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青海唐卡藝術小鎮:“勞模畫師”師帶徒,文化扶貧富一方

發布時間:2022-10-19 10: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青海唐卡藝術小鎮:“勞模畫師”師帶徒,文化扶貧富一方
圖為(wei) 完德尖措(右)指導徒弟繪畫唐卡。 馬文莉 供圖

  沿著隆務河,通過蜿蜒的隆務峽穀,走進素有“中國唐卡藝術之鄉(xiang) ”美譽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如畫的風景與(yu) 當地民族文化,在秋意濃鬱的村莊裏交相輝映。

  走進當地村莊,公路兩(liang) 旁的唐卡銷售點、唐卡畫室、唐卡研習(xi) 中心等,可見“中國唐卡藝術之鄉(xiang) ”名副其實。據悉,當地正建設青海省第一批省級特色小(城)鎮同仁·唐卡藝術小鎮。

圖為(wei) 畫師繪畫唐卡。 馬文莉 供圖
圖為(wei) 畫師繪畫唐卡。 馬文莉 供圖

  此間一些村落,“家家畫唐卡,戶戶有畫師”,當地以唐卡為(wei) 代表的熱貢藝術,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項目。

  坐落於(yu) 同仁市吾屯下莊村的龍樹畫苑,始終堅守集中培訓傳(chuan) 授技藝、創作繪製大型精品唐卡的初心。多年如一日,龍樹畫苑培養(yang) 了百名熱貢唐卡藝人,學成出師年純收入達50萬(wan) 元以上的學員有30餘(yu) 人。

圖為(wei) 畫室內(nei) 學徒練習(xi) 繪畫唐卡。 馬文莉 供圖
圖為(wei) 畫室內(nei) 學徒練習(xi) 繪畫唐卡。 馬文莉 供圖

  來到龍樹畫苑的學生畫室,畫苑“80後”的“勞模”負責人完德尖措,正在與(yu) 幾名徒弟共同繪製一件巨幅唐卡作品。他們(men) 手持各色顏料,嚴(yan) 謹細致地給唐卡的不同部位上色。

  莊嚴(yan) 又生動的造型、精細絕美的工筆、濃鬱獨特的色彩,散發著唐卡藝術的無窮魅力。不論春夏秋冬,在龍樹畫苑,70餘(yu) 名學員常年潛心研習(xi) 唐卡繪製技藝。

  “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的保護和重視,讓我們(men) 民間藝人很受鼓舞。大家常常為(wei) 了繪製一幅期望的唐卡,廢寢忘食。”來自甘肅甘南的18歲的紮西彭措通過在龍樹畫苑兩(liang) 年的學習(xi) ,繪畫技藝不斷嫻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完德尖措看來,培養(yang) 唐卡藝人的主要目的是讓村民憑借一技之長,發家致富。前來龍樹畫苑學習(xi) 的所有學徒不僅(jin) 免費入學,每年還有2萬(wan) 元至15萬(wan) 元不等的收入。其學製為(wei) 6至7年,期滿,還可以根據自身發展需求,出師或繼續深造。

圖為(wei) 畫師繪畫唐卡。 馬文莉 供圖
圖為(wei) 畫師繪畫唐卡。 馬文莉 供圖

  “畫苑每年會(hui) 支付我2萬(wan) 多元的補助。”23歲的夏吾多傑說,“唐卡技藝,一定會(hui) 改變我們(men) 家的現狀,日子會(hui) 越來越好。而且師傅們(men) 技藝精湛、為(wei) 人善良,周邊村子的年輕人和外地的喜愛者都來他的門下學習(xi) 唐卡繪畫。”

  “投入是為(wei) 了讓更多的村民走進唐卡。我們(men) 來者不拒,傾(qing) 力培養(yang) 唐卡愛好者。他們(men) 出師了,開畫室、帶徒弟,可以輻射帶動更多的人走向富裕。”完德尖措說。

  夏吾完德說:“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入股建成熱貢文化藝術創作基地,唐卡、民族手工藝品、泥塑工作者發揮才能,吾屯唐卡已成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力。”

  不斷付出的完德尖措,還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

  如今,同仁市已建成唐卡、堆繡、泥塑、木雕、石刻等文化扶貧產(chan) 業(ye) 園創作基地,已有20多家頗具規模的畫院,大小文化企業(ye) 400餘(yu) 家,從(cong) 業(ye) 人員超過4萬(wan) 人。

  此外,有著交通樞紐優(you) 勢的同仁,除了發展唐卡經濟,還依托旅遊業(ye) 、農(nong) 牧業(ye) ,融合發展文旅經濟,包括唐卡製作銷售、文創產(chan) 品創作、鄉(xiang) 村“藏家樂(le) ”和畜牧業(ye) 等。

  記者從(cong) 青海省黃南州獲悉,這十年,青海省黃南州文化旅遊加快融合發展,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正式獲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chuan) 承人和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總數分別達到8項、15名、8名,總量均位居青海全省第一。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