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師仁青多傑:熱貢唐卡的雙麵連接
新利平台訊 同仁地處青海省東(dong) 南部、黃南藏族自治州東(dong) 北部、川甘青三省交匯的樞紐地帶,是一個(ge) 以藏族為(wei) 主,漢、土、回、撒拉、保安、蒙古族等多民族生活的聚居區。曆史變遷和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融,為(wei) 這裏的文化奠定了豐(feng) 富的底蘊。
同仁藏語稱為(wei) “熱貢”,意思是“夢想成真”。從(cong) 13世紀起,以唐卡、壁畫、堆繡、雕塑等為(wei) 主體(ti) 的熱貢藝術在同仁發端、發展、興(xing) 盛,直至形成今日規模。2009年,熱貢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作名錄。
仁青多傑:一個(ge) 畫師的繪畫夢
27歲的仁青多傑出生在同仁,從(cong) 小就在熱貢藝術的氛圍中浸染,家裏人畫唐卡,鄰居、朋友家也畫唐卡。可他最開始想學唐卡的時候,卻遭到了祖父母的反對。
仁青多傑的父親(qin) 娘本,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熱貢藝術代表性傳(chuan) 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仁青多傑的祖父母目睹了娘本早年從(cong) 事唐卡繪畫所麵臨(lin) 的種種艱辛:從(cong) 前作品沒有市場,也沒有形成產(chan) 業(ye) 規模,畫師常年要到寺院去找工作機會(hui) ,收入既不穩定也很微薄。出於(yu) 對孫輩的疼愛,他們(men) 最初並不讚成仁青多傑學習(xi) 唐卡,認為(wei) 今後從(cong) 事其它工作也會(hui) 有出息,不必再走那麽(me) 苦的路。
仁青多傑卻很向往唐卡繪畫,看著別人畫,覺得畫起來很順暢,一心想跟父親(qin) 學習(xi) 。唐卡繪畫後繼有人,父親(qin) 很開心,祖父母也選擇了尊重他的決(jue) 定。那一年,仁青多傑12歲。
學唐卡並沒有那麽(me) 容易,入門要學《度量經》,還要學習(xi) 盤腿打坐。對於(yu) 一個(ge) 孩子來說,12歲正是最愛玩、最調皮的時候,仁青多傑也不例外。從(cong) 想去哪兒(er) 玩兒(er) 就去哪兒(er) 玩,到每天安靜地坐11、12個(ge) 小時,他做到了,也習(xi) 慣了。
圖為(wei) 2019年在北京的一次展覽中,仁青多傑介紹作品 攝影:楊月雲(yun)
仁青多傑學著學著,慢慢地愛上了唐卡,白天畫、晚上也想畫;早上一睜眼,想的也是昨天畫到哪兒(er) 了,今天要畫哪些,滿腦子都是畫。聊起畫唐卡的步驟、顏料的出處、上色的技巧……如數家珍。不知不覺間,15年過去。熱貢唐卡帶著仁青多傑,從(cong) 同仁走向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澳門、台灣……還有大阪這樣的國外城市。
仁青多傑認為(wei) ,自己的作品與(yu) 父親(qin) 的相比,風格上一脈相承,筆觸、蠟法上各有特色。2017年,仁青多傑自創了藍色和綠色的唐卡,這在唐卡繪製上屬於(yu) 全新的嚐試。而對於(yu) 仁青多傑的創新,父親(qin) 也很支持,並會(hui) 在專(zhuan) 業(ye) 上給予具體(ti) 的指導。
熱貢畫院:一家企業(ye) 的責任擔當
和仁青多傑一起成長的,還有由娘本創建的熱貢畫院。熱貢畫院位於(yu) 同仁隆務鎮吾屯村,2008年8月正式運營,主要從(cong) 事熱貢藝術的創研、培訓、製作、銷售、展覽、收藏等。
圖為(wei) 熱貢唐卡畫院 仁青多傑供圖
據仁青多傑介紹,早年創建熱貢畫院的目的就是幫助貧困家庭改善生活、脫貧摘帽。畫院開業(ye) 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從(cong) 福利院收養(yang) 孤兒(er) 、教授他們(men) 唐卡繪畫手藝,讓他們(men) 有一技之長。就算到了已經消除了絕對貧困的今天,在熱貢畫院學習(xi) ,依然免除學費、生活費、顏料費,過年甚至還會(hui) 發生活費。算上電費水費等雜項,熱貢畫院隻在這一項上的支出,每年就約上百萬(wan) 。
與(yu) 此同時,娘本和他的朋友們(men) 還按照每年每人5000元的標準,資助當地的貧困大學生,先後已有170多名大學生受益。
作為(wei) 黃南州的龍頭企業(ye) ,熱貢畫院下設青海熱貢藝術傳(chuan) 習(xi) 中心、熱貢畫院職業(ye) 技能培訓學校,截至目前,前者帶動當地500戶農(nong) 牧戶從(cong) 事熱貢藝術事業(ye) ,簽約畫師600餘(yu) 人,後者培養(yang) 的畫師中,出師的累計有700多名,目前有70多名學生在學習(xi) 。
