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走進三江源國家公園|煙瘴掛:心之所願 未能企及

發布時間:2023-08-18 11:22:00來源: 青海日報

  曾經在書(shu) 中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每當牧人遠行之後,首先會(hui) 想念家鄉(xiang) 的草原河流,接下來會(hui) 是牛羊,最後才會(hui) 是遠方的家人。”

  我想香巴求培就是這樣的一名牧人。7月25日,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城初見香巴求培時,他的第一句話讓我心頭一酸:“我已經一年半沒回牧區了,我心心念念的是牧區的草原、河流和野生動物,還有我的煙瘴掛。”

  我又何嚐不是這樣呢?多年之前,我就聽說過煙瘴掛大峽穀,被稱為(wei) “長江第一大峽穀”,地質地貌特殊,峽穀內(nei) 錯落分布著十八道溝,每道溝內(nei) 棲息著不同的野生動物,野犛牛、藏羚羊、雪豹……煙瘴掛一直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距離煙瘴掛大峽穀最近的一次是今年6月份,莫曲村拍攝雪豹之餘(yu) ,我們(men) 去了一趟英雄穀,英雄穀的盡頭坐落著一座石山,石山下是傑桑·索南達傑的故居,一排石頭房子,這也是索加鄉(xiang) 第一棟真正意義(yi) 上的房子。雖然曆經歲月,石頭房子保存依然完好。石頭房子的西麵翻過一座高山便是煙瘴掛大峽穀。

  今年72歲的香巴求培是治多縣索加鄉(xiang) 莫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1980年到1990年時任莫曲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香巴求培用40多年的時間,走遍了莫曲村的山山水水,對這片草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去年初,香巴求培肝髒查出疾病,隨後到西寧做手術,之後一直在休養(yang) 。雖說身體(ti) 在休養(yang) ,香巴求培的心卻一刻都沒清閑,他放心不下堅守了這麽(me) 多年的事業(ye) 。

  莫曲村原名八一村,傑桑·索南達傑擔任索加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時,根據穿村而過的莫曲河,將村名改名為(wei) 莫曲村,一直沿用至今。莫曲村處在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區域,地域麵積極廣,可可西裏和格拉丹東(dong) 地區曾經都是莫曲村的“地盤”。如今,莫曲村地域麵積雖有減少,但依然是索加鄉(xiang) 麵積最大的自然村。

  40多年的工作中,香巴求培見證了草原發生的變化,“1985年雪災之時,索南達傑來到村裏,看著受災後死亡的野生動物,建議村裏將保護野生動物寫(xie) 進村規民約,禁止村民盜獵野生動物。”

  聽從(cong) 傑桑·索南達傑的建議,當年,莫曲村成立生態保護站,動員牧民群眾(zhong) 保護野生動物,並對傷(shang) 害盜獵野生動物的行為(wei) 作出了處罰規定。

  莫曲村生態保護站是青海省最早成立的保護站,每一位牧民都是保護站成員,沒有經費的情況下,他們(men) 自發守護野生動物,保護草原。在莫曲村生態保護站的影響下,索加鄉(xiang) 牙曲、君曲、當曲各村相繼成立保護站。

  莫曲村牧民雖然堅持守護野生動物和家園,但草原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退化沙化。時至今日,香巴求培總結草原退化的原因,除了全球氣候的影響,草原上沒羊也是很大原因。

  “1985年之前,村裏家家戶戶都養(yang) 羊,平均每戶有1000多隻,草原沒有任何問題,更沒有人獸(shou) 衝(chong) 突。1985年雪災之後,很多牧民不養(yang) 羊,草原上逐漸看不到羊群,草原開始出現了退化。”這是一位老牧人對於(yu) 生態環境變化的直觀認識。

  牧區老人有種說法,羊群是草原天然施肥工。羊群減少後,草原“怪事”頻出,狼吃馬、棕熊鑽房子的事接二連三地出現。

  “現在,全村的羊隻有2000多隻,我曾向縣上和州上反映養(yang) 殖羊的意願,州縣兩(liang) 級黨(dang) 委政府也非常支持,但到村一級就很難執行,像我這個(ge) 歲數的牧民讚成養(yang) 羊,但年輕人基本上反對。”

