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南州:從“一灘之治”向“生態全治”轉變
塔拉灘上興(xing) 起的“光伏海”。洪玉傑 攝
塔拉灘,位於(yu)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以西,一大片風蝕丘陵狀的地貌,平均海拔2920米,日照時長達8小時,因嚴(yan) 重缺水,幹旱,荒涼,是這裏的代名詞。
曾經,漫漫黃沙,阻隔了陽光和希望;如今,悠悠綠草,帶來了低碳與(yu) 高質量發展,當光伏與(yu) 黃沙相遇,從(cong) 前幾乎是四季不長草的荒灘,變身成為(wei) 科技感十足的“光伏海”,光伏板浩瀚萬(wan) 頃,如湛藍的湖水波光粼粼,地麵牧草鬱鬱蔥蔥,生態優(you) 美,令人震撼。
深入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記“國之大者”囑托,堅決(jue) 扛起生態保護重大政治責任,瞄準把青藏高原打造成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的目標,在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海南州光伏產(chan) 業(ye) 采取“板上發電、板間放牧、板下治沙”的方式,不僅(jin) 實現土地綜合利用,最大程度放大基地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更為(wei) 建設生態文明、美麗(li) 中國和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打造出可複製可推廣的“海南經驗”。
“人進沙退”:綠色版圖由近及遠
一部海南史,半部治沙誌。翻開海南曆史,寫(xie) 滿了人與(yu) 沙漠抗爭(zheng) 博弈的故事。
共和縣塔拉灘地區,曾經是沙化土地麵積占總土地麵積的98.5%的半荒漠化草地,因年降水量減少、風沙大,再加上盲目開荒、超載放牧、濫挖濫樵等人為(wei) 活動的影響,塔拉灘土地沙漠化日益加劇,嚴(yan) 重沙漠化土地以每年1.2萬(wan) 公頃的速度在增加,草場沙漠化麵積達6.74萬(wan) 公頃,植被稀疏,植株矮小,產(chan) 草量明顯減少,不僅(jin) 嚴(yan) 重影響了當地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更威脅著青海湖濕地、龍羊峽庫區和黃河流域的生態安全。
2012年,海南州在塔拉灘修建我國首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太陽能發電基地,為(wei) 防止大風卷起來的沙石損壞光伏板,加大了用來防風固沙的草籽種植,又因為(wei) 光伏板的鋪設減少了風對植被的影響,日常清洗光伏板的水流至地表,對草地又有一定的滋養(yang) 作用,光伏板下變成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地,當然,風沙也治理住了。
為(wei) 了控製 “瘋長”的草影響光伏板發電的轉化率,消除冬天存在的火災隱患,園區主動邀請周邊牧民進入光電園區養(yang) 起“光伏羊”。羊糞又成為(wei) 草的天然肥料,改善了戈壁灘貧瘠的土地。
現在的塔拉灘,不僅(jin) 有年均8000萬(wan) 千瓦時的綠色發電量,還降低了50%的風速,減少了30%的土壤水分蒸發量,植被覆蓋率也恢複到了80%,每年的牧草產(chan) 量達到11萬(wan) 噸,存欄的“光伏羊”達到兩(liang) 萬(wan) 多隻,牧民年收入增加數萬(wan) 元。
誰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光伏園區既提供了優(you) 質綠色能源,又切實增加了牧民收入,還顯著改善了戈壁灘生態環境,原生植被的覆蓋麵積也從(cong) 治理前的15%達到65%,正所謂一舉(ju) 三得。
近年來,海南州提出“把光伏發電園區打造成一片生態綠洲”,開始實施塔拉灘生態光伏園區造林綠化工作,每年投資上千萬(wan) 元,在光伏園區修建防風固沙及道路景觀林、道路綠化、節點景觀綠化等工程;修建苗木灌溉水源機井,大規模栽植青楊、新疆楊、珍珠梅、檉柳、烏(wu) 柳、丁香等樹種,如今園區各類苗木長勢良好,成活率達到90%以上,聚力建設“生態海南”,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
產(chan) 業(ye) 調整 :“產(chan) 業(ye) +生態+民生”實現多贏
走進塔拉灘廣袤無垠的光伏園區,一堆堆光伏組件星羅棋布,沿路兩(liang) 側(ce) 不遠處,一片片打好的光伏基樁整齊排列,一群群頭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員緊張施工,富有節奏的打樁聲和著現場人員的呐喊聲此起彼伏,與(yu) 頭頂的藍天白雲(yun) 交相輝映,宛如一曲響徹天際的動人交響,蔚為(wei) 壯觀。
一頭連著地方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群眾(zhong) 民生福祉。自2021年國家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集中開工以來,共和縣主動進位,高位推進,以開展“州企共建”活動為(wei) 抓手,現場了解企業(ye) 開工建設情況、協調解決(jue) 問題困難,確保國家新能源大基地建設項目順利推進、如期開工。
