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然講給你聽|上遊濕地,黃河的“蓄水池”
黃河之水從(cong) 哪兒(er) 來?
在詩人豪邁的想象中,黃河之水天上來。現實中,多年水文數據告訴我們(men) ,上遊青海玉樹和果洛、四川阿壩和甘孜、甘肅甘南等地河湖濕地資源豐(feng) 富,是黃河水源主要補給地。
大美黃河,九曲連環。打開地圖,目光溯河而上,在黃河上遊,瑪曲濕地、若爾蓋濕地等宛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大河兩(liang) 岸。通常來說,濕地是具有顯著生態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節性積水地帶、水域。濕地具有調節徑流、改善水質、調節小氣候、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分布在黃河上遊地區的濕地,對黃河流域生態係統有著重要作用。
黃河流經地區的氣候和自然條件多樣,為(wei) 何上遊河湖濕地是水源主要補給地呢?黃河發源於(yu) 青藏高原,其上遊部分地區屬於(yu) 高原高寒氣候,這使得其天然存在大麵積高寒濕地。此外,多年凍土廣泛發育,大量冰川融水和雨雪積水在低窪地區集聚,形成凍脹草丘和熱融湖塘等,獨特的氣候地質條件,有利於(yu) 涵養(yang) 水源和保持水土。而黃河中遊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較嚴(yan) 重,泥沙多,降雨少;下遊地區形成地上懸河,其他水係難以匯入。種種因素使得上遊區產(chan) 水量比較多,占到了黃河總水量的六成左右。
再把目光放到整個(ge) 流域看,黃河上遊區也是黃河徑流主要來源區。上遊區集雨麵積大,降雨曆時長,降水量也偏多。春夏季高山積雪融化還能再增加一份補給。而且黃河上遊區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對徑流總體(ti) 影響較小。
可以說,保護黃河上遊濕地,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曾經,過度的開采、挖草、放牧等人類活動,導致該區域濕地萎縮、生態用水減少和生物多樣性降低。各地應嚴(yan) 格貫徹落實濕地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堅持係統治理,精準施策,多措並舉(ju) ,恢複生物多樣性,實現濕地生態係統良性循環。特別是要正確處理生產(chan) 、生活和生態的關(guan) 係,減少過度放牧、過度資源開發利用等。
保護好黃河上遊濕地,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各地應合理選擇適宜的治理模式和生態修複措施。比如,針對草場退化問題,各地應強化禁牧封育等措施,科學分類推進補播改良和鼠蟲害、毒雜草治理等工作,實施黑土灘等退化草原綜合治理,有效保護修複高寒草甸、草原等重要生態係統。此外,還要加大對紮陵湖、鄂陵湖、約古宗列曲、瑪多河湖泊群等河湖保護力度,維持天然狀態,嚴(yan) 格管控流經城鎮河段岸線,全麵禁止河湖周邊采礦、采砂、漁獵等活動。綜合施策,久久為(wei) 功,我們(men) 一定能守護好一個(ge) 個(ge) 濕地,讓母親(qin) 河煥發新風采。(作者為(wei) 中國水利學會(hui) 正高級工程師,記者王浩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四川保護修複濕地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屏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已在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開展濕地保護與恢複項目100餘個,用於重要濕地保護修複和能力提升。[詳細] -
堅決扛起黃河上遊生態保護重任 奮力譜寫瑪曲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近年來,瑪曲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麵持續鞏固。[詳細] -
海拔3500多米的高原上,人們這樣守護“黃河之腎”
截至目前,瑪曲縣綜合治理黑土灘、鼠蟲害、沙化退化草原麵積達到150多萬畝,濕地保護與修複麵積達到40多萬畝,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98%。[詳細] -
探訪黃河首曲 感受高原濕地治理成效
近年來,當地實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一係列措施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階段性成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