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上千名建設者戰低溫鬥冰雪
航拍柯拉光伏電站。 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供圖
點位
甘孜州雅江縣柯拉光伏電站
1月25日,農(nong) 曆正月初四,四川省甘孜州雅江縣,在海拔4600米的柯拉光伏電站建設一線,一輛輛拖掛車排成“長龍”將近150噸的組件與(yu) 支架運上山頂,數十台打樁機將一根根基礎樁打入地下,現場風聲、吆喝聲、機械轟鳴聲交織在一起,烘托出火熱的建設場麵。
柯拉光伏電站是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總投資超53億(yi) 元,裝機規模100萬(wan) 千瓦,首次將全球“水光互補”項目規模提升到百萬(wan) 千瓦級。
為(wei) 實現今年建成投運的目標,1000多名建設者在春節期間堅守項目現場,搶抓施工窗口期,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掀起冬季施工熱潮。
低溫挑戰
冰天雪地裏給打樁機混凝土“蓋被子”
電站所在的柯拉鄉(xiang) ,剛下完一場大雪,夜裏氣溫低至零下20攝氏度,給施工帶來很大挑戰。通往施工現場的“27道拐”交通道路,幾乎被冰雪掩埋。運輸車輛在路上排起長隊,道路泥濘,車輛打滑拋錨是常態。
8時,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柯拉光伏項目部光伏工程組的羅義(yi) 東(dong) 和同事從(cong) 營地前往施工現場。路程才走一半,他就大口喘著粗氣。
9時,寒風肆虐,吹到臉上如刀割一樣疼。“雖然穿著棉衣棉褲,戴著圍脖棉帽,但我的手腳已經不聽使喚了。”項目部送出工程組員工劉強國說,“平原地區3分鍾能幹完的活,在海拔4000多米需半個(ge) 小時,不僅(jin) 人難受,連機械都‘高反’到失效。”
項目部經理楊誌偉(wei) 冷得直搓手。來到柯拉項目現場後,他每天睡眠時間不足6個(ge) 小時,“睡不著,容易醒。”他最近一直為(wei) 低溫的問題發愁。原本計劃在入冬前打完53萬(wan) 根基礎支架樁,受疫情和降雪影響進度滯後。入冬後,柯拉項目現場的氣溫越來越低。“在高寒高海拔地區施工,遇到這麽(me) 低的氣溫,一般就停工了。”楊誌偉(wei) 說,為(wei) 了在今年夏天用電高峰到來前投產(chan) 發電,必須戰低溫鬥冰雪,把施工進度條拉滿。
挑戰巨大。現場布置了100多台打樁機、空壓機等機械設備,但因為(wei) 氣溫太低、冬天含氧量更少,“要把打樁機打燃,光預熱就得1個(ge) 小時。”楊誌偉(wei) 歎了一口氣,還得小心嗬護這些設備,一旦受凍造成損壞,將直接影響施工進度。
怎麽(me) 辦?施工人員想出了給機械設備“蓋被子”的巧辦法。被子是特製的——裏層保暖棉、外層防水布,每台設備蓋一床被子,用來遮風擋雨。
電熱毯也用上了。澆築混凝土工序,如果氣溫太低,混凝土會(hui) 像凍豆腐一樣結構疏鬆,強度達不到要求。“為(wei) 此,我們(men) 準備了很多工業(ye) 電熱毯,給混凝土保溫。”楊誌偉(wei) 說。
為(wei) 減少冰雪低溫天氣對施工的影響,柯拉光伏電站為(wei) 光伏工程和送出工程的機械設備、升壓站、塔基等均采取了保溫措施,共使用棉被約3.2萬(wan) 平方米、工業(ye) 電熱毯7060平方米。
進度挑戰
創造高寒高海拔地區施工先例
柯拉光伏電站項目工程量大,場址麵積約16平方公裏,由200多萬(wan) 塊光伏組件、5000多台逆變器、300多台箱式變壓器組成,規模為(wei) 全球之最。如此龐大的工程量,建設期卻不足1年。
當天中午,項目部員工林天、廖文武、楊文超在工地上匆匆用餐後,立即組織開展光伏組件鋪設工作。
截至今年春節,柯拉光伏電站已完成基礎樁施工44.3萬(wan) 根,總長約1329千米,是成昆鐵路的1.2倍;完成光伏支架安裝1.1萬(wan) 組,總重約7040噸,相當於(yu) 17列8節編組動車的重量;完成光伏組件安裝覆蓋麵積17.5萬(wan) 平方米,相當於(yu) 25個(ge) 標準足球場的麵積。目前,設備基礎按計劃有序推進,項目建設朝今年全容量並網發電的目標衝(chong) 刺。
柯拉光伏電站項目開工即衝(chong) 刺,自去年7月開工以來,上千名建設者平均每月堅守一線超過26天,最長的連續82天沒有回過家。對於(yu) 他們(men) 而言,項目現場就是另一個(ge) 家。春節期間,他們(men) 將繼續完成53萬(wan) 根光伏基礎樁的施工,覆蓋約16平方公裏,創造大型光伏項目在高寒高海拔地區冬季連續大規模施工的先例。
“光伏支架的基礎樁,看著不起眼,卻是以後光伏板的‘脊梁’。”楊誌偉(wei) 介紹,支架的基礎樁每根最大承重達到7噸。柯拉光伏電站處於(yu) 高寒高海拔地區,風力強、降雪多、晝夜溫差大, 這意味著光伏支架要承受多種複雜的載荷,對光伏支架基礎施工質量及其連接部件強度有著很高的要求。施工高峰期,建設者24小時內(nei) 要完成7000根光伏支架基礎、490組7兆瓦光伏支架、3640塊超過7200平方米的2兆瓦組件安裝。
“我們(men) 上千名建設者勁往一處使,錨定今年用電高峰前並網發電目標不動搖。”楊誌偉(wei) 說,全力以赴搶進度,預計春節後施工人員將達3000多人,2月底達到4000餘(yu) 人的最高峰,大家奮戰最後幾個(ge) 月,確保如期投產(chan) 發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新春走基層丨奮戰海拔4600米——全球最大水光互補項目柯拉光伏電站施工現場見聞
春節期間,川西高原被皚皚白雪覆蓋。在海拔4600米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柯拉鄉紮拉托桑山上,1100多名建設者冒著嚴寒和缺氧連續奮戰在柯拉光伏電站施工一線。 [詳細] -
大國工程進行時丨4600米高原上的“追光者”
春節期間,多項國家重大工程加速推進,展現經濟活力,傳遞中國信心,一起來關注正在進行的一批國家重大工程。來看看世界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雅礱江柯拉電站。[詳細] -
柯拉光伏電站:趕在12月底前打好52.7萬根支架樁
11月28日,海拔4000多米的川西高原,全球最大水光互補電站——柯拉光伏電站建設正酣。電站於今年7月在甘孜州雅江縣開工建設,計劃明年上半年建成投運。[詳細] -
技術揭秘|柯拉光伏電站有哪些黑科技?
7月8日,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柯拉光伏電站)在甘孜州雅江縣開工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