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的未來在課堂 他們才是最好的“蟲草”
理塘縣村戈鄉(xiang) 小學,一問起最好的蟲草在哪裏,孩子們(men) 紛紛舉(ju) 起了書(shu) 本。
理塘縣村戈鄉(xiang) 小學,孩子們(men) 在快樂(le) 地吃午餐。
雪山下的村莊,寧靜得連一隻鳥飛過,都能聽見翅膀破空的聲音。
6月10日,丁真的家鄉(xiang)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格聶鎮然日卡村,剛下過雨,繞村走兩(liang) 圈都很難見到一個(ge) 人,就連往日門庭若市的丁真舅舅家的民宿也關(guan) 著門。
人都去哪兒(er) 了?
每年5月至6月,是理塘縣蟲草采集季,成千上萬(wan) 的人們(men) 帶著帳篷,遷徙到海拔4500米甚至更高的地方采集蟲草。對他們(men) 而言,每年大部分收入都是這一個(ge) 多月裏掙來的,生活被鮮明地劃分為(wei) “采蟲草”和“不采蟲草”的日子。
在這個(ge) 季節,對理塘人來說,許多村莊和集鎮都空空如也。不過,在理塘縣各個(ge) 學校裏,卻是另一番景象:人頭攢動,書(shu) 聲琅琅……
理塘縣教體(ti) 局辦公室副主任達娃澤仁告訴記者,今年蟲草季,理塘縣35所中小學裏的13187名學生,沒有一個(ge) 人在上課時間離開學校上山采蟲草。
實際上,在理塘縣,幾乎每個(ge) 農(nong) 牧民家的孩子都有過采蟲草的經曆,許多眼尖的孩子甚至還特別有優(you) 勢,挖到的蟲草比大人還多,一個(ge) 多月可以采到價(jia) 值超過3萬(wan) 元的蟲草。
但,這已成為(wei) 過去。
“讓娃娃們(men) 采蟲草隻能掙到現在的錢,掙不到以後的錢。”“孩子們(men) 學到了知識才能有更多選擇,在學校裏的他們(men) ,才是最好的‘蟲草’。”
他們(men) 的未來,不在蟲草山上,而是在課堂、在校園……
過去
每到蟲草季學校幾乎空了
有家長“偷走”孩子上山采蟲草
6月10日中午12時,午飯鈴聲響起,理塘縣村戈鄉(xiang) 小學的428名學生在操場上排得整整齊齊,等待就餐。
作為(wei) 理塘縣村戈鄉(xiang) 小學副校長,李楊央來到這裏已經10多年了。她自豪地告訴記者,近年來的蟲草季,學校裏沒有一個(ge) 孩子離開學校去挖蟲草。
不過,10多年前李楊央剛來理塘的時候,情形完全不一樣。
理塘縣蟲草采集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理塘是四川最大的冬蟲夏草產(chan) 區,每年五六月份會(hui) 湧進數以萬(wan) 計的腰裏別著“小鋤頭”的農(nong) 牧民,這幾乎是他們(men) 一年裏最大的一筆收入,也是他們(men) 最為(wei) 重視的一次勞動,舉(ju) 家出動是常態,那一個(ge) 多月學校裏幾乎是空的。
“家長們(men) 會(hui) 找各種借口來給孩子們(men) 請假。”李楊央回憶,甚至還有家長帶走能采蟲草的學生,將一個(ge) 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孩留在學校,美其名曰“一個(ge) 換一個(ge) ”。
但請假的家長還隻是少數,更多的家長是把孩子直接“偷”走上山,招呼都不打一個(ge) :有的學生周末回了家直接就被家長帶上山,老師們(men) 周一上課看不到學生,不用問,就知道采蟲草去了。
李楊央開玩笑說:“外地有蟲草假,我們(men) 這裏沒放過蟲草假,但蟲草季學生們(men) 都跑得差不多了,相當於(yu) 給我們(men) 老師放假了。”
理塘縣教體(ti) 局辦公室副主任達娃澤仁告訴記者,以前,受地理環境和生活習(xi) 慣影響,農(nong) 牧區家長學曆普遍偏低,無法對子女進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導,有的甚至認為(wei) 沒有知識照樣能生活。因此,每到蟲草季節,理塘學生流失較為(wei) 嚴(yan) 重。
改變
“三不通”村莊建起教學點