唐卡在顏料原料的選擇上,以礦物和植物為(wei) 主,比如:金、銀、瑪瑙、孔雀石、青金石、朱砂等,以及藏紅花、大黃、藍靛等。天然的原料加之獨特的研製工藝,所繪製出的唐卡曆經數百年,依然可以保持色澤豔麗(li) 。圖為(wei) 唐卡顏料的原料 攝影:許娜
也正因如此,熱貢畫院先後榮獲“青海省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青年就業(ye) 創業(ye) 見習(xi) 基地”“國家文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青海省產(chan) 業(ye) 化扶貧龍頭企業(ye) ”“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農(nong) 牧民技能培訓示範基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生產(chan) 性保護示範基地”等稱號。
近兩(liang) 年多來因為(wei) 疫情,唐卡的銷售很受影響。仁青多傑說,熱貢畫院正在創作的一幅1300米唐卡長卷,雖已創作過半,但因種種原因,目前處在停滯階段。但作為(wei) 龍頭企業(ye) ,熱貢畫院即便咬著牙,也要站起來、朝前走。
唐卡的雙重責任:文化傳(chuan) 承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熱貢藝術是一張名片,展示著同仁的文化底蘊;也是一座橋梁,連接著同仁和外麵的世界。熱貢唐卡也有它的雙麵連接,一麵是文化傳(chuan) 承,另一麵則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唐卡技藝的傳(chuan) 承,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發生著變化,曾經有過的“傳(chuan) 男不傳(chuan) 女,傳(chuan) 內(nei) 不傳(chuan) 外”的規定,現在都已經打破了。在熱貢畫院職業(ye) 技能培訓學校裏,學習(xi) 唐卡的女生不到10人,而當地農(nong) 戶家裏,基本上每戶都有女畫師。
圖為(wei) 仁青多傑的大女兒(er) 在“創作” 仁青多傑供圖
仁青多傑自己也有兩(liang) 個(ge) 女兒(er) ,大女兒(er) 已經快五歲了,受家庭環境熏陶,從(cong) 會(hui) 走路時起,就喜歡拿毛筆,也非常喜歡畫畫。仁青多傑和父親(qin) 每天都在畫畫,有一次在北京,仁青多傑的一幅唐卡快要完成了,女兒(er) 趁著中午大人們(men) 吃飯的間歇,跑出去拿著毛筆和顏料自己畫。那幅畫仁青多傑一直保留在北京,準備等女兒(er) 長大後送給她。
仁青多傑介紹,從(cong) 前他父母那一代的女性隻能幹幹農(nong) 活,不用手機,也不化妝。而現在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改善,女性有了更多就業(ye) 選擇,就比如畫唐卡,也因此有了買(mai) 手機、買(mai) 名牌化妝品、買(mai) 車、蓋房的經濟能力。
生活改善了,學生卻變得有些難帶了。仁青多傑從(cong) 2016年開始帶學生,學生裏麵有青海省內(nei) 的,也有山東(dong) 、北京等地的。仁青多傑學唐卡那會(hui) 兒(er) ,手機並不普遍,學生們(men) 也都很聽話。而現在,多了手機,也多了娛樂(le) 方式。娘本唐卡藝術中心開通了短視頻賬號,仁青多傑有時也會(hui) 連著刷幾個(ge) 小時的短視頻,除了分享一些創作的片段,還有很輕鬆活潑的內(nei) 容。唐卡的學習(xi) 和傳(chuan) 承,麵臨(lin) 新的機遇和挑戰。
仁青多傑說,唐卡是可以走向世界的藝術;有更多的人傳(chuan) 承,唐卡也會(hui) 走得更遠,走向更大的舞台。(新利平台 記者/楊月雲(yun) 許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新唐卡藝術裏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
12月24日,西藏自治區唐卡藝術與文化協會召開的《新時代 新唐卡 新融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2021年度會員大會暨“一飛衝天——神十三”西藏新唐卡主題藝術展在西藏自治區拉薩拉開序幕。[詳細] -
“見即願滿”——西藏唐卡藝術走向新輝煌
11月17日,“見即願滿”西藏精品唐卡美術展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開展。[詳細] -
傳承發揚唐卡文化藝術 西藏唐卡協會成立
10月10日,西藏唐卡協會成立大會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召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