  不論養(yang) 羊這件事成功與(yu) 否,生態保護這份事業(ye) 還得繼續。2014年,香巴求培將莫曲村生態保護站改名為(wei) 煙瘴掛生態保護站,將保護的焦點聚焦到煙瘴掛。緊接著,煙瘴掛大峽穀內(nei) 的4戶牧民遷出,為(wei) 野生動物騰地,煙瘴掛大峽穀成為(wei) 了野生動物的生存樂(le) 園。

  2017年,在前往煙瘴掛大峽穀必經之路設置了檢查站,沿線牧戶負責檢查來往人員,隻有手持鄉(xiang) 政府或縣政府批準的條子,才會(hui) 允許進入。如今,隻有手持長江源(可可西裏)園區國家公園管理委員會(hui) 治多管理處的通行證,才可進入煙瘴掛大峽穀開展活動。

  聽了香巴求培的講述,對於(yu) 煙瘴掛大峽穀更加心神馳往,我想去看看一個(ge) 什麽(me) 樣的地方,能值得一名牧人花這麽(me) 多時間精力來守護,它究竟有什麽(me) 獨特的魅力?

  7月27日大清早,我們(men) 從(cong) 治多縣城動身前往索加鄉(xiang) ,抵達紮河鄉(xiang) 後繞道前往長江(楚瑪爾)七渡口,接下來的一天幾乎在紮河鄉(xiang) 境內(nei) ,翻山越嶺、涉水過河,茫茫無垠的草原上隨時會(hui) 遇見“驚喜”,呆萌的藏狐,尋找獵物的孤狼,追逐汽車的藏野驢……直到20時,太陽戀戀不舍地落下,我們(men) 才從(cong) 莫曲村白毛溝出來,一天時間未能抵達煙瘴掛大峽穀,無奈隻能返回縣城。

  休整一天後,7月29日,不甘心的我們(men) 再次動身前往煙瘴掛大峽穀,這次我們(men) 直奔索加鄉(xiang) ,中午的時候到了索加鄉(xiang) 政府所在地,之後前往煙瘴掛大峽穀。一路上,藏野驢隨處可見,或是四五隻的小群,或是二三十隻的大群,一路下來,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見到藏野驢的數量,絕對要比見到家養(yang) 犛牛的數量多。

  17時左右,我們(men) 抵達通天河畔,路的外側(ce) 是通天河,這段區域是我在玉樹州見到河麵最寬的通天河,河畔上是生態修複種植的牧草,一眼就能看出來種植的牧草與(yu) 天然草原存在很大的差別。

  路的內(nei) 側(ce) 是延綿不絕的石峰,形態各異,好似一片石林,石峰峰尖或石峰的陰麵還能看到積雪,石峰下偶爾能看到三兩(liang) 隻岩羊在覓食,依據眼前的場景,我斷定這片區域是雪豹的棲息地,因為(wei) 我們(men) 在石峰下看到了貓科動物的爪印。

  直到19時,我們(men) 才抵達煙瘴掛大峽穀入口處,遺憾的是我們(men) 還是未能進入煙瘴掛,隻是遠遠看了幾眼後便返回了。一方麵,天色已晚,即便進入,也不一定能看清其真容。另一方麵,進入煙瘴掛大峽穀要渡河,河麵上的橋梁被衝(chong) 毀,我們(men) 擔心車輛涉水過河會(hui) 發生危險,安全起見,我們(men) 還是選擇遠遠眺望煙瘴掛大峽穀。

  雖然未能揭開煙瘴掛大峽穀的神秘麵紗,但僅(jin) 僅(jin) 是遠遠眺望,我就感受到香巴求培堅守的意義(yi) 。煙瘴掛大峽穀是野生動物的生存樂(le) 園,或許我們(men) 不該踏足煙瘴掛,讓它存在於(yu) 我們(men) 內(nei) 心深處就好。

(責編:於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