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與藏羚羊守望相助
8月2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曲麻河鄉(xiang) ,曲麻河畔寬闊的草灘上,正在舉(ju) 行賽馬節,這是一場全鄉(xiang) 牧民相聚的盛會(hui) 。
“今年的藏羚羊已經開始回遷了,賽馬節過後有的忙了。”
“賽馬節結束後,我們(men) 再一起去巡護,保護今年剛出生的藏羚羊寶寶。”
“我已經通知了其他生態管護員,到時候我們(men) 分成三組到藏羚羊遷徙通道等待。”
……
對話的兩(liang) 人是曲麻河鄉(xiang) 生態管護員,一人是勒池村原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尕桑,今年65歲,桃花源巡護員獎獲得者;一人是多秀村生態管護員卓瑪加,今年34歲,斯巴魯生態保護獎獲得者,三江源國家公園第一個(ge) 獲此獎項的生態管護員。
這對忘年之交結緣,是因為(wei)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藏羚羊。
尕桑家所在的勒池村,位於(yu) 可可西裏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核心區。區域內(nei) 有豐(feng) 富的濕地、高寒草甸等自然資源,是藏羚羊、野犛牛、白唇鹿等20餘(yu) 種國家級保護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勒池灘,是藏羚羊的家園。
每年春天,數千隻藏羚羊從(cong) 勒池草原向可可西裏太陽湖、卓乃湖遷徙……開啟一年一度的藏羚羊大遷徙,這是勒池草原最宏大的自然景象,也是一幅壯美的生態畫卷。
2007年以來,為(wei) 了保護勒池村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尕桑帶領牧民,組建藏羚羊保護協會(hui) ,對藏羚羊加強監測,有效保護了藏羚羊的棲息地。
2016年4月,藏羚羊準備遷徙,尕桑和村裏的生態管護員準備與(yu) 藏羚羊同行,他們(men) 想做一次嚐試,一路跟隨遷徙的藏羚羊,將藏羚羊送過青藏線。
“我們(men) 村有三個(ge) 藏羚羊遷徙通道,分別是莫色、白日公瑪、口加,藏羚羊遷徙路上,為(wei) 了不驚擾它們(men) ,我們(men) 遠遠地跟在後麵。一旦藏羚羊的去路被網圍欄堵住,我們(men) 會(hui) 第一時間剪開網圍欄,讓藏羚羊安全通過。藏羚羊遷徙途中,還會(hui) 渡河,諸如楚瑪爾河等大河,小羊很難渡過,這時候狼群會(hui) 在下遊‘守株待兔’,我們(men) 的職責就是救助被河流衝(chong) 走的小藏羚羊。”賽馬場的帳篷裏,尕桑黝黑的臉龐異常堅定。
每年夏季和秋季,護航藏羚羊遷徙與(yu) 回遷,冬春季節則是巡護藏羚羊棲息地和統計藏羚羊數量。2022年12月份,尕桑巡護之時,在口加灘發現一隻藏羚羊受傷(shang) ,行動困難。尕桑將受傷(shang) 的藏羚羊救助回村子,村醫清理消毒,包紮傷(shang) 口,放在自家院子養(yang) 了一星期左右,藏羚羊傷(shang) 痊愈後放歸自然。
“我們(men) 這邊遇到受傷(shang) 的藏羚羊基本是公羊,受傷(shang) 原因是在爭(zheng) 奪配偶時打架所致,就像救助這隻藏羚羊,脖子被藏羚羊角刺穿了。一開始我們(men) 以為(wei) 救不活,沒想到奇跡發生了。”尕桑說。
采訪尕桑時,他從(cong) 包裏拿出了一本藏羚羊數量統計記錄本,這是他隨身攜帶的“寶貝”。
2008年12月1日,藏羚羊數量678隻;2009年12月1日,藏羚羊數量788隻;2010年12月1日,藏羚羊數量947隻……2022年12月1日,藏羚羊數量12034隻。十幾年裏,藏羚羊數量統計從(cong) 未中斷,藏羚羊數量持續增加,從(cong) 統計開始不足千隻,到如今超過萬(wan) 隻,說明藏羚羊的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生態管護員保護有力。
“每年的12月份,藏羚羊最集中的時候統計,就是為(wei) 了避免重複統計。”尕桑指著藏羚羊數量統計記錄本上的時間欄解釋。
