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五美”羚城 幸福之地

發布時間:2020-11-11 13:43:00來源: 新華網

   “十三五”以來,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始終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凝心聚力、盡銳出戰、合力攻堅,緊緊圍繞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戰略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嶄新成就。生態之美、文化之美、民俗之美、宗教之美、和諧之美的“五美”羚城擦亮了群眾(zhong) 的幸福感。

   強化產(chan) 業(ye) 發展,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引擎”

   昔日的博拉村是一個(ge) 以放牧、種植業(ye) 為(wei) 主的傳(chuan) 統藏族村落,基礎設施落後,經濟條件薄弱,群眾(zhong) 生活水平低。“十三五”期間,村莊相繼實施了生態文明小康村和“一十百千萬(wan) ”旅遊專(zhuan) 業(ye) 村建設項目,統一進行了民居特色化改造、農(nong) 牧村“七改”和整村風貌改造等。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超過了一萬(wan) 元。

   近年來,合作市始終堅持把深化農(nong) 牧村改革作為(wei) 激發農(nong) 牧業(ye) 發展活力的強大抓手,培育、激發、強化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內(nei) 生力。建設了“美仁犛牛”繁育基地,扶持村集體(ti) 經濟、“五小”產(chan) 業(ye) 發展和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鼓勵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和家庭農(nong) 場開展“冷鏈倉(cang) 儲(chu) ”“分級包裝”“青貯氨化”等農(nong) 牧產(chan) 品初加工,全麵推進“合作市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扶持壯大項目”和“智慧甘南生態大數據平台建設項目”。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小康村、文化旅遊“一十百千萬(wan) ”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民俗文化、健康養(yang) 生、商貿流通與(yu) 旅遊業(ye) 融合發展,培育打造了“青藏之窗·雪域羚城”的亮麗(li) 名片。

   “十三五”以來,合作市投資7.63億(yi) 元建設生態文明小康村121個(ge) ,共涉及農(nong) 牧民2682戶21082人;建設牲畜養(yang) 殖小區(場)22個(ge) ,新建牲畜養(yang) 殖暖棚2650座;扶持鼓勵企業(ye) 建設鮮奶收購站2個(ge) ,建設生態智慧牧場2個(ge) ,新建6個(ge) 鄉(xiang) 鎮畜牧獸(shou) 醫站;打造“華羚”和“燎原”企業(ye) 商標品牌為(wei) “甘味”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以“三品一標”為(wei) 抓手,成功申報美仁犛牛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認證,創建“美仁犛牛”區域公用品牌,持續推動農(nong) 牧業(ye) 強起來、農(nong) 牧村美起來、農(nong) 牧民富起來。

   優(you) 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現在真是的方便得很啊,到這個(ge) 政務大廳所有事情一次性都能辦完,不用一個(ge) 單位一個(ge) 單位的跑了。”前來辦證的市民王先生高興(xing) 地說道。

   到政務服務大廳有工作人員熱情接待,特殊情況還能上門幫辦、特事特辦;企業(ye) 有困難不用發愁,各相關(guan) 部門點對點跟蹤服務;曆史遺留問題不再推諉拖延,新辦法新舉(ju) 措徹底解決(jue) ;檢查執法越來越規範,行政審批越來越高效,群眾(zhong) 辦事越來越便捷……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chan) 力。合作市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對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加快推進政府職能深刻轉變,製定了《合作市關(guan) 於(yu)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ou) 先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hui) 創造力,全力打造辦事便捷、法治良好、競相迸發、生態宜業(ye) 的營商環境。實打實幫助企業(ye) 紓困解難,為(wei) 項目建設和企業(ye) 發展“鬆綁”“減壓”,營造“重商親(qin) 商、安商富商”良好氛圍,將良好的營商環境不斷轉化為(wei) 加快發展的現實生產(chan) 力。

