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高原涉藏地區電力線路建設者:高寒缺氧、紮刺掛彩是常事

發布時間:2020-06-10 14: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高原藏區電力線路建設者:高寒缺氧、紮刺掛彩是常事

  4月下旬,在海拔3100米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根沙村,天空還時不時飄雪。在青豫工程甘肅段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站在80米高的鐵塔上施工。(資料圖) 夏露 攝

  近日,隨著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簡稱“青豫工程”)甘肅段全線貫通,作為(wei) 該條線路的設計者之一的相生榮,看著矗立在高原山巔的鐵塔,心裏平靜而又充滿自豪,覺得苦一點累一點都是值得的。

  作為(wei) 世界首個(ge) 全清潔能源送出的特高壓輸電大通道,青豫工程起於(yu) 青海省海南州的海南換流站,止於(yu) 河南省駐馬店市的駐馬店換流站,途經青海、甘肅、陝西、河南四省,輸電距離1587公裏,總投資約226億(yi) 元。其中甘肅段線路起於(yu) 青甘交界,線路長度439公裏,鐵塔794基,參建人員約5600人。

  作為(wei) 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甘肅院常駐該項工程代表,相生榮從(cong) 前期設計到工代服務,一直奔波於(yu) 工程現場。(資料圖) 邱福榮 攝

  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甘肅院承擔了該工程設計包5(夏河縣牙吉利鄉(xiang) 尼瑪隆村-卓尼縣完冒鄉(xiang) 北根薩村)的勘察設計工作,所經地區為(wei)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合作市及卓尼縣,線路全長約61.9千米,共計109基塔位,沿線海拔為(wei) 3000至3600米。

  作為(wei) 中國能建規劃設計集團甘肅院常駐該項工程代表,相生榮從(cong) 前期設計到工代服務,一直頻繁奔波於(yu) 工程現場,“在現場,我們(men) 主要配合施工單位開展建設工作,在基礎施工、鐵塔組立、導地線架設階段解決(jue) 現場施工中遇到的問題,保證了工程建設,節約了工期。”


圖為(wei) 施工人員站在80米高的鐵塔上,在“高寒缺氧”的情況下緊張施工。(資料圖) 樊立龍 攝

  2018年5月16日,甘肅院派出一支由23人組成的外業(ye) 定位小組前往合作市開展外業(ye) 勘測工作。除了高寒缺氧外,夏季的甘南雨量充沛、草木茂盛、交通不便,從(cong) 合作市到目的地往往需要顛簸兩(liang) 個(ge) 多小時“搓板路”。

  “雨水使得河水暴漲,每天為(wei) 了過河繞道幾公裏已成家常便飯。”甘肅院勘測外業(ye) 技術人員張維強介紹說,麵對茂密的酸刺灌木林,小組成員隻能硬著頭皮鑽進鑽出,實在鑽不了就砍伐開路。“幾個(ge) 小時的穿梭,紮一身刺,淌幾身汗,掛幾道彩,也是常有的事。”

  本次外業(ye) 測量專(zhuan) 業(ye) 采用GPS設備,水文氣象專(zhuan) 業(ye) 新增基本氣象要素現場觀測,岩土工程采用背包鑽、地質雷達等多種勘測手段。

  “我們(men) 采用無人機在外業(ye) 輸電線路定位中進行應用,嚴(yan) 格按照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作業(ye) 指導書(shu) 進行航線設計、控製測量、地物調繪、質量檢驗、塔基數據成圖等工作。”外業(ye) 航測技術人員花春亮介紹說,依據青豫工程對塔基三維設計相關(guan) 要求,外業(ye) 小組製定了利用實測數據構建高精度數字高程模型和無人機航空攝影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塔基三維成圖,為(wei) 輸電線路三維設計提供高質量的塔基三維數據。


圖為(wei) 架設在高原上的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資料圖) 邱福榮 攝

  據了解,除在設計階段秉承安全、綠色、經濟的設計理念外,在預可研階段,甘肅院在原有方案基礎上,還進行預可研路徑核實及方案比選工作,線路路徑從(cong) 原預可研方案優(you) 化至甘肅岷縣、武山、禮縣,在徽縣附近與(yu) 原祁邵線並入一個(ge) 通道,該通道內(nei) 沿線保護區、敏感點眾(zhong) 多,且中重冰區長度較長,後經路徑優(you) 化,向南開辟了岷縣、宕昌、成縣、康縣的新通道。

  “該路徑方案線路長度大大縮短,敏感點少、中重冰區長度縮短,降低了工程造價(jia) ,提高了線路安全可靠性,且為(wei) 後續的哈密北-重慶特高壓路徑選擇提供了新的思路。”甘肅院該工程設總塗強介紹說。

  該工程的建設,將有效提高青海大部、甘肅部分地區清潔能源的整體(ti) 外送消納水平,既可以滿足河南電網電力負荷需求,提高清潔電力比重,又可以發揮青海、甘肅清潔能源優(you) 勢,促進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對於(yu)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拉動經濟增長,打贏脫貧攻堅和藍天保衛戰具有重大意義(yi) 。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