每年12月份,藏羚羊數量統計的時候,尕桑會(hui) 和藏羚羊保護協會(hui) 其他成員分成若幹個(ge) 小組,趕赴藏羚羊活動地域,詳細數,還會(hui) 拍照。晚上回到村“兩(liang) 委”辦公室後,匯總各小組的數量。為(wei) 了避免出現重複,會(hui) 將拍攝的藏羚羊照片進行比對。
多秀村與(yu) 勒池村相距甚遠,尕桑與(yu) 卓瑪加因藏羚羊結緣。每年藏羚羊遷徙回遷途徑多秀村,有些藏羚羊會(hui) 棲息在多秀村。因此,卓瑪加成為(wei) 藏羚羊遷徙路上護航員。
曲麻河鄉(xiang) 多秀村大部分區域為(wei) 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全村三個(ge) 牧業(ye) 社總麵積達10萬(wan) 公頃,草原西北部與(yu) 可可西裏相連,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從(cong) 中穿越而過,最西端與(yu) 風火山口及世界自然遺產(chan) 地可可西裏五道梁保護站相鄰。
2016年,三江源國家公園體(ti) 製試點啟動後,卓瑪加成為(wei) 一名生態管護員。每次外出巡護,卓瑪加會(hui) 帶著視如珍寶的相機,相機是他用生態管護員的工資購買(mai) 的,巡護中看到草場上的藏羚羊、雪豹、棕熊、藏野驢等動物,除拍照記錄之外,還會(hui) 跟蹤它們(men) ,沿著它們(men) 行走的路線詳細觀察,了解活動範圍、行走路線,仔細觀察習(xi) 性。
經過這些年的巡護,卓瑪加對巡護沿線草場生態變化、野生動物分布狀況了如指掌,成了當地的“活地圖”。
因為(wei) 有了相機,卓瑪加每次巡護會(hui) 走很遠的路,收獲很多珍貴照片,遇上很多野生動物。2021年8月份,卓瑪加在多秀村曲麻灘日常巡護時,發現一隻與(yu) 母親(qin) 走散的小藏羚羊獨自轉悠。
卓瑪加清楚,如果任由小藏羚羊獨自生活,很快就會(hui) 是狼的“盤中餐”。於(yu) 是,卓瑪加將小藏羚羊帶回家用牛奶喂養(yang) ,每天外出巡護時,帶著小藏羚羊去尋找母親(qin) 。
“這隻小藏羚羊出生可能才十幾天,我每天把小藏羚羊帶到草原上,放到附近的藏羚羊群中。如果小藏羚羊沒跟著羊群離開,說明羊群中沒有它的母親(qin) 。”這是卓瑪加帶著小羊找母親(qin) 的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yu) 在第三天,卓瑪加將小羊放到羊群後,羊群離開時,小羊一直跟著一隻成年母羊。卓瑪加懸著的心有了著落。
每年8月,藏羚羊從(cong) 可可西裏核心區橫穿青藏公路,遷徙返回越冬地,沿途經常有受傷(shang) 或落單的小羊羔,這段時間時是卓瑪加最忙碌的時候。
這些年,卓瑪加累計救助過5隻藏羚羊、2頭藏野驢。
對於(yu) 藏羚羊來說,它們(men) 是幸運的,因為(wei) 有尕桑、卓瑪加和許多默默無聞生態管護員。其實,在這場與(yu) 藏羚羊的守望相助中,人類又何嚐不是更幸運?因為(wei) 藏羚羊的棲息,也是對牧人及青藏高原的守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拉覺悟生態教育站
依托拉覺悟生態教育站的載體,當地牧民群眾用更科學、更有效的方法守護著家園,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在這片草原實現了有機融合統一。 [詳細] -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熱愛雪豹的牧民攝影師
今年31歲的次丁家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二社,一家四口人,家裏沒有草山,幾頭牛放在父親家代養。國家公園體製試點啟動之後,次丁成為了一名生態管護員、昂賽鄉家喻戶曉的牧民攝影師。[詳細] -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煙瘴掛:心之所願 未能企及
雖然未能揭開煙瘴掛大峽穀的神秘麵紗,但僅僅是遠遠眺望,我就感受到香巴求培堅守的意義。煙瘴掛大峽穀是野生動物的生存樂園,或許我們不該踏足煙瘴掛,讓它存在於我們內心深處就好。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