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生態示範區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安全屏障
5月22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ju) 行“五區共興(xing) ”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第六場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專(zhuan) 場。
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地處川滇藏甘青交界地區,生態地位突出、自然資源豐(feng) 沛、民族文化多彩,在全省生態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推動“五區共興(xing) ”,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如何提高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水平,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安全屏障?
生態保護方麵,阿壩州全麵推進“增水減沙”,啟動實施黃河幹流若爾蓋段應急工程和白河、賈曲河等支流治理項目;2020年以來,累計完成沙化治理及鞏固21萬(wan) 畝(mu) ,草原生態狀態和生產(chan) 功能逐步得到提升。甘孜州嚴(yan) 格落實四級河湖長製、林長製、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工作,織密水生態、森林草原生態係統保護大網;全州生態環境逐年向好,森林麵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21年保持“雙增長”,總量居全省第一。
綠色發展方麵,阿壩州加強特色農(nong) 牧業(ye) 和生態工業(ye) 發展,“淨土阿壩”品牌進駐成都大運會(hui) ;2022年,全州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ye) 60家、高新技術企業(ye) 7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增長36%。甘孜州圍繞做大做強清潔能源、文化旅遊、高原特色農(nong) 牧業(ye) “三篇文章”,夯實生態經濟底部根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一季度,全州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9.8%,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文旅產(chan) 業(ye) 方麵,阿壩州依托“九大文旅品牌”,精心打造全域九寨、雪地草原等5條旅遊線路;今年前4月,全州累計接待遊客1084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3.6億(yi) 元,均創曆年同期曆史新高。甘孜州傾(qing) 力打造“國道317高原絲(si) 路文化走廊”,推出“絲(si) 路甘孜·川西秘境”係列主題活動;今年“五一”期間,全州接待遊客108.35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91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153.87%、153.94%。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川西北生態示範區積極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 讓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共生共榮
5月22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五區共興”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專場。阿壩州、甘孜州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當地保護生態和發展經濟、築牢長江黃河上遊生態安全屏障的有關情況。[詳細] -
推進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建設 四川省甘孜州探索多樣化“生態+”模式
以生態旅遊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構建生態環境大保護新格局。據統計,甘孜州年均接待生態遊客200餘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近10億元。[詳細] -
【生態文明@濕地】在川西北生態示範區,有一片“候鳥天堂”
每年十一月中旬前,青藏高原東南緣的黑頸鶴都會集結在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嘎曲河上遊濕地區域。這裏水草豐美,生物多樣,濕地生態環境得天獨厚,黑頸鶴種群在此能夠得到越冬遷徙前的能量補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