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唐卡畫師華旦南加:以唐卡為媒向世界分享藏文化

發布時間:2022-10-20 09: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金秋十月,位於(yu) 滇川藏大三角區的雲(yun) 南香格裏拉猶如被打翻的調色板,森林、草甸、濕地由綠轉黃,與(yu) 藍天白雲(yun) 交織成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吸引遊客紛至遝來的不僅(jin) 是美景,還有當地豐(feng) 富多彩的藏族文化。

  距噶丹·鬆讚林寺不遠處,一家藏式風格酒店內(nei) 的博物館令入住遊客嘖嘖稱奇。館中以“畫卷天堂,哲思海洋”為(wei) 主題,展示了酒店創始人多年來收集的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唐卡作品。一幅幅畫工精湛、色彩豔麗(li) 的唐卡,讓駐足觀看的遊客感受到藏文化的藝術魅力與(yu) 文化底蘊。“沒想到我來香格裏拉旅遊,大部分時間都‘泡’在酒店觀摩唐卡。”四川遊客張思菱笑著說。

  唐卡是用彩緞裝裱的卷軸畫,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2006年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名錄。如今,來自各地的遊客不僅(jin) 觀賞、收藏唐卡,更希望能親(qin) 自體(ti) 驗唐卡的繪製過程。

  “唐卡的顏料來自於(yu) 植物和礦物,顏色經久不褪,甚至上千年不褪色。”在香格裏拉唐卡藝術中心,39歲的藏族唐卡畫師華旦南加一邊介紹,一邊指導著數位遊客體(ti) 驗唐卡繪製。

  華旦南加出生於(yu) 青海省,17歲起就先後在青海、四川拜師學習(xi) 繪製唐卡。他回憶,學習(xi) 畫傳(chuan) 統唐卡的門檻較高,學習(xi) 過程十分辛苦,但越接觸唐卡就越讓他沉迷。數年的學習(xi) ,也讓他堅定了將唐卡作為(wei) 畢生事業(ye) 的想法。

  2008年,為(wei) 更好傳(chuan) 承唐卡,傳(chuan) 播藏文化,華旦南加來到雲(yun) 南省香格裏拉市開設了一家唐卡藝術中心。最初,該中心僅(jin) 為(wei) 藏族孩子免費提供教學和食宿。隨著了解和喜愛唐卡的人越來越多,不僅(jin) 中國各地的唐卡愛好者慕名而來,該中心更吸引了不少國外遊客前來參觀和體(ti) 驗。

  華旦南加說,在繪製唐卡的過程中,畫者收獲的不僅(jin) 是繪畫技巧,更能讓內(nei) 心得到平靜。他介紹,唐卡起源於(yu) 公元7世紀左右,傳(chuan) 承至今,各流派自成係統,表現形式多樣。在上千年的傳(chuan) 承中,唐卡繪製保留了諸多傳(chuan) 統,如要求畫師品德高尚,繪製前要沐浴淨身等。

  “發展至今,唐卡慢慢走進大眾(zhong) 視野,也在不斷創新。例如一些服飾和背包上印有唐卡元素,這讓唐卡更加易於(yu) 推廣。”華旦南加說。

  今年,華旦南加參與(yu) 了紀錄片《寶藏》的攝製。在該片中,他講述了唐卡的發展以及自己對唐卡的思考。近期,《寶藏》正在日本熱播,還會(hui) 在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陸續播出。對此,華旦南加十分高興(xing) ,“希望該片的播出,能以唐卡為(wei) 媒,讓世界各地的民眾(zhong) 更加了解藏文化。”

  談起唐卡的傳(chuan) 承,華旦南坦言現在越來越少的家庭願意讓孩子專(zhuan) 門學習(xi) 唐卡繪製。“目前西藏大學設置了唐卡專(zhuan) 業(ye) ,希望有更多學校也能夠開設相關(guan) 課程,讓唐卡有更好傳(chuan) 承發展的平台。”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