借光行風,“風光”生金。近年來,海南州把擴大清潔能源作為(wei) 拉動經濟的重要增長極,繼續擴大光伏發電規模,鼓勵各大新能源企業(ye) 向生態環保、旅遊觀光等多元化發展,不斷提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如今,新能源產(chan) 業(ye) 占比已是海南州工業(ye) 經濟的一半以上,爭(zheng) 當“綠色經濟”排頭兵的道路上疾步前行的海南正在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海南州能源局局長張振飛介紹,以塔拉灘為(wei) 主的海南州光伏產(chan) 業(ye) 園區,截至目前,總計發電量突破500億(yi) 千瓦時,實現稅收20億(yi) 元。與(yu) 此同時,通過建設“青豫”±800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累計向河南輸送綠電156億(yi) 千瓦時。按現有新能源裝機容量計算年節約標準煤736.96萬(wan) 噸,減排煙塵941.46噸、二氧化碳2237.2萬(wan) 噸、一氧化碳1974萬(wan) 噸、二氧化氮84750噸。
最貧瘠惡劣的地方,往往開出最驚豔的花,這也是沙漠光伏帶給世人的美好願景。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通過創新“光伏+精準扶貧”模式,扶持帶動貧困戶7269戶,年收入6000萬(wan) 元,每村年收益30萬(wan) 元(將連續收益20年),全省3333戶貧困戶每年收益1000萬(wan) 元,為(wei) 全省精準脫貧攻堅作出海南貢獻。
借“光”生金,發展光伏產(chan) 業(ye) ,優(you) 化提升產(chan) 業(ye) 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加速反哺綠水青山,為(wei) 海南州帶來勃勃生機。
立足資源稟賦,實現更高質量發展,如今海南州充分利用全州8400萬(wan) 千瓦時新能源資源量,在“十四五”時期規劃建設4000萬(wan) 千瓦新能源裝機,構建多能互補、集成優(you) 化的清潔能源發展格局,打造清潔能源匯集、輸出、消納樞紐基地,為(wei) 全省、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做出更大貢獻。
清潔行動:生態理念深入人心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
自今年起,海南州常態化開展“清潔海南行動”,州縣黨(dang) 員幹部率先垂範,對交通沿線兩(liang) 側(ce) 、河湖渠道、林地草原、旅遊景點、村社周邊等重點區域垃圾進行“拉網式”“地毯式”集中撿拾,美化亮化家園環境。
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也紛紛拿出掃把、鐵鍬、垃圾袋加入清掃隊伍中來,河湖岸邊、公路兩(liang) 旁、草原濕地到處熱火朝天,呈現出一幅全民參與(yu) 、愛護美麗(li) 家園的生動畫麵。
在常態化開展環境整治行動的基礎上,海南州、縣持續開展法治宣傳(chuan) 教育活動和旅遊市場規範整治聯合執法行動,進一步豐(feng) 富“清潔海南”行動內(nei) 涵。
“以前房前屋後垃圾亂(luan) 堆亂(luan) 放,自推行‘全域無垃圾’後,環境得到改善。”說起村裏環境變化,共和縣龍羊峽鎮龍羊新村委會(hui) 主任馮(feng) 庭忠語氣歡快。這些天,各村村民對衛生環境進行集中整治,一座座四方形柴火堆沿著院牆角落高高壘起,讓龍羊小鎮增添了田園氣質。
如今,在青海湖南岸,村村活躍著一支支環境衛生整治誌願服務隊,他們(men) 以建設美麗(li) 家鄉(xiang) 為(wei) 己任,誌願投身環保工作,10多年來,不計報酬地為(wei) 家鄉(xiang) 增綠添美貢獻力量。
日光灼灼、水勢滔滔、風車飛轉……如今在海南州4.45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太陽能光伏基地“熠熠生輝”,大湖之南,一座座水電站連點成線。在“十四五”關(guan) 鍵期,海南州將傾(qing) 力打造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產(chan) 業(ye) 鏈構建,從(cong) 增速奔向提質,釋放出空前活力效應,實現在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建設中走在全省前列,為(wei) 青海省在全國實現“雙碳”目標中展現海南擔當、作出海南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水光互補”帶“綠”塔拉灘——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一線見聞
一條高壓線路,連通一條大河與一片荒漠,實現了塔拉灘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麵對即將到來的夏日用電高峰,這個水光互補發電站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將采取集中消缺等措施確保平穩有序供電。[詳細] -
塔拉灘上奏響高質量發展強音
目前,海南州清潔能源裝機容量4314萬千瓦,並網裝機容量2094萬千瓦,占全省裝機容量的51.39%,新能源裝機容量已突破“兩個千萬千瓦”,成為青海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的主力基地。[詳細] -
為清潔能源發展插上科技翅膀
青海能源大數據中心正全力推進向能源“雙碳”數據中心迭代升級,年內計劃新增接入新能源場站50個、容量1000萬千瓦,實現9個工業園區408家企業智慧能碳監測、清潔用能溯源。[詳細] -
清潔能源“執筆”繪就綠色民生畫卷
發展清潔能源,青海有突出的先天資源稟賦優勢,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產業轉型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並作出一係列戰略部署,迎來了青海發展清潔能源最大的機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