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絕壁搶通!這是一條必須打通的路 這也是一條要盡快搶通的路

發布時間:2022-09-08 16:55:00來源: 四川日報

  9月7日18時許,救援人員從(cong) 海螺溝景區將一位受傷(shang) 群眾(zhong) 用擔架運出。因景區通往磨西鎮的主幹道還在搶通中,救援人員采取吊繩、拖拉的方式,將受傷(shang) 群眾(zhong) 從(cong) 斷道處向上運送到落差一百多米的安全處,再由等候的救護車運送至醫療點。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吳聃 攝

  “轟轟轟……”9月7日7時許,瀘定縣磨西鎮通往海螺溝景區的主幹道X019線上,傳(chuan) 來陣陣施工聲。震後第三天,這條公路的搶通施工仍在繼續。

  這是一條必須打通的路。X019線是進入海螺溝景區的唯一幹線公路,雖然震後景區內(nei) 群眾(zhong) 和遊客得到了及時妥善安置,但車進不去、出不來,要把群眾(zhong) 和遊客轉移出來,僅(jin) 靠直升機、鋼繩搭起的救援通道,遠不如道路運輸順暢便捷。

  這也是一條要盡快搶通的路。搶險人員接到指令顯示,地震時有車正在路上行駛,可能被垮塌的山體(ti) 掩埋,可能有失聯人員。

  救援,刻不容緩!

  搶通,迫在眉睫!

  可眼前的X019線,很難稱之為(wei) “路”。蜀道集團現場搶險負責人楊建平記得,9月6日一早,大家來到現場,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沿山而建的公路,從(cong) 山頂彎到山腰,仿佛折成了幾層,掛在山壁上;公路的絕大部分已被塌方體(ti) 掩埋,山壁變絕壁,哪裏還有路!

  一套搶通方案立即製定——

  被困車輛可能就在入口段,隻能采取對路麵進行清理的方式搶通,挖掘機、裝載機搭配,全力開進;道路狹窄,一個(ge) 作業(ye) 麵隻能擺放一台機械,那就多台挖掘機先上,開辟多個(ge) 作業(ye) 麵,提高作業(ye) 效率;餘(yu) 震不斷,不時有石塊滑落,就安排專(zhuan) 人“放哨”,觀察上方垮塌體(ti) ,及時提醒操作手……

  一兩(liang) 百米高的山壁上,從(cong) 山頂傾(qing) 瀉而下的塌方體(ti) 上,挖掘機揮舞著鐵臂,不斷向前。施工機具駛過,塌方體(ti) 變薄了,路基露出來了。

  遊客小遊來到入口,翹首以盼。地震那天,她的朋友自駕到景區,很可能就在這條路上的掩埋體(ti) 中。接到救援指令,沿著清理好的路段,神鷹救援隊來了,準備用專(zhuan) 業(ye) 儀(yi) 器開展救援。但被掩埋的路段,短短兩(liang) 公裏就有約10萬(wan) 立方米塌方體(ti) ,生命探測儀(yi) 都無法使用。

  隻能使用大型機械助力!甘孜州公路局、蜀道集團、中交四公局的5台機械齊出動,多個(ge) 作業(ye) 麵同時作業(ye) 。12時,1公裏多的路段清理了出來,山壁上,第二層的公路逐漸露出“真容”。

  4個(ge) 多小時後,在滿是巨石、斷枝等垮塌體(ti) 的道麵,救援機械壓出一條臨(lin) 時通道。雖然未能挖到小遊朋友的車輛,但也有好消息傳(chuan) 來。一名50歲左右、頭部因撞擊受傷(shang) 的女性,被武警四川總隊、甘孜特警救出。

  19時30分,天空飄起了雨,施工不得不停止。今天,將繼續搶通絕壁上的“生命通道”。

  講述

  海螺溝景區被困遊客:

  地震當晚,救援隊就來了

  9月7日18時許,海螺溝景區又有10餘(yu) 名被困群眾(zhong) 被救出。因通往景區主幹道還在搶通中,消防隊員多采取吊繩、拖拉等方式轉移群眾(zhong) 。其中,就包括前來旅遊的羅絨一家7口。羅絨為(wei) 我們(men) 講述了自己的經曆:

  我是瀘定人。地震發生那天,我和父母、兄弟,帶著爺爺、奶奶、兒(er) 子,一家7口人到海螺溝景區度假,住在瀘定縣磨西鎮共和村一家溫泉山莊。

  地震發生時,我們(men) 正在山莊遊泳池邊休息,突然地動山搖,遊泳池的水翻了出來,石頭滾得到處都是,屋頂的瓦片也在掉……很快,手機沒信號了,也沒電。一籌莫展之際,山莊老板找了過來,安排我們(men) 和其他10多名遊客在山莊大廳打地鋪。

  晚些時候,大家去了村上的集中安置點。聽說,當晚淩晨2點,就有消防救援人員進村,把一些受傷(shang) 的村民和遊客先行轉移出去。

  9月6日上午,部隊的直升機前來空投物資,投放點是共和村希望小學,離我們(men) 安置點大概200米。當天中午,又有救援人員來找我們(men) ,挨個(ge) 問“還有沒有受傷(shang) 的”,還說“先把受傷(shang) 的帶出去”……

  在安置點住了兩(liang) 晚後,消防隊員今天(7日)把我們(men) 一家帶出村。一路上,我注意到好多地方都垮了,有兩(liang) 三段路甚至連路基都沒了。斷道的地方,消防隊員拉了救援繩索,看著細,但很結實。山體(ti) 坡度大概30度,我們(men) 踩著山體(ti) 、拉著繩索,在消防隊員的護送下順利過去,我兒(er) 子還是消防隊員背過來的。

  地震是天災,誰都不想遇到。地震發生後,我們(men) 有吃有住,消防、公安很快趕來救災,謝謝你們(men) !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