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川西高原:秋收油菜忙

發布時間:2022-09-05 10:09:00來源: 新華網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二普魯村,村民在收割油菜(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順著蜿蜒的卡拉腳河進入連綿的大山,不多時,硬化路兩(liang) 旁的田地變得開闊,迎麵拂來的山風裏帶著草木的清香。卡拉腳河邊的油菜田裏,二普魯村的村民正揮著鐮刀收割油菜。

  二普魯村位於(yu)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卡拉腳鄉(xiang) ,平均海拔3000多米。

  “高原氣候多變,熟了就要抓緊收。”曬場裏,二普魯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侯正鑫和村民們(men) 不停地把油菜杆從(cong) 車上卸下來,寬闊的曬場被金黃色一點點充溢起來。

  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二普魯村,阿木初和村民在收割油菜(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唐文豪 攝

  前兩(liang) 年沒有曬場,打出來的菜籽隻能放到村活動室或者村民家裏,不少菜籽受了潮。“為(wei) 此,村黨(dang) 支部向上申請到浙川援建的項目資金,建起了1100平方米的現代化曬場。”侯正鑫說。

  石磨吊上房梁,水車吱扭扭轉起來,你砌塊磚,我鏟把土,村民們(men) 七手八腳地在曬場旁搭了座傳(chuan) 統榨油坊。

  “我們(men) 的有機菜油要賣30元一斤呢!”侯正鑫說。

  66歲的阿木初大娘說,“前兩(liang) 年集體(ti) 地裏的油菜種得好,今年我也試著種了一畝(mu) ,等收完村裏的就收我家自己的。”她種了一輩子玉米、青稞、土豆,今年可以第一次吃到自家菜籽榨出的菜油。

  如今,二普魯村的人均年收入已經超過了2萬(wan) 元,“今年能收上萬(wan) 斤菜籽,明後年如果天氣好產(chan) 量還能翻番。”侯正鑫說。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