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追風逐日”風光好——青豫直流工程配套電源建設工地見聞

駱曉飛 張宏祥 發布時間:2020-07-30 15:05:00來源: 新華網

  午後,烈日炙烤下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切吉鄉(xiang) 塔拉灘,羊群在靜靜地覓食。“大家打起精神,開始吊裝葉片!”周海林喊了一嗓子,空曠的草原上頃刻間忙碌起來。

  周海林是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切吉風電項目負責人,4月初從(cong) 湖北探親(qin) 回到青海,隔離結束後,他每天都堅守在施工現場,整整兩(liang) 個(ge) 月沒有離開過工地。

  “在安全施工前提下,我們(men) 必須趕時間、補進度,盡可能提前完成各項基礎施工,為(wei) 項目按期投運贏得時間。”周海林說。

  7月8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大唐青海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兩(liang) 名工作人員在光伏電站內(nei) 巡檢(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的10萬(wan) 千瓦風力發電項目,是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工程(以下簡稱青豫直流工程)配套電源項目,受新冠疫情影響,建設初期出現設備供應短缺、招工難等問題,導致工期十分緊張。

  “為(wei) 確保塔拉灘38台風力發電機如期投運,我們(men) 舉(ju) 全公司之力,積極協調設備製造廠商與(yu) 供應商,在風機設備供應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實現了設備供應同步於(yu) 工程現場進度。”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大斌說,在後續建設過程中,將同步進行電氣安裝與(yu) 調試,進一步提升作業(ye) 效率,實現青藏高原作業(ye) 方式與(yu) 項目建設管理實踐的新突破。

  30多公裏外,同一片草原。時至傍晚8點,吊車轟鳴、施工車輛往來穿梭,仍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夏季是高原施工的黃金季節,我們(men) 要將失去的時間趕回來。”國家電投130萬(wan) 千瓦風電項目吊裝施工負責人趙曉兵告訴記者,現在工地上早上6點開工,晚上9點才下班,工人們(men) 午飯也都在工地上吃。

  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風電工程建設部經理張峰華介紹,風機尤其是葉片的吊裝對天氣條件的要求較高,為(wei) 了防止“窩工”,按照“沒有風的時候吊裝葉片,起風的時候吊裝塔筒”的統籌調劑方式,施工設備和人員始終在滿負荷運轉。截至7月底,130萬(wan) 千瓦風電項目的基礎澆築已全部完成。

  以服務光伏發電為(wei) 主、打捆外送青海清潔能源的青豫直流工程,是我國首條專(zhuan) 為(wei) 清潔能源外送建設的特高壓通道工程,今年底整體(ti) 投運後,通過該通道,青海每年將向河南省輸送電量400億(yi) 千瓦時。


這是黃河水電130萬(wan) 千瓦風力發電項目現場一角(6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駱曉飛攝

  國家電投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小平介紹,為(wei) 了給青豫直流工程提供穩定電源,今年,青海省為(wei) 該工程共配置新能源配套電源500萬(wan) 千瓦。其中,黃河上遊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承擔著130萬(wan) 千瓦風電項目和220萬(wan) 千瓦光伏發電項目,總投資超過200億(yi) 元。2月初以來,通過采取對返崗複工人員補貼交通費、租用酒店進行崗前隔離觀察等措施,這兩(liang) 個(ge) 項目3月中旬就實現了全麵複工。

  “采取優(you) 化資源配置、增加工作麵以及各個(ge) 工序交叉作業(ye) 方式,進入4月以來,光伏發電項目施工現場作業(ye) 人員一直保持在8000人左右。”青海黃河新能源工程建設分公司工程項目中心主任宋山茂說,目前,330千伏變電站已經具備投運條件,光伏電站建設的進度也已基本趕上,預計9月底可如期並網發電。

  在配套電源緊鑼密鼓趕工期的同時,青豫直流工程建設也跑出了“加速度”:5月14日,青海段線路工程貫通;5月31日,線路工程全線貫通;7月15日,青豫直流工程啟動送電。

  7月8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大唐青海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兩(liang) 名工作人員在光伏電站內(nei) 巡檢。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提供的信息顯示,青豫直流工程總投資約223億(yi) 元,配套電網投資達121億(yi) 元,同時拉動配套電源投資超過1000億(yi) 元,整體(ti) 帶動就業(ye) 近2萬(wan) 人。

  青海省是我國新能源資源最豐(feng) 富的地區之一,理論風能可開發量超過7500萬(wan) 千瓦,太陽能可開發量更是超過30億(yi) 千瓦,開發潛力巨大。近年來,青海著力於(yu) 能源結構轉型,全麵推進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新能源已成為(wei) 該省第一大電源。

  據介紹,青豫直流工程投運後,青海省清潔能源直送中原,每年可減少河南省內(nei) 煙塵排放1.4萬(wan) 噸、二氧化硫排放9萬(wan) 噸、氮氧化物排放9.4萬(wan) 噸,二氧化碳排放2960萬(wan) 噸。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