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四川康定青年斑玖彭措返鄉創業 帶領家鄉人開民宿做電商

發布時間:2022-02-21 09:55:00來源: 四川日報


發展電商,租賃土地種植青稞小麥。


斑玖彭措經營的絨布·東(dong) 古客棧。受訪者供圖

  連續參與(yu) 村級電商服務中心的培訓,組織村裏的鍋莊舞蹈隊排練,馬不停蹄帶隊前往成都錄製藏曆新年節目……這是返鄉(xiang) 創業(ye) 、創立絨布·東(dong) 古客棧和甘孜州東(dong) 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斑玖彭措最近的行程,緊湊忙碌。稍有空暇,他還得接幾通訂房電話,在網上各平台查看客人的評論。

  讓他心心念念的絨布·東(dong) 古客棧的誕生,源於(yu) 他6年前的一個(ge) “瘋狂”舉(ju) 動。這一舉(ju) 動,從(cong) 與(yu) 父母的一次爭(zheng) 吵開始。

  返鄉(xiang) 創業(ye) 帶動28戶村民一起開民宿

  “你要敢辭職,就不要回這個(ge) 家了!”

  斑玖彭措家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甲根壩鎮奪讓村,是村裏第一個(ge) 考上大學的人,是全家乃至全村的驕傲和希望。2012年西南民族大學畢業(ye) 後,他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新龍縣農(nong) 牧科技局,2014年調回州級行政單位。

  2016年,工作4年的他提出辭職,想創業(ye) 搞旅遊,父親(qin) 直接撂下了開頭那句狠話。

  “家鄉(xiang) 有千年曆史的東(dong) 古遺址、碧波成海的青稞麥田、全景觀賞貢嘎雪山的東(dong) 古埡口……旅遊資源豐(feng) 富。”斑玖彭措說服家人,開始創業(ye) 。

  斑玖彭措貸款20萬(wan) 元,加上家中5萬(wan) 元積蓄,建起擁有8間客房的民宿客棧。

  “最初經營困難,處處碰壁。”摸索中,斑玖彭措開始學習(xi) 。“我花了半年時間,去麗(li) 江、大理、九寨溝等地考察,並在2017年參加了都江堰和康定市舉(ju) 辦的落地試訓活動,到知名酒店的客房部、餐飲部等部門體(ti) 驗。”

  半年的遊曆學習(xi) ,讓斑玖彭措獲益匪淺。回來後,他立即行動起來,用當地的原石原木,將客房改造成木雅文化風貌;邀請朋友觀光體(ti) 驗,通過網絡宣傳(chuan) 擴展名氣;明碼標價(jia) ,每人每天100元包住宿和早晚兩(liang) 餐,且不分淡旺季。

  充滿民族文化特色的住宿、熱情周到的服務,加上多姿多彩的高原風光,斑玖彭措的客棧逐漸受到遊客青睞,樂(le) 山的巧巧成為(wei) 客棧的朋友,宜賓的小馬哥一年要來三四次。

  經過3年的摸索發展,客棧為(wei) 斑玖彭措帶來50多萬(wan) 元的收入,他不僅(jin) 還清了貸款,還用剩餘(yu) 的錢拓展規模,目前民宿客房數已達23間。

  同時,斑玖彭措還帶著村民一起開民宿。如何接待遊客、如何製作美食、如何整理客房……每年夏季,斑玖彭措還會(hui) 義(yi) 務組織3次民宿經營培訓,為(wei) 大家出謀劃策。

  在他的帶領下,奪讓村44戶村民中,有28戶取得民宿營業(ye) 執照。其中8戶已正式經營,有4戶已建好房屋隻待開業(ye) ,10餘(yu) 戶做好發展民宿準備。發展民宿的村民,每戶每年新增旅遊收入2萬(wan) —8萬(wan) 元不等。紮西鄧朱客棧、拉玉堂客棧、勒布倉(cang) 客棧等已在當地形成了民宿圈。

