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穩步邁向青海光伏產業 春光無限的遠方

發布時間:2023-03-27 11:01:00來源: 青海日報

  ——亞(ya) 洲矽業(ye) 做多晶矽產(chan) 業(ye) 發展的“實幹家”


亞(ya) 洲矽業(ye) 甘河項目多晶矽生產(chan) 基地。亞(ya) 洲矽業(ye) 供圖

  碧藍天空下,一個(ge) 個(ge) 標準化車間錯落有致,一排排提純精餾塔巍然聳立,粗細不一的銀色管道在廠區內(nei) 相互編織盤旋,罐區在“綠電”驅動下各自忙碌,運轉的循環水站奏響春季“生產(chan) 之歌”……

  3月3日15時,記者跟隨亞(ya) 洲矽業(ye) (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ya) 洲矽業(ye) ”)副總經理、亞(ya) 洲矽業(ye) 甘河項目負責人鄭連基穿過企業(ye) 的中央控製室,推開走廊深處的一扇門,以絕佳視角收獲了“一門之外,別有洞天”的驚喜。站在企業(ye) 的“觀景平台”上,“工業(ye) 之美”盡收眼底。

  看著眼前這一位於(yu) 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甘河工業(ye) 園區的亞(ya) 洲矽業(ye) 多晶矽生產(chan) 基地,鄭連基感慨道:“從(cong) 2019年謀劃到如今企業(ye) 生產(chan) 線高效運轉,這證明我們(men) 的選擇是正確的,我們(men) 的步伐是穩健的。”

  2006年,光伏產(chan) 業(ye) 方興(xing) 未艾,亞(ya) 洲矽業(ye) 作為(wei) 青海省“十一五”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東(dong) 川工業(ye) 園區。企業(ye) 在17年的發展中,曆經光伏“寒冬”的磨礪和“複蘇”的考驗,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和降本增效,以“越是艱難越向前”的決(jue) 心和實踐獲得長足發展,成為(wei) 青海光伏行業(ye) 循環產(chan) 業(ye) 鏈中的重要一環。

  如今,“雙碳”大潮奔湧向前,產(chan) 業(ye) “四地”建設紮實推進,光伏行業(ye) 在高原古城西寧蓬勃發展。結合政策導向和行業(ye) 發展需求,亞(ya) 洲矽業(ye) 位於(yu) 甘河工業(ye) 園區的全資子公司亞(ya) 矽半導體(ti) 和亞(ya) 矽矽材料應運而生。雖成立僅(jin) 3年左右,但其技術團隊和管理經營團隊主要依托於(yu) 亞(ya) 洲矽業(ye) 的支持培養(yang) ,所以,亞(ya) 矽半導體(ti) 和亞(ya) 矽矽材料在安全穩定生產(chan) 、技術創新、產(chan) 品質量、物料和能源消耗、經營管理等方麵具有與(yu) 亞(ya) 洲矽業(ye) 同等的管理水平和核心技術競爭(zheng) 力。

  “在省、市的一體(ti) 推進下,開發區管委會(hui) 統籌協調,東(dong) 川工業(ye) 園區和甘河工業(ye) 園區優(you) 勢互補,成功打造了我們(men) 這個(ge) ‘飛地項目’。項目建成後,亞(ya) 洲矽業(ye) 在青海利用綠色電力生產(chan) 多晶矽總產(chan) 能將達到年產(chan) 9萬(wan) 噸,可實現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達270萬(wan) 噸。而這些多晶矽產(chan) 品在下遊客戶手中製造成光伏組件,每年又可新增產(chan) 出更多綠色電力,實現‘綠色電力放大器’。”鄭連基說。

  為(wei) 搶抓工期,園區第一時間協調解決(jue) 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困難,按時配套建成一座330kV變電站和兩(liang) 座110kV變電站。在相關(guan) 部門的通力配合下,亞(ya) 洲矽業(ye) 甘河項目克服疫情影響,去年4月底實現亞(ya) 矽半導體(ti) 年產(chan) 3萬(wan) 噸電子級多晶矽投產(chan) ,9月底實現亞(ya) 矽矽材料年產(chan) 4萬(wan) 噸電子級多晶矽投產(chan) ,項目試車從(cong) 還原爐啟動到產(chan) 品收割一氣嗬成,截至去年年底,項目已實現滿產(chan) 。

