查辦公室已完成第四次文物普查試點工作方案,將在4月1日開始在拉薩市墨竹工卡縣開展“全類型”的不可移動文物普查試點,為(wei) 今年全麵鋪開實地調查做好準備;計劃在拉薩舉(ju) 辦西藏自治區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培訓班,對各地市普查隊進行係統培訓,培訓一批文物普查骨幹,培訓合格頒發普查證書(shu) ,實現持證上崗,提升專(zhuan) 業(ye) 水平,建強普查隊伍,確保普查質量;5月1日開始在西藏全域全麵開展普查。在普查過程中,加大階段成果宣傳(chuan) ,積極營造良好的普查氛圍,動員社會(hui) 各界支持、積極參與(yu) 普查。(新利平台 記者/王佳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向春天,西藏少年】聽文物說話 “打開一本厚重的曆史書”
“走進博物院,就像打開一本厚重的曆史書,每一道門縫都能透出曆代的繁華與沉寂,讓人陶醉在曆史長河中。”來自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邊境縣赴北京參觀研學的學生之一其美次珍,在日記中寫道。[詳細] -
“吉祥殊勝——故宮與紮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在澳門隆重開幕
12月15日,“吉祥殊勝——故宮與紮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在澳門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幕。[詳細] -
紮什倫布寺文物將首次赴澳門展出
近日,記者從紮什倫布寺管委會獲悉,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澳門藝術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西藏自治區文物局、紮什倫布寺主辦的“吉祥殊勝——故宮與紮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將於2023年12月16日在澳門藝術博物館開幕,這是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