上百孩子不再曠課去采蟲草
理塘縣最後一名孩子在蟲草季從(cong) 山上回到課堂是幾年前?理塘縣教體(ti) 局副局長劉曉紅說不上來。在她看來,這其中一個(ge) 裏程碑式的節點是2018年,當年不通路、不通電、不通信號的克日澤窪村教學點建立。
2018年6月的一天,禾尼鄉(xiang) 政府一名鄉(xiang) 幹部敲開了縣教體(ti) 局局長雷紅生辦公室的門,稱克日澤窪村沒有教學點,希望能建一個(ge) 。對於(yu) 細節,這名鄉(xiang) 幹部不願多說,隻是希望能派人到現場去看看再說。
克日澤窪,在藏語裏意為(wei) “雪山下的部落”。名字很美,但村民以前的日子並不容易。克日澤窪村地處邊遠高寒牧區,平均海拔超過4100米,以前是典型的“不通路、不通電、不通信號”三不通村莊,牧民們(men) 幾乎與(yu) 現代生活隔絕。
教體(ti) 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下鄉(xiang) 調研。次日,劉曉紅帶隊前往克日澤窪村。一早出發,抵達時已是中午。他們(men) 站在山坡上,看見村民們(men) 正在草原上“耍壩子”(類似於(yu) 野餐),有許多孩子跑來跑去。
談起想建教學點的初衷,村民們(men) 道出原委:以前不通路,把孩子們(men) 送到縣上、鄉(xiang) 上讀書(shu) ,周末接不了,娃娃獨自往返,一路上危險重重。“現在路通了,有條件了,大家都知道讀書(shu) 才能改變命運,才能走出大山。”說到動情處,很多農(nong) 牧民眼眶紅紅的。
工作組立即展開摸排,村子裏有90多個(ge) 娃娃應該進入學前教育,12歲以下的孩子有40多個(ge) 。可孩子們(men) 讀書(shu) ,要麽(me) 到70餘(yu) 公裏外的縣城,要麽(me) 去距離村子80餘(yu) 公裏的村戈鄉(xiang) 小學,可到這兩(liang) 處,步行需要一天時間,即使騎摩托車,也要三個(ge) 小時以上。
回到單位,劉曉紅將此事匯報後,教體(ti) 局很快開了局務會(hui) ,並將調研和會(hui) 議結果上報。縣委、縣政府研究後,同意建立克日澤窪村教學點,並要求在2018年9月之前開設學前班和一年級。
在村級幼教點的基礎上,教體(ti) 局的各方投入接踵而至。先期來到這裏的,是4名禾尼鄉(xiang) 小學的老師。為(wei) 了支持老師,牧民們(men) 抱來一捆捆柴火;怕老師吃不好,牧民們(men) 又給老師搭起了簡易廚房,送來酥油、牛肉等。
9月開校時,教室裏,坐著高矮不一的學生;教室外,站著眼裏閃爍著希望的家長們(men) 。第一堂課下課時,許多家長抹著淚離開。
現在的克日澤窪教學點,已先後累計投入數百萬(wan) 元,教學樓寬敞、操場綠茵如毯,和許多縣城內(nei) 的小學相差無幾。
6月14日,克日澤窪教學點負責人降央桑珠告訴記者,現在,教學點內(nei) 設有學前教育和小學1~3年級,共有107名學生,其中學前教育階段有35人,義(yi) 務教育階段有72人。自從(cong) 2018年教學點建立後,再也沒有孩子在蟲草季曠課去采蟲草了。
現狀
家長安心采蟲草
孩子安心在學校
曾經,位於(yu) 理塘縣城郊結合部的村戈鄉(xiang) 小學,戶籍不在這裏的外地生不少。李楊央記得,大約十年前,學校聯合鄉(xiang) 上想了個(ge) 辦法,規定隻要學生外出采蟲草就不要再回學校了,直接回戶籍所在地讀書(shu) 。情況迅速得到好轉,但依舊有家長找借口,“我的娃娃周六周日沒人管,隻能把他帶著去采蟲草”。
後來,政府主導、家長零負擔的寄宿製學校相繼在理塘各鄉(xiang) 鎮落實,學生們(men) 讀書(shu) 不花一分錢,周六周日不願回家可以留校,老師周六周日也不休息,吃喝拉撒都管完,家長們(men) 就沒了借口。
“我們(men) 也趁機給家長們(men) 做工作:你就安安心心采蟲草,孩子們(men) 就安安全全在學校。”李楊央說,學校也製定了相應政策:教師最多隻能批三天假,超過三天,班主任就要報給學校,學校再報給鄉(xiang) 鎮,鄉(xiang) 鎮就要去找人。“如果因為(wei) 采蟲草耽誤了學習(xi) ,按照村規民約給予相應的處罰,受到的損失遠不止金錢”。