  但要在高純多晶矽領域深耕,品質是基礎,成本控製是關(guan) 鍵。作為(wei) 多晶矽生產(chan) 過程中的核心設備——冷氫化反應器,多采用鎳基合金特厚板製造,該材料對耐高溫高壓、耐高磨損等性能要求苛刻,一直依賴進口,成為(wei) 多晶矽生產(chan) 過程中“卡脖子”的關(guan) 鍵一環。

  “在亞(ya) 洲矽業(ye) 董事長兼總經理王體(ti) 虎博士的帶領下,亞(ya) 洲矽業(ye) 技術團隊通過前期反複的調研,多次與(yu) 國內(nei) 鋼材生產(chan) 企業(ye) 和設備製造公司進行技術交流,試驗攻關(guan) ,最終由亞(ya) 洲矽業(ye) 主導,聯合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生產(chan) 出N08810鎳基合金特厚鋼板,並聯合蘭(lan) 州蘭(lan) 石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製造完成了首台(套)國產(chan) 化冷氫化反應器。從(cong) 一期項目的部分試驗到二期項目全部使用國產(chan) 材料,這一關(guan) 鍵材料成功替代進口填補了國內(nei) 空白,對於(yu) 推動整個(ge) 行業(ye) 高質量發展有著積極作用。”鄭連基將設備實現創新突破的曆程娓娓道來並解釋道:“就1台設備而言,保守估計,實現關(guan) 鍵材料的國產(chan) 化將幫助企業(ye) 降低1/4的成本,有效破解采購成本和設備製造周期居高不下的困局,從(cong) 而讓多晶矽在整個(ge) 生命周期創造出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

  依托青海清潔能源供應優(you) 勢,亞(ya) 洲矽業(ye) 用綠色電力生產(chan) 多晶矽,有效減少了光伏產(chan) 業(ye) 自身的“碳足跡”。截至目前,亞(ya) 洲矽業(ye) 有近30%左右的產(chan) 能實現“青海造、青海用”。

  船行中流,奮楫勇進,惟改革創新者勝。2008年,亞(ya) 洲矽業(ye) 建成西北五省區首個(ge) 半導體(ti) ICP-MS超淨實驗室。如今,企業(ye) 現有產(chan) 能進一步擴大、產(chan) 品趨於(yu) 高端化,亞(ya) 矽半導體(ti) 配套建成了檢驗效能更高的中央化驗室。

  “這是進樣檢測。”“這一環節需要將經過前期處理的矽片放進檢測艙。”“這是超淨室。”……

  亞(ya) 矽半導體(ti) 質量部副經理薑濤告訴記者:“今年過年期間,我們(men) 全力以赴搶開局,大家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我們(men) 科學、係統的質量保證體(ti) 係,就是為(wei) 了更好指導產(chan) 品生產(chan) ,為(wei) 企業(ye) 生產(chan) 高質量產(chan) 品保駕護航,助力企業(ye) 實現‘開門紅’。”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充滿競爭(zheng) 力的時代。

  展望未來,鄭連基充滿信心地說:“如今,一係列助企暖企措施先後落地,開發區、園區的工作人員時時在線,事事操心,金牌‘店小二’式的服務讓我們(men) 深感青海、西寧是負責任的‘合夥(huo) 人’。春光無限好,我們(men) 無比看好青海的未來,更堅定著紮根青海的信心。作為(wei) 光伏產(chan) 業(ye) 的上遊,我們(men) 要一如既往穩紮穩打,堅持做精、做專(zhuan) 、做強,立足企業(ye) 自身優(you) 勢,緊盯高純矽技術前沿,以創新提升產(chan) 品核心競爭(zheng) 力,不斷築牢安全生產(chan) 防線,持續做好現有產(chan) 能的優(you) 化,為(wei) 下遊高效N型電池的生產(chan) 提供原材料保障,為(wei) 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作出新貢獻。”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