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清潔能源“執筆”繪就綠色民生畫卷

發布時間:2023-04-13 16:19:00來源: 青海日報

  發展清潔能源,青海有突出的先天資源稟賦優(you) 勢,在深入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速產(chan) 業(ye) 轉型的關(guan) 鍵時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青海並作出一係列戰略部署,迎來了青海發展清潔能源最大的機遇。如今,清潔能源發展已經成為(wei) 青海最亮眼的“金名片”。

  青海最大的“藍海”在哪裏?帶著這個(ge) 問題,我們(men) 一行來到位於(yu)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的生態光伏園,一眼望不到頭的藍色光伏板整齊排列,宛如一片“藍色的海洋”,無聲地汲取著太陽光,源源不斷釋放出綠色能源。

  在海南州,依托良好的資源稟賦、能源條件和生態優(you) 勢,在多重優(you) 勢的疊加下,光伏產(chan) 業(ye)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小到大,已實現規模發展。海南州千萬(wan) 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作為(wei) 青海清潔能源與(yu) 地方融合發展的主要平台,已成為(wei) 集光伏、光熱、風電、裝備製造、電力基礎設施智能化運維為(wei) 一體(ti) 的全球最大的集中連片、統一開發綜合示範園區,初步形成了水、風、光、儲(chu) 、熱“五位一體(ti) ”清潔能源發展新格局。

  清潔能源發展的背後,“綠色”民生效應不僅(jin) 可以保護生態和增進民生福祉,也為(wei) 清潔能源的創新發展開辟了新賽道。利用光伏改善生態環境的原理並不複雜,太陽能電池板既可以阻擋氣流運動,使得園區風速減小,減弱風沙;還可以遮擋光照,減弱蒸發,提高土壤濕度,使荒漠綠化。已建成三年後的光伏子陣區監測數據顯示,光伏園區內(nei) 風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發量減少30%,植被蓋度恢複到80%。

  探索推進光伏與(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既能帶動開展牧草、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種植及畜牧業(ye) 養(yang) 殖,實現“光伏+”新型農(nong) 業(ye) 的多贏模式,也能不斷提升農(nong) 牧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和滿足感。海南州逐步構建“光伏產(chan) 業(ye) +綠色養(yang) 殖 +生態保護”的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新模式,在光伏園區內(nei) 建成10個(ge) 光伏生態牧場,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寬增收渠道,提升畜牧業(ye) 生產(chan) 經營效益,實現生態、生產(chan) 、生活“三生”共贏和發展經濟、保護生態、改善民生、促進民族團結“四位一體(ti) ”格局。

  綠水青山是青海發展的優(you) 勢,清潔能源則是青海發展的底氣之一。為(wei) 助推清潔能源實現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環境效益的統一,青海立足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後破、通盤謀劃,嚐試開展多產(chan) 融合的能源發展路徑,用清潔能源之“筆”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民生發展,讓清潔能源發展紅利惠及全省各族群眾(zhong) ,不斷增強全省各族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