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5310米的血汗“電力天路”助牧民脫貧致富
圖為(wei) 在“三區兩(liang) 州”玉樹地區電網工程建設稱多110千伏輸變電二回線路現場,施工人員徒步走向深山中的施工現場。徐曉韜 攝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稱多縣境內(nei) 的覺頂山山頂海拔5310米,“三區兩(liang) 州”玉樹地區電網工程建設稱多110千伏輸變電二回線路將在這裏組立一基鐵塔。4月10日,天剛蒙蒙亮,項目負責人韓建青便帶著施工隊徒步趕向位於(yu) 半山腰的塔基處。積雪已經淹沒了腳踝,一腳踩下去,能清晰的感受到冰雪觸及皮膚帶來的刺痛。“要想到達塔基處可不容易啊,看到我們(men) 背的鐵鍬了嗎,那不是挖地的,那是開路用的。”年近40歲的韓建青氣喘籲籲地說。
圖為(wei) 在“三區兩(liang) 州”玉樹地區電網工程建設稱多110千伏輸變電二回線路現場,施工人員正在人工搬運塔材,前往施工現場。徐曉韜 攝
110千伏稱多二回輸變電工程是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三區兩(liang) 州”深度貧困地區、抵邊村寨重點工程項目之一。共投資1.3176億(yi) 元,線路總長99.6公裏,需建成110千伏輸電杆塔271基,工程需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大嶺3座,項目將在2020年6月20日建成投運,投運後,將徹底解決(jue) 稱多縣及4鎮3鄉(xiang) ,6.3萬(wan) 人的生產(chan) 生活和清潔取暖用電問題。
“三區兩(liang) 州”青海玉樹電網工程處於(yu) 被譽為(wei) “中華水塔”的三江源國家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而稱多110千伏輸變電二回線路工程將在這裏新建110千伏輸電線路長達25.2千米。它建設任務重、環保水保要求高。
圖為(wei) 在“三區兩(liang) 州”玉樹地區電網工程建設稱多110千伏輸變電二回線路現場,施工人員正在人工搬運建塔塔材,前往施工現場。徐曉韜 攝
為(wei) 了保護三江源核心保護區脆弱的生態環境,玉樹的電力建設無法使用大型機械,隻能依靠人力和馬幫的騾馬隊馱運所需的施工材料。小到一粒沙石、一個(ge) 螺絲(si) 、一桶水,大到上百斤重的電力物資……不論多麽(me) 漫長的路途,我們(men) 都要一步一個(ge) 腳印地走過來。
圖為(wei) “三區兩(liang) 州”玉樹地區電網工程建設稱多110千伏輸變電二回線路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開始現場工作。徐曉韜 攝
越往山頂走,積雪越厚,再加上高海拔缺氧,看似很短的距離,卻走了很長時間,等積雪快要淹沒膝蓋的時候,一條人工挖掘的U型通道出現在半山腰。“這是我們(men) 的施工隊3天前開始挖的,因為(wei) 積雪太厚,騾馬隊無法負重前行,我們(men) 首要的任務便是挖開一條通向塔基的路”韓建青介紹道。
圖為(wei) “三區兩(liang) 州”玉樹地區電網工程建設稱多110千伏輸變電二回線路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開始現場工作。徐曉韜 攝
通道兩(liang) 旁的積雪越來越厚,直到快接近海拔4700米的地方時時,積雪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3米。“在這裏人工挖路太費力了,一瓶10升的氧氣在這裏隻能用短短的6分鍾,這裏離駐地3公裏,又不能攜帶太多氧氣瓶,大家隻能咬牙堅持”隊員李強說話的時候,眼睛裏透出的滿是疲乏。的確,每天在平均海拔4600米的高山峻嶺間奔波,就是鐵打的身板也吃不消。
“我們(men) 總共20人,10人一組,輪換上崗,一天出門後,吃飯休息隻能在雪地上,更麻煩的是這刺眼的反射,很多隊員就算帶著墨鏡,眼睛都快受不了了,他們(men) 才是最辛苦的,我們(men) 頂的是壓力,他們(men) 頂的是體(ti) 力。”韓建青滿懷感慨的說道。
圖為(wei) “三區兩(liang) 州”玉樹地區電網工程建設稱多110千伏輸變電二回線路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鏟除厚重的積雪,為(wei) 前往施工現場開路。徐曉韜 攝
“在這裏,首先要有好的身體(ti) 和堅定的意誌,不然,你就會(hui) 被這裏惡劣的自然環境打倒。海拔4900多米,在沒有來過這裏的人的眼裏,這不過是個(ge) 數字。可踩在這片極限之地上,你的每一口呼吸都能讓你體(ti) 會(hui) 到這個(ge) 數字的分量。
圖為(wei) 在“三區兩(liang) 州”玉樹地區電網工程建設稱多110千伏輸變電二回線路現場,兩(liang) 名施工人員正在搬運塔材。徐曉韜 攝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越往上走地勢越發陡峭,積雪更是達到了1.6米的厚度。近2個(ge) 小時後,終於(yu) 到達了位於(yu) 離山頂塔位400米的“通道”盡頭。隊員們(men) 沒有停歇,掄起鐵鍬就開挖了,相互之間的配合默契省力,希望能盡快挖通通向塔基的路。這條“銀山”上的通道,可以說是一條血和汗交織的“天路”。
“玉樹地區“三區兩(liang) 州”電網工程建設是脫貧攻堅戰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就是困難再多、環境再惡劣、施工難度再大,也要堅定不移的完成決(jue) 戰6.30的目標,讓玉樹州群眾(zhong) 用上脫貧致富的滿意電。”韓建青簡短的的話語飽含深情、感人肺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生命鳥巢”勾勒“電力天路”和諧畫卷
從2016年5月至今,該線路上共計安裝了人工鳥窩168個、鳥窩托架20個、棲鳥架46個。鳥類入住台賬顯示,“人工鳥窩”內鳥類入住率已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巢內累計孵化幼鳥150多隻。[詳細] -
“電力天路”迎全方位“體檢” 電力工人變身“蜘蛛俠”
進入5月,被譽為“電力天路”的青藏交直流電力聯網工程啟動第八次設備年檢工作,在全長2530千米線路上,電力工人變身“蜘蛛俠”攀塔走線,以雪山、隔壁、無人區為伴,對“電力天路”進行”全方位“體檢”。[詳細] -
“電力天路”凍土基礎保持穩定
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21日對外披露,“電力天路”自2011年投運以來該工程線路沿線輸電鐵塔基礎測量數據均在正常範圍內,地下凍土層保持穩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