再後來,控輟保學政策之下,孩子們(men) 在校時間變長,一分錢不花,穿得好,吃得飽,不用經曆山上的風霜雪雨,回家後講衛生做家務,還幫家裏算賬,參加夏令營等走出去的機會(hui) 也越來越多,看到的世界越來越大。這些變化讓理塘的學生和家長們(men) 漸漸明白,采蟲草不是人生最好的路,隻有進學校、入課堂、多讀書(shu) 才是最好的出路。
“時代在變,低年級的小朋友已經沒有到這個(ge) 季節就要出去采蟲草的意識了,最多就周末回去體(ti) 驗一下。”李楊央說,“現在最好的‘蟲草’在課堂,知識改變命運的理念深入人心。”
27歲的澤宗和25歲的妹妹降真就是上萬(wan) 蟲草大軍(jun) 中的一員。10多年來,幾乎每年的蟲草季,姐妹倆(lia) 都會(hui) 跟著媽媽上山采集蟲草。6月8日,姐妹倆(lia) 采集到近40根蟲草,這已算是今年不錯的收獲。隨後的幾天,姐妹倆(lia) 一根都沒采到。
6月12日,蟲草季進入尾聲,姐妹倆(lia) 也下了山。今年,她們(men) 靠采蟲草掙了2萬(wan) 多元,這些錢,除了少部分留給自己外,幾乎都會(hui) 交給父母,以支持在外地讀書(shu) 、從(cong) 未上山采過蟲草的弟弟。
澤宗的爸爸日青在山下經營蟲草生意,他說:“讓娃娃們(men) 采蟲草隻能掙到現在的錢,掙不到以後的錢。”他堅信,全家的努力一定會(hui) 讓兒(er) 子畢業(ye) 後有更多的選擇,而不僅(jin) 僅(jin) 是采蟲草、賣蟲草。
理塘縣教體(ti) 局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理塘縣曆屆縣委、縣政府始終樹立“最大的民生在教育,最好的蟲草在學校”的思想,傾(qing) 盡全力支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五年來全麵落實教育扶貧基金740.25萬(wan) 元,惠及8107名貧困學生,減免幼兒(er) 保教費712.7萬(wan) 元,落實各類補助資金約2.15億(yi) 元。目前,理塘縣建有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35所,其中寄宿製學校34所。
“理塘縣隻有城區裏的一所小學不是寄宿製,因為(wei) 這裏的學生幾乎都是縣城裏的孩子。”達娃澤仁說,以今年蟲草季為(wei) 例,理塘縣全縣35所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裏的13187名中小學生沒有一人在教學時間離開學校上山采蟲草。
劉曉紅以去年理塘縣中考為(wei) 例,中考前20名,基本上都是來自農(nong) 牧區的娃娃。“政府和家庭的支持、身邊榜樣的感染、互聯網的發展和眼界越來越開闊,讓他們(men) 感受到了教育帶來的希望。你去理塘中學看看,早上六點多,站在路燈下看書(shu) 的孩子大多來自農(nong) 牧區。”
是的,理塘校園裏的孩子們(men) ,就像一根根“蟲草”,正在悄悄為(wei) 未來積蓄著力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建設縣級窗口學校
如今的理塘縣第二中學已成為一所校園文化(製度)體係完善、學校課程體係成型、師資培養體係健全、“數字校園”基礎建設完善的縣級窗口學校。[詳細] -
四川省理塘縣:國家安全教育宣傳進校園
國家安全,聽起來好像離我們有些遙遠。但國家安全不僅關乎國家的興亡,還關乎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我們一定要重視國家安全![詳細] -
四川理塘:形式多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3月25日晚,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人民法院黨史學習教育青年幹警讀書分享會上,法警大隊澤仁卓瑪分享了自己的讀書學習體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