  不僅(jin) 如此,斑玖彭措還義(yi) 務組建了村級木雅鍋莊舞蹈隊,當前有30餘(yu) 人,每人每年收入5000多元。

  轉型電商 在旅遊低穀時也能助農(nong) 增收

  客棧經營走上正軌後,開發“旅遊周邊”成為(wei) 斑玖彭措的新思路。特別是顧客對當地特色青稞美食和原生態食品讚賞有加,讓他萌生了賣特產(chan) 的想法。但賣什麽(me) ?怎麽(me) 賣?通過何種渠道賣得更多更遠?電商為(wei) 他打開了大門。

  2019年,通過康定團市委推薦,斑玖彭措參加甘孜電商組織赴浙江遊學的培訓班。回來後,他率先在全村開啟“互聯網+民宿+農(nong) 產(chan) 品”的轉型之路,以“青稞產(chan) 業(ye) +電商”模式,線上線下進行銷售。用家鄉(xiang) 種植的青稞小麥磨成麵粉,做成饃饃、麵塊等地方美食,接待遊客,再通過電商渠道,將這些美食銷售出去。

  2020年,斑玖彭措將公司主營業(ye) 務由旅遊改為(wei) 東(dong) 古電子商務,通過短視頻平台傳(chuan) 播、電商直播銷售,針對性地發展東(dong) 古藏麵粉。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嚴(yan) 重,旅遊收入幾乎被腰斬時,電商給斑玖彭措帶來另一條發展渠道,他從(cong) 農(nong) 村電商的“門外漢”逐步成長為(wei) 助農(nong) 增收帶頭人。

  “我走訪農(nong) 戶發現,很多人想把耕地流轉出去。在鄉(xiang) 政府的支持下,依托東(dong) 古家庭農(nong) 場和東(dong) 古電商,公司出資租用農(nong) 戶土地種植青稞小麥。”據斑玖彭措介紹,2021年,他流轉300畝(mu) 土地種植青稞小麥,產(chan) 量上萬(wan) 斤,磨成麵粉後,一袋5斤,在電商平台上賣了3000多袋。

  “接下來,我們(men) 計劃將青稞種植麵積拓展到1000畝(mu) ,再加入其他村民的犛牛肉、菌菇等,多方培育村級電商帶頭人,做強做大地方特色產(chan) 業(y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斑玖彭措眼中的路線圖逐漸清晰起來。

  對話

  單打獨鬥不可行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靠大家

  記者:創業(ye) 做民宿有沒有訣竅?

  斑玖彭措:以優(you) 美風景吸引遊人,以民俗文化留住客人,以真誠心意變客人為(wei) 友人,這是能成功創業(ye) 的關(guan) 鍵。後續的發展,我們(men) 一定要多看多學多聽建議,取長補短,以品質取勝。

  記者:全村發展民宿,你害怕生意被搶嗎?斑玖彭措:一點也不擔心,反而更願意大家抱團發展。接下來我會(hui) 繼續竭力為(wei) 大家籌劃,從(cong) 民宿擴展到餐飲、馬幫、車隊、攝影等體(ti) 驗類旅遊業(ye) 態。其次,甘孜鄉(xiang) 村旅遊市場的“蛋糕”非常大,很多旅行社希望與(yu) 我們(men) 村合作,但受製於(yu) 村上有限的接待能力,這也表明我們(men) 還可以繼續擼起袖子加油幹。

  記者:成為(wei) 電商帶頭人,做銷售的風險、壓力如何化解?

  斑玖彭措:目前藏麵粉的形勢一片大好,不愁賣,賣不夠。再加上相關(guan) 部門支持,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合作,感覺底氣特別足。我會(hui) 定期參加培訓,包括電商技巧、實操能力的培訓,積極參加網絡營銷的理論課程,以及外出考察遊學,對接第三方電商平台資源,也會(hui) 到康定折西片區的村級電商給大家培訓,對農(nong) 產(chan) 品進行包裝設計推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能靠一兩(liang) 個(ge) 人單打獨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發展、共同致富。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