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甘南州“嬗變”:保護環境也是種修行
當“保護環境也是種修行”成甘肅省甘南州的“全民共識”,曾長期陷於(yu) “滿目亂(luan) 堆亂(luan) 建和牛糞羊糞”的草原村落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古老藏式風格與(yu) 現代時尚交織融合的“高原秘境”。
“甘南變了,遊客蜂擁而至,文明破窗而入……”甘肅省人大常委會(hui) 副主任、甘南藏族自治州委書(shu) 記俞成輝近日接受媒體(ti) 專(zhuan) 訪時,用其七八年的“守望”經曆對甘南的點滴變遷如數家珍。
“草原的變化,其實就是人的變化。”俞成輝說,由於(yu) 長期處於(yu) 貧窮、封閉、落後,加之對外流動比較少,草原上的人曾經普遍比較自卑。近年實施全域無垃圾治理,即要打造最幹淨的草原和最幹淨的城市,把甘南人民的幸福感、歸屬感找回來,樹立他們(men) 發展的自信心。
2015年以來,甘南州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環境革命”,向各類影響城鄉(xiang) 環境的“頑症”和“陋習(xi) ”宣戰,集中整治“髒亂(luan) 差”,實現了4.5萬(wan) 平方公裏青山綠水大草原“全域無垃圾”。
6月下旬,排列於(yu) 甘南交通要道沿線的“牧家樂(le) ”“藏家樂(le) ”等鄉(xiang) 村旅遊點,如同鑲嵌於(yu) 草原上的珍珠瑪瑙一樣,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人。
記者走訪發現,旅遊業(ye) 的發展、從(cong) 業(ye) 崗位的增加,讓民眾(zhong) 從(cong) 牧場走向市場,從(cong) 做家務走向經商,許多農(nong) 牧民把牲畜賣掉專(zhuan) 門從(cong) 事旅遊服務業(ye) ,草場得到休養(yang) 、生態不斷改善,實現了“綠水青山”與(yu) “金山銀山”的雙豐(feng) 收。
甘南州地處青藏高原東(dong) 北邊緣,是黃河、長江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yang) 補給區和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態地位,在黃河、長江流域水源補給、氣候調節、水土保持、維係生物多樣性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據甘南官方介紹,近年來,當地持續實施一係列生態保護修複工程,森林麵積、蓄積量、森林覆蓋率和草原植被蓋度實現“四增長”。水源涵養(yang) 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森林草原上狼、狐狸、猛禽、鹿、羚羊等野生動物數量較十年前明顯增多。
“旅遊是有成本的,要讓每一個(ge) 踏進甘南的遊客覺得物有所值。”俞成輝表示,目前甘南鄉(xiang) 村旅遊還存在“市場供給不足”等問題,一些好的住宿、飯菜已撐起了“樣板點”,但規模化鋪開尚需時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甘肅碌曲草原“環境革命”秀本色 “尕秀”蝶變呈藏式風情
據統計,目前尕秀村共有旅遊從業人員300餘人,去年開辦牧家樂的家庭從旅遊服務業中受益,有些牧家樂去年收入甚至達13萬元,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詳細] -
全域無垃圾:美麗環境造就甘肅涉藏州縣群眾的“健康銀行”
在青藏高原的東北緣,一場由“全域無垃圾”行動引發的“環境革命”正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各個角落深入開展,由此造就的美麗環境已成為雪域高原兒女取之不盡的“健康銀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