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州同仁市:扮靚鄉村,為鄉村振興著墨添“彩”
沐浴夏日的暖陽,穿行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保安鎮幽深的街巷裏,腳下的青色石板和兩(liang) 麵櫛比相連的土黃色院落,還有一步一景的文物遺址……若不是那條由村口延伸的柏油路、如織的車流和喧鬧的商業(ye) 街,定能給人帶來“穿越時空”的錯覺。
“保安鎮人文景觀和文化資源非常豐(feng) 富,從(cong) 事剪紙、書(shu) 畫等藝術創作的民間藝人也很多,開發文化旅遊大有可為(wei) 。這些年來,我們(men) 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鄉(xiang) 村建設上,讓基礎設施建設快速跟上來,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優(you) 勢,在文化旅遊和設施農(nong) 業(ye) 這兩(liang) 篇‘文章’上下功夫。”黃南州同仁市保安鎮黨(dang) 委書(shu) 記趙菊萍介紹,“保安”的地名由來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曆史上,曆朝曆代駐守保安,為(wei) 這片原以遊牧為(wei) 生的土地帶來了農(nong) 耕文明,形成了保安堡“閑時為(wei) 農(nong) ,戰時為(wei) 兵”的獨特屯耕文化。
置身新時代,在日新月異的變遷中,保安古鎮憑借獨具特色的軍(jun) 屯文化和豐(feng) 富多彩的人文景觀,成為(wei) 同仁市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這一特色文化已演變為(wei) 保安鎮對外展示的窗口和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引擎。
立足這一優(you) 勢,這些年來,保安鎮將主要精力用在鄉(xiang) 村建設上,整合4100萬(wan) 餘(yu) 元資金,落實了汙水處理、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電力改造、廁所革命、道路硬化等11個(ge) 項目,為(wei) 打造古鎮旅遊、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夯實了基礎。
保安鎮城內(nei) 村、城外村把特色保護作為(wei) 鄉(xiang) 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在尊重農(nong) 牧民意願的基礎上,注重保護傳(chuan) 統村落和特色民居,把基礎設施建設與(yu) 民居改造有機結合,將現代生活設施與(yu) 傳(chuan) 統建築工藝融為(wei) 一體(ti) ,堅持修舊如舊、守住古村“靈魂”的原則,采取就地取材、草泥抹牆等方式,保住了傳(chuan) 統風貌,留住了鄉(xiang) 土氣息,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提升。
“去年,我們(men) 積極對接相關(guan) 部門,爭(zheng) 取落實傳(chuan) 統村落保護利用、高原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廁所革命、農(nong) 房提升、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汙水管網等16個(ge) 項目。”保安鎮城內(ne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賈有林說。
城內(nei) 村、城外村也從(cong) “髒亂(luan) 破舊”、人煙稀少的“空心村”,逐漸蛻變成了人人安居樂(le) 業(ye) 、個(ge) 個(ge) 返鄉(xiang) 創業(ye) 的宜居宜業(ye) 和美鄉(xiang) 村。
談起產(chan) 業(ye) 發展,賈有林介紹,保安鎮確立了“一特二區三地四遊”的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一特兩(liang) 區”就是發展以驢、山羊、生豬、蛋雞等為(wei) 主的特色養(yang) 殖業(ye) ,緊抓建設高鐵物流園區、綠色產(chan) 業(ye) 園區的有利契機,大力發展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業(ye) ,將保安鎮打造成全州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三地”是充分利用黃果、糧油、蔬菜三個(ge) 生產(chan) 基地,將保安打造成全州“菜籃子基地”和“農(nong) 業(ye) 技術示範基地”。“四遊”即結合保安鎮優(you) 美的自然環境、厚重的曆史文化和豐(feng) 富多彩的人文資源,將保安鎮打造成全州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
賈有林表示,下一步,將緊緊圍繞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三個(ge) 重點,全力推進今年4個(ge) 鄉(xiang) 村建設示範村建設,進一步繪好鄉(xiang) 村建設新畫卷,為(wei) 全省鄉(xiang) 村建設工作作出示範、貢獻智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同仁市:犛牛奶裏“釀”醇香日子
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瓜什則鄉的犛牛酸奶,口味醇香,小有名氣,深受當地民眾喜愛。更有甚者,不惜專程驅車前往瓜什則鄉購買。 [詳細] -
青海省同仁市:唐卡托起金色穀地上的致富夢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被譽為“中國唐卡藝術之鄉”。2009年,唐卡與堆繡、泥塑等“熱貢藝術”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這裏,有兩萬餘人投身非遺文化產業。[詳細] -
【青海·熱貢文化旅遊節】黃南,共享民族文化之盛宴
7月18日晚,由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黃南州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首屆青海·熱貢文化旅遊節在同仁縣熱貢文化廣場隆重開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