   同時,加強政務環境建設、市場環境建設、法治環境建設、人文環境建設和監督保障機製,著力調整權責清單,完善信息公示,深化減政放權,推行“一套標準辦審批”,提高企業(ye) 設立注銷便利度和不動產(chan) 登記效率,加快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規範涉企收費,加強“雙隨機、一公開”和“互聯網+”監管,讓辦事群眾(zhong) 和企業(ye) “最多跑一次”,打通服務群眾(zhong) 和企業(ye) “最後一公裏”。

   堅持項目為(wei) 王,以大項目促進“大發展”

   “這條路沒硬化前路況非常差,我們(men) 出不去別人進不來。現在路好了,家門口都能買(mai) 上新鮮蔬菜。”德合茂村村民召麽(me) 傑幸福地說道。

   德合茂村是以畜牧業(ye) 為(wei) 主的村子,以前,因為(wei) 交通不方便,村民們(men) 很少能夠出去,也很少有機會(hui) 能吃到蔬菜水果。現在水泥路通了,蔬菜拉到了家門口,大家也都有機會(hui) 去看看外麵的世界了。

   截至目前,合作市行政村瀝青(水泥)路通暢率、村內(nei) 道路硬化(沙化)率達到100%,所有貧困村通村道路全部硬化,長期居住百人以上的村組道路全部砂石化。

   一批批基礎設施開工建設、一個(ge) 個(ge) 高端產(chan) 業(ye) 項目落地生根、一項項民生工程有序推進,為(wei) 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不竭動力。

   “十三五”期間,合作市簽約各類招商引資項目52個(ge) ,簽約資金64.24億(yi) 元,累計完成投資30.89億(yi) 元;梳理儲(chu) 備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80個(ge) ,總投資74.7億(yi) 元,申請專(zhuan) 項債(zhai) 券資金58.2億(yi) 元;甘南州引洮(博)濟合供水工程累計完成投資6.397億(yi) 元,工程形象進度100%,調蓄水庫大壩和第一樞紐主體(ti) 工程基本完成;投資7.9億(yi) 元新建、改造城區道路,集中實施了“一攬子”基礎設施提升改造工程和“一大批”亮化美化綠化工程,城市麵貌更加靚麗(li) 、更有品位。

   踐行生態文明,打好環境整治“組合拳”

   “十三五”以來,合作市在轉型升級中“搶占綠色崛起製高點”,在革故鼎新中“打造環境革命升級版”,堅持“舉(ju) 特色旗、亮綠色牌、建生態市”的原則,持續推行“街(路)長包幹責任製”,紮實開展“治沙、治泥、治土”行動,全力打造“全域最幹淨的城市”和“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城鄉(xiang) 環境綜合整治先行示範區”。空氣優(you) 良天數比例從(cong) 2015年的91.3%增長到現在的99.1%,城區綠化覆蓋率由27.8%提高到38.17%,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97%。

   甘南州委常委、合作市委書(shu) 記劉永革說:“合作市是甘南州的門戶和形象,是內(nei) 地通往涉藏地區的第一驛站,是對外展示甘南形象的第一窗口。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設“青藏之窗 ·雪域羚城”這一目標和“景城一體(ti) ”的要求,不斷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農(nong) 牧村改造,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積極動員全市幹部群眾(zhong) 參與(yu) 城市建設,真正把這座城市的生態之美、文化之美、民俗之美、宗教之美、和諧之美展現到世人麵前,真正把合作市打造成最幹淨、最靚麗(li) 的城市。”

   近年來,合作市先後被評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示範市”“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等,2017年合作市作為(wei) 全省第一批縣市率先實現脫貧摘帽,城市麵貌更加靚麗(li) ,人民群眾(zhong) 更感幸福……

   風勁揚帆奔小康,砥礪奮進又一程。過去五年,合作市在打破思想藩籬、深化改革發展中尋找突破,從(cong) 傾(qing) 聽群眾(zhong) 呼聲、順應民心所盼中梳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曆史征程上寫(xie) 下了春華秋實的濃墨重彩篇章。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奔向小康的青藏之窗,繪就充滿希望的新圖景,砥礪前行的雪域羚城,創造舉(ju) 世矚目的